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聶如意 薛冰
9月17 日,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海運”)“山東德隆”輪交船命名儀式上,公司邀請優秀船員家屬陳美紅為該輪命名。這一舉措受到航運業和廣大船員的廣泛關注,既讓船員家屬感受到了與公司共同成長的喜悅,成為公司關愛船員的一個縮影,又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船員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熱情。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暴發的影響,全球經濟貿易萎靡、海運貿易量大幅減少,船員換班問題突出,船舶運營、維護成本增加,這些問題都嚴重威脅到航運企業的健康發展。作為省屬唯一一家航運企業,山東海運堅持疫情防控和經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及時研判境外疫情的發展,嚴格按照上級“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認真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堅決守好安全防線;一方面加強生產經營管理,緊盯航運市場發展形勢,抓機遇、降成本、拼效益,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在同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繼續保持連續盈利。

船員家屬為新船命名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蔓延,給山東海運船舶、船員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山東海運堅持以對國家公共衛生安全高度負責、對員工生命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按照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原則,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處置工作。
山東海運按照省委領導小組(指揮部)的要求,自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暫停境外出差,盡量采用視頻方式召開會議,國內出現中高危地區后迅速通報所有員工,工會定期為員工發放口罩等防護物資。2 月下旬開始,國內防疫形勢持續向好,全球卻開始迅速蔓延,公司將工作重點迅速擴大到全球范圍內所有港口和所有船舶,保障船舶防護物資供應,針對公司船舶都在執行全球航行任務,要求船舶提高防范意識,主動收集港口疫情信息,持續強化船舶防控措施,嚴格按照交通運輸部《船舶船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開展船舶防疫工作。
公司全面暫停船岸交流、登輪檢查等活動,在船隊范圍內果斷實施船員換班、下地、家屬探望三停制度。在船舶靠泊作業期間,加強梯口控制,嚴格控制登輪外來人員的活動區域,船員在靠泊期間全程佩戴口罩,避免與有感冒或類似流感癥狀的人密切接觸。各船舶科學謹慎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應急預案,并督促各船舶管理公司保障船舶防護物資供應,疫情防控扎實推進。

疫情防控一絲不茍
自疫情暴發以來,船員換班已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大多數國外港口停止了船員換班,船員超期服役,生理和心理健康承受巨大壓力,也對船舶安全帶來不利影響。公司克服各種困難,實施“應換盡換”政策。積極與租家協商,將長期在大西洋區域航行的“山東華章”輪調回國內;在直布羅陀將“山東鼎盛”輪和“山東恒昌”輪船員對調,為尚無回國計劃的“山東鼎盛”輪上的超期船員回國休假積極創造條件;“山東沂河”輪租用便攜式救生筏,19 名接班船員在日本上船,交班船員在韓國下船。
山東海運目前有1000 多名在船船員,他們的背后是1000 多個家庭。在疫情洶涌之時,更要守護好這些家庭的幸福,才能為全社會抗疫貢獻更大的力量。山東海運通過“海運先鋒”等黨建活動,對船員家庭困難,特別是家里有孩子或老人生病的家屬,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家屬安心在家,船員安心在船。
截至11 月底,山東海運已經累計換員91 艘次,合計1804 人次,實現了在船船員“應換盡換”。山東海運包括船員在內的所有員工保持著零感染、零隔離的記錄。
針對疫情沖擊下全球航運業出現的市場波動和格局重組,山東海運緊緊圍繞“重點工作攻堅年”,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打好生產經營攻堅戰。積極布局海運物流產業鏈核心環節,整合海運物流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提升海運產業鏈戰略協同。加強與貿易、造船、金融、物流等行業的產業協同,與淡水河谷、萊茵集團、邦吉集團、殼牌集團、國銀租賃、工銀租賃等貨主和金融機構加強戰略合作。繼2018 年與萊茵集團達成10 艘18 萬噸散貨船合作項目,今年又聯合金融機構,一舉拿下萊茵集團10 艘21 萬噸散貨船項目,進一步鞏固了山東海運在國際大宗干散貨運輸領域的優勢地位。
針對干散貨航運市場行業壁壘低、市場分散度高、運力長期過剩等問題,山東海運提前布局,采取穩健發展與輕資產運營的思路,大力發展優勢運力,進一步優化基石運力、浮動收益運力和市場運力結構,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山東海運今年共命名交付新造船舶11 艘,其中18萬載重噸散貨船7艘,8.2萬載重噸散貨船4艘。目前,公司船隊規模達到了87 艘,超過1200 萬載重噸,穩居國內第三位。
風疾正是揚帆時。面對疫情和航運市場下行帶來的巨大影響,山東海運不斷強化運營管理。一方面,在船舶運營上探索新模式。公司推行的“公司式”船舶管理和“三位一體”船舶管理模式,實施降本增效、管理提升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獨創性措施達12 項,累計降本增收達1000 萬元。另一方面,在財務融資上探索新路徑。不斷豐富融資渠道,優化債務結構,成功發行2.4 億元境外美元債、4 億元超短期融資券、5 億元人民幣可續期中票等,并有效降低保證金比例和融資成本,為公司生產經營和改革攻堅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