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智大兵

在一場人數眾多的聚會中,你要如何成為人們眼中的焦點?有人會說:“要想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必須成為最優秀、最突出的那一個。”
其實,成為焦點,不一定非要成為最突出的那一個。
試想一個問題:你記得去年世界小姐選美大賽冠軍是誰嗎?不記得?那你記得哪一個世界小姐的名字呢?盡管你從記憶里拼命搜索,可能都想不起一個確切的名字。
但接下來提到的兩個名字,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芙蓉姐姐、鳳姐。為什么我們記不住世界選美小姐的名字,卻記住了芙蓉姐姐、鳳姐呢?
當眾多的美女在選美戰場上爭得你死我活時,芙蓉姐姐卻另辟蹊徑,以自信勇敢、敢說敢做的風格重新開辟戰場,輕松成為“自信美”的第一人。過不了多久,深得芙蓉姐姐成功的精髓,更狠的鳳姐出來了,而她成為“另類美”的典范。
在大眾審美的戰場上,芙蓉姐姐與鳳姐都是平凡人,都不是這個領域最為突出的人,但是她們懂得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就是由蘇聯心理學家馮·萊斯托夫提出的萊斯托夫效應,他認為:人總是更容易記住那些特殊的事物。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注意力有一個特征:選擇性注意。具體而言,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注意到所有呈現出來的刺激,總是有選擇地注意到某一種刺激,而忽視同時呈現的其他多種刺激。當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刺激出現時,人們往往更容易注意到這個刺激。
如果把這種現象概括成一句話,就是:只有與眾不同,才能獲得偏愛。
將同樣的原理應用到營銷領域,如果你想讓客戶對你的品牌和產品產生偏愛,就要做到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性。一些品牌為了能夠脫穎而出,不是在產品概念上不斷創新,就是在產品功能上做出差異化。
如何做到與眾不同,獲得人們的偏愛?如何讓客戶“于千萬人中選擇你”?這里有一個非常奏效的口訣:加減乘除轉用時。
方式一:“加”——人無我有。
“加”即在原來的產品基礎上,加入新的功能、新的元素、新的情感、新的價值點,從而打造差異化的產品。
roseonly是一家賣玫瑰花的公司。玫瑰花其實并不奇特,一般在花店里花上七八十元,就可以買到十幾朵。但在roseonly公司,同樣數量的玫瑰花卻要花費上千元才能購買到。
因為roseonly規定:每一個男人,在roseonly平臺上,只能給一個女人送花。因此roseonly為玫瑰花加入了“一生一世只愛一個人”的專愛情感元素。
所以才會讓那些女生,甚至女明星,期待自己的男朋友,通過roseonly平臺給她們送花,哪怕送一次也好,因為要占住“一生一世”的坑。
因此,只要你能為產品注入新的元素,就能夠從競爭對手當中脫穎而出。
方式二:“減”——人有我優。
“減”即幫助客戶省去相關的環節與麻煩,讓客戶購買產品更方便、使用產品更便捷,從而打造差異化的體驗。
當你收到三只松鼠的產品時,一打開包裹,就會發現每個包裹里面都有一個果殼袋和封口夾,方便把果殼放在里面。吃不完的堅果可以用封口夾封住。令你想不到的還有,袋子里面居然還有濕紙巾,客戶吃完之后不用再去洗手,使用濕紙巾即可。
當你為客戶省去相關的環節與流程,就能在體驗上打造差異化。
“減”告訴我們,永遠為客戶多想一步,讓客戶少做一步。
方式三:“乘”——人有我強。
“乘”,是指放大產品的外形、功能特點,將其做大、做強,從而突出差異化特征。
我有一個做鹵豆腐串的朋友,生意紅火到許多網紅特地跑過來買鹵豆腐串、拍短視頻,因為他的豆腐串是全長沙最大的。可見,只要有亮點,就不愁沒賣點。
“乘”告訴我們,突出差異化,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方式四:“除”——人有我精。
“除”,代表著縮小與聚焦,當你聚焦于某個細分市場時,更容易打造出差異化。比如,在競爭激烈的面膜市場,可以專注于做孕婦面膜,在細分領域市場精耕細作,成為行業佼佼者。
“除”告訴我們,要選擇差異化的市場,進入細分領域。
方式五:“轉用”——人有我變。
“轉用”,是指變換客戶群體,或者變換產品的用途,在與競爭對手不同的戰場上,體現你的差異化價值。
牛奶在人們印象中是用來當早餐的,蒙牛公司經過調查分析發現,人們在去朋友家做客時,一般都會帶上一箱牛奶和一些水果。于是,蒙牛公司就開發了一款專門用來送禮的中高端牛奶:特侖蘇。
我們沒有必要在競爭對手的主戰場中爭得你死我活。可以改變產品的用途、改變產品的客戶群體,進入差異化的市場,打造出品牌與產品的與眾不同之處。
方式六:“時”——時空轉換。
“時”,是指時空轉換,就是變換原有產品使用的時間、空間與場景。
經典的感冒藥“白+黑”的廣告語:“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通過切換場景,輕松從眾多感冒藥市場中脫穎而出。
面膜可不可以“白天貼白片,晚上貼黑片”呢?完全可以!或者,你可以推出專屬于夜晚的面膜,畢竟現在“夜貓子”越來越多。
在場景化消費的時代,你可以為產品選擇不同的使用場景,通過場景的差異化,打造品牌的與眾不同之處。
總之,利用萊斯托夫效應,打造產品與品牌的差異化,就需要牢記“加減乘除轉用時”七字口訣。
“加”,通過新的元素打造差異化,為產品注入新的外形、功能、概念、情感等。
“減”,通過幫助客戶省去多余的流程與麻煩,在客戶的體驗上打造差異化。
“乘”,通過放大產品外形、效果,在外形、功能上打造差異化。
“除”,通過聚焦于某個細分市場、某個細分人群,實現市場的差異化。
“轉用”,通過轉變產品用途,或改變產品使用對象,避開市場競爭,重新開辟戰場。
“時”,通過改變產品使用的時間、空間、場景,實現場景差異化。
(摘自《營銷心理戰:掌握36種購買心理,直擊客戶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