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高楠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
近年來,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良莊礦業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突出位置,以科技進步為依托,著力搭建礦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的平臺,為礦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該礦科學配置資源,依據專業特長,在全面總結以往創建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注重人才使用的最大效益。通過“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職業技能大賽”“名師帶徒”等平臺,健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考核機制,為人才搭建“蓄勢”成長的平臺,以推進崗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針對井下采掘一線隊伍人員流動量大、技術底子薄、關鍵崗位人員緊缺等現狀,建立“走出去、請進來”的人才隊伍建設模式。讓職工“走出去”,持續開展對標交流,到兄弟單位學習先進經驗,激發職工提升自我的激情。把專家“請進來”,定期邀請專家教授和設備廠家舉辦專題講座,建立網絡“云課堂”,邀請公司技術高手和廠家專家為職工講技術、傳經驗,不斷提升職工的技術水平,先后為公司培養出一批掌握絕技絕活的技術人才。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個人申請、單位推薦、專業把關、組織考察、研究確定5 個步驟,將知識水平高,專業技術精,業務能力強的職工,納入后備人才庫管理,并圍繞思想素質、工作業績、創新能力、業務學習4 個方面,每年進行一次考核,對后備人才成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
同時,在各級領導干部的選拔中,打破身份、年齡、學歷的界限,一大批有知識、有能力、有技術、有經驗、作風強的技術人員走上了管理崗位。近2 年來,先后有32 人成長為技師、高級技師,26 名一線職工走上了管理崗位。
充分發揮優秀人才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成立勞模工作室、創新工作室、青年創客聯盟等一系列平臺,鼓勵引導優秀人才發揮自身特長,充分利用技術、管理、信息等方面優勢,實施“傳幫帶”行動,培養鍛煉了職工隊伍,孵化了一大批新技術、新成果。
以技能競賽為載體,堅持常態化開展三小一練、職工技能大賽、職工技術比武、“五小成果”展等,為更多優秀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搭建平臺,形成了“爭當技術達人,爭做技能工匠”的良好氛圍。

良莊礦業用好“傳幫帶”,強化“金藍領”技能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