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哲

法國的麥當勞曾拍過一支廣告,嘲諷對手漢堡王的營業點少。荒郊野外的公路上,立著兩面廣告招牌,上面分別寫著距離“漢堡王”還要258公里,而距離“麥當勞”只有5公里。最后字幕打出:“超過1000家得來速(免下車的店),麥當勞離你更近。據統計,截至2016年2月9日,漢堡王得來速只有17家?!?/p>
麥當勞的廣告,訴諸的是數字:5公里VS 258公里,1000家店VS 17家店,鐵一般的事實,漢堡王輸慘了,幾乎沒有反駁的余地。
既然山不轉,那就路轉。既然路不轉,那就人轉。既然人不轉,那就腦袋轉。
腦袋轉啊轉,沒多久,漢堡王借力使力,借麥當勞的梗,“接力”拍了另一支廣告。
一對年輕男女開著車,經過前面提到的那支廣告里的招牌前(距離麥當勞5公里,距離漢堡王258公里),隨后又開了5公里,來到了麥當勞。
年輕男女點了一杯咖啡,不過他們特別強調要“大”杯的,因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當車子開出麥當勞時,字幕打出:“距離你的皇堡(漢堡王的產品)只剩253公里(258-5=253)。謝謝麥當勞,還好你們無所不在?!?/p>
影片最后,男女主角風塵仆仆開了兩百多公里來到漢堡王。
他們一邊吃著皇堡,一邊說話。男主角:“正點,其實不會很遠啊!”女主角附和道:“一點也不遠?!?/p>
258公里當然很遠??!但這個遠,正好強烈烘托出漢堡王的皇堡實在是太好吃了,再怎么遠都劃得來。麥當勞那么近,有什么用。不,還是有用——正好當漢堡王的墊腳石。
一般人都認為“酸”不是件好事,然而漢堡王的廣告正好“打臉”。因為漢堡王比麥當勞的廣告酸了一百倍!
神奇的是,觀眾一面倒地喜歡比較酸的漢堡王,為什么?原因很簡單,因為漢堡王懂得拿自己的短處來開玩笑,這才是真幽默。既然贏不了,那就換個思維。
人生不一定要贏,你也可以輸得漂亮。
所以重點不在酸不酸,而是如何酸。
觀眾絕不可能因為一支廣告就改變遠近的觀點,他們當然知道漢堡王是苦中作樂,而且絕對是苦到滲出眼淚的那一種。
弱者能在眼角流淚的同時,卻又嘴角含笑地揮出拳頭,慢動作反打強者一拳。雖然這一拳軟弱無力,沒有任何傷害性,但這樣的弱者反倒常常能贏得觀眾,博得最大的同情與敬意。
笑中帶淚的自嘲,是漢堡王贏得觀眾一致贊賞的關鍵。
(摘自《故事課2:好故事可以收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