□ 本刊記者 梁晴/通訊員 丁云鵬
面對疫情防控和改革發展的雙重壓力,泰山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山保險”)充分發揮總部經濟優勢,深化改革,搶抓機遇,收入實現逆勢增長。截至9 月份,泰山保險營業收入19.76 億元,同比增長24.02%,實現利潤總額2774 萬元,總資產增至48.8 億元。
近日,本刊記者跟隨大眾融媒體采訪團走進泰山保險,與泰山保險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建進行面對面訪談,圍繞企業發展格局、車險改革、與德國安顧集團戰略合作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山東國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各行各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保險行業面臨著什么樣的具體困難和問題?保險市場有什么新變化和新特點?針對這些困難、問題和新特點,泰山保險有哪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和做法?
朱華建: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出門,業務人員無法外出開展業務,保險行業傳統線下銷售模式受到巨大沖擊。傳統保險渠道正向數字化、線上化轉型,銷售渠道線下轉線上有利于提升保險業發展的韌性,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科技也在保險領域快速發展。
面對疫情沖擊,泰山保險全力推行數字化戰略,加速線上化渠道建設,創新線上隊伍管理,推動移動和智能理賠服務,主動加快產品研發和業務結構調整步伐,統籌產品、機構、團隊協同發力,“泰山護身福”個人版產品12 小時閃電上線,全國第四家完成產品監管備案并向社會發布。截至目前,“泰山護身福”共有9 款系列新產品上線,已為20 余萬客戶提供了近200 億元風險保障,累計保費收入1800 萬元,是公司自成立以來意健險同類業務總保費收入的近3 倍。截至目前,財意險同比增長49%,信用保證保險同比增長175%,農險同比增長97%,車險與非車險業務占比已分別由去年同期的81%、19%優化調整到目前的72%、28%。
《山東國資》:泰山保險曾提出實施“遇見泰山”系列品牌的規劃,在品牌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朱華建: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在長期經營活動實踐中培養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而品牌建設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山保險歷經10 年的發展,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淀,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形成了具有鮮明特點、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品牌建設為公司持續穩定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泰山保險在企業文化建設尤其是品牌建設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明確定位。公司上下切實把建設先進公司文化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精心組織,務求實效。二是理清思路。公司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求視覺識別系統(Ⅵ)必須堅持以公司核心文化為主導,服從服務于企業發展大局。去年,公司對“遇見泰山”品牌內涵進行了定位,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公司文化體系。三是協同推進。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聚力打造公司文化高地,深入挖掘公司文化資源。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求得文化建設的新突破。四是豐富載體。全員開展企業文化塑造活動。利用“泰山大講堂”開展企業文化宣講,全轄開展講泰山故事、樹先模榜樣活動。五是突出特色。立足保險行業特點,根據機構分布點多面廣、監管要求高的特點,在積累、總結、提煉、升華現有公司文化建設成果的同時,細化文化功能分類。六是培養骨干。人才是文化強企的關鍵。公司注重選樹培養企業文化的骨干力量,注重發現培養熱心文化事業、熟悉保險業務又具有一定寫作能力的員工兼任文化宣導、品牌建設工作。
《山東國資》:車險綜合改革之后,將給泰山保險帶來什么影響?如何應對改革后的新局面?
朱華建:實施車險綜合改革,對泰山保險車險業務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是車險由審批制轉為備案制,公司將擁有更大的產品創新空間,有利于提高產品研發速度,優先開發諸如新能源車險、駕乘人員意外險、機動車延長保修險等差異化、專業化、場景化的商車險產品,豐富產品體系。
面臨的挑戰主要在于車險改革“價格只降不升,保障只增不減,服務只優不差”,對經營端的壓力很大。10 月19 日,在車險綜合改革一周之內,車險平臺保費收入降至近年來最低點,整體業務年內可能出現負增長,對公司整體的壓力顯而易見。再加上保額和保險責任擴大,交強險保額由12.2 萬元提升至20 萬元,商業車險原有6 個附加險一并納入主險范圍。受此影響,監管預設的綜合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對中小公司在理賠管控、后線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小保險公司將增加經營虧損壓力。
泰山保險將產品思維模式向客戶思維模式轉變。為客戶提供全面風險解決方案,注重效益質量,擯棄粗放經營模式,專業化、精細化管理,深耕細分市場,提高直達客戶能力,為客戶提供完整全面的風險解決方案。傳統定價模式向精準定價、數據運維轉變。利用科技賦能,支撐車險數字化管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AI、區塊鏈等科技手段,打破時間空間限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建設保險生態場景圈。針對未出險客戶的增值服務,不斷改進服務質量和效率,注重消費者體驗,建立泰山車服平臺,以客戶為中心,提高保險消費者滿意度。
《山東國資》:據悉,安顧集團與山東有良好的合作基礎,2013 年與山東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設立了德華安顧人壽保險。最近安顧集團選擇與泰山保險合作,將給泰山保險帶來什么變化?
朱華建:安顧集團早在2005 年便進入中國市場,7年前布局了人身險業務。通過此次合作,安顧集團將正式進入中國財產險市場,之所以選擇泰山保險作為財險領域的合作伙伴,正是看好泰山保險長期以來穩定良好的發展態勢、雄厚的股東背景和資源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
德國安顧集團隸屬于世界500 強企業、全球領先再保險商和風險運營商——慕尼黑再保險集團。慕尼黑再保險集團是全球著名保險集團,擁有150 多年的歷史,目前為歐洲和亞洲多個市場提供全面的保險、投資以及相關服務。安顧集團在歐洲市場產品精算方面擁有雄厚技術實力,通過此次合作,可以增強資本實力,從而優化資本結構。借鑒安顧集團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實現資本增量、人才增量、管理增量、品牌增量、技術增量,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持續提升泰山保險核心競爭力。
《山東國資》:相比老牌財險公司,泰山保險競爭優劣勢在哪里?如何發揮自身優勢?
朱華建:泰山保險作為首家注冊地在山東的全國性保險法人機構,優勢是資本金充足,償付能力充足率高,決策鏈條短,發揮“小快靈”優勢,可一企一策制定產品,為地方經濟服務,可以更加靈活地在體制機制方面進行創新,發揮“后發”優勢。劣勢在于成立時間短,業務規模小,行業環境變化大,機構建設不足,人才儲備不完善,直達客戶能力弱,獲客成本較高。

泰山保險深化改革,搶抓機遇,收入實現逆勢增長
泰山保險快速引進優秀人才,充實產品研發隊伍。去年以來,公司通過各種渠道引進產品研發人員,涵蓋精算、車險、健康險、大數據、信息技術等多方面核心專業人才。2019 年末,出臺階段性產品創新獎勵方案,針對行業熱點、市場方向性產品快速引進和研發給予政策激勵。同時,充分利用地方法人優勢,深耕山東市場。省內力爭非車險年增速不低于30%,盡快做大做實做強山東市場。不斷加大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聚集全公司保險資金最大限度向省內傾斜,更好反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做好農險“擴面、增品、提標”,積極爭取擴大政策性傳統種養保險承保區域,全力攻堅“一縣一品”業務,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新六產”發展,確保年復合增長率30%以上。緊緊圍繞社會管理和民生建設,加大安全生產、災害民生、食品安全、普惠醫療等拓展力度,努力發揮社會發展“減震器”和“穩定器”作用。持續加大與省屬企業和駐魯央企合作力度,努力實現業務重大突破。
《山東國資》:省委書記劉家義的“企業家四問”,您怎么看?
朱華建:針對企業家“四問”,我認為泰山保險作為金融類企業,所在的財險行業市場化程度高、競爭激烈,在省國資委黨委正確領導下,泰山保險在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認真貫徹公司黨委、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決策部署,完善治理,深化改革,強化激勵,搶抓機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應該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在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路上,我們深入落實《國企十條》,堅持國企改革“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方針,推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各項制度、機制改革完善,嚴格按企業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辦事。
我自2019 年到泰山保險工作以來,主要推動了四個方面工作。一是推進混改,夯實“管全局、管長遠”的體制基礎。積極推動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作為2019 年省屬一級企業混改第一家,2020 年6 月8 日,泰山保險與世界500 強企業慕尼黑再保險集團旗下的德國安顧集團正式簽訂了戰略投資協議。二是創新發展,推動公司發展模式優化轉型升級。堅定推進改革創新和業務結構優化調整,在拓展高品質車險業務基礎上,大力發展風險可控、品質較好的財意險、責任險、農業險和信用保證保險等非車險業務。三是搶抓機遇,全力踐行科技創新賦能業務發展戰略。搶抓“互聯網+保險”發展機遇,加快銷售渠道和銷售方式創新,提高業務智能化水平,引導公司在移動互聯網銷售端取得創新突破。1-10 月,公司電商平臺線上業務突破2.05 億元,同比增長110%。四是強化投資,完善提升投資贏利和承保贏利雙輪驅動。著力優化投資團隊建設,自2019年以來引進高水平投資管理人員7 人(其中博士1 人、碩士5 人),有效提升公司投資管理能力。提升投資產品研發能力和水平,努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2019 年,公司實現投資收益2.23 億元,財務投資收益率(6.59%)較行業平均水平(4.48%)高出2.11%,在全行業84 家財險公司中排名第六;綜合投資收益率在全行業排名第三,成功躋身財險公司投資管理第一梯隊。2020 年上半年,實現投資收益1.23 億元,財務投資收益率(7.41%)較行業平均水平(約4.96%)高出2.45%,進一步鞏固了行業領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