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達哲
瀟湘孟冬,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我們在毛澤東主席的家鄉韶山,隆重舉行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理論研討會,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意義。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歷久彌新、永放光芒,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到延安梁家河插隊并在那里工作生活了七年,對延安精神有著極為深刻的思考和體悟,多次對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作出重要論述,深刻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今年9月在致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賀信中要求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這為我們堅持以延安精神砥礪初心使命、更加奮發有為抓好各項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湘四水激蕩英雄壯歌,錦繡瀟湘深植紅色基因。湖南與延安雖然地理上相距千山萬水,但流淌在歷史長河中的精神血脈緊緊相連。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湖南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一往無前、舍生忘死,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詩篇,熔鑄在這段歷史中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精神與延安精神同根同源。湖南這片熱土,遍布著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足跡,從這里走向歷史舞臺的共產黨人燦若群星、光彩奪目。在黨成立前的8個地方組織中,湘籍革命家參與發起成立的就有5個;出席黨的一大13名代表中,湘籍占4名;共和國開國元帥,湖南有3位;10位開國大將,湖南有6位;57位開國上將,湖南有19位;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先后5位司令員都是湖南戰將。湖南這片熱土,矗立著中國革命星火燎原的紅色豐碑,這里曾開展了風起云涌的農民運動,洶涌著秋收起義、平江起義、湘南暴動、桑植起義等革命熱潮,建立了最早的工農兵政府,舉行了我軍首次連隊建黨活動,屹立著我軍第一條軍規,見證了中國革命歷史轉折的通道轉兵。湖南這片熱土,浸潤著以鮮血和生命寫就的歷史榮光,留下了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豪氣干云,留下了“斷腸將軍”陳樹湘的壯懷激烈,留下了“半條被子”的魚水深情。可以這么說,“寸土千滴紅軍血,一步一尊英雄軀”,是湖南革命年代作出巨大犧牲的形象表達;“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是湖南在中國革命史上地位的生動詮釋。
尤其值得銘記的是,延安時期黨的七大選舉產生的中央書記處“五大書記”中,湘籍革命家獨占三元;“延安五老”中,有三位來自湖南。說起延安、說起延安精神,我們情不自禁想起那些耳熟能詳的湘籍革命家名字及其崇高革命精神。“五大書記”之一的任弼時有著名的“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錢多,三怕麻煩人,葉劍英元帥曾評價“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延安五老”中,被毛主席譽為“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徐特立,“為人民服務、為世界工作”的林伯渠,“上為中央分憂、下為群眾解愁”的謝覺哉,這些湘籍革命家所承載的延安精神,永遠激勵我們不忘本色、不懈進取、不負人民。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大力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永不褪色,對湖南這片熱土上的共產黨人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特殊意義。這些年來,我們堅持把紅色文化、紅色歷史作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鮮活教材,持續開展“瀟湘紅色故事匯”主題宣講,在全社會唱響紅色主旋律;我們堅持建好紅色陣地、構筑精神家園,加強紅色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運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建立省級革命文物保護項目庫,推動革命舊址群、長征文化線路和革命名人故居群保護展示提質,積極規劃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努力讓每一處紅色設施成為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我們堅持實施紅色文化旅游融合工程,大力創建湘潭(韶山)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湘贛邊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創新區,精心打造紅色精品旅游線路,積極促進老區振興、帶動脫貧攻堅。在最近舉行的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上,我省湘潭市與陜西延安市及江西吉安市、浙江嘉興市、貴州遵義市、河北石家莊市,發起成立中國紅色文化旅游培訓聯盟,共同推動和促進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2019年,全省紅色旅游區共接待游客1.4億多人次,實現紅色旅游收入1300多億元,帶動就業100多萬人,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今年9月16日-1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囑托我們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希望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打造“三個高地”、踐行“四新”使命重要指示,我們召開省委全會,旗幟鮮明提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將牢記殷殷囑托,強化使命擔當,引導全省干部群眾深入學習宣傳和大力踐行延安精神,讓紅色基因融入血液、讓革命精神注入身心、讓紅色精神演繹時代之歌,永葆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強大精神動力,努力將習近平總書記為湖南擘畫的宏偉藍圖在三湘大地變為美好現實。
在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征程中,我們將堅定信仰信念、校準前進方向。延安時期盡管物質條件和工作環境非常艱苦,但處處涌動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豪情。我們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必修課,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征程中,我們將堅持解放思想、做到實事求是。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既是黨的思想路線,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內涵。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岳麓書院時指出,岳麓書院是我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策源地之一。我們要堅持和貫徹黨的思想路線,堅持求真、求實、求新,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實踐要求,埋頭苦干、真抓實干,不圖虛名、不興偽事,讓一切工作都經得起實踐、歷史和群眾的檢驗。
在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征程中,我們將樹牢宗旨意識、砥礪初心使命。延安時期,我們黨響亮提出“為人民服務”的口號,這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我們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堅定不移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各項工作全過程,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征程中,我們將矢志艱苦奮斗、增強斗爭本領。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傳家寶,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要大力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傳統、斗爭精神,大興艱苦奮斗之風,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明年是建黨一百周年,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弘揚延安精神,發揚革命傳統,永懷赤子之心,永葆奮斗激情,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并為之奮斗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