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亞男
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統籌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列入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所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中。全會一致認為,面對國內外錯綜復雜的環境與新冠疫情的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共渡難關,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學習五中全會精神,更加認識到抗疫展現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①中國精神伴隨中華民族走過幾千年歷史洪流,這一根植于中國大地的文化產物,凝聚并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在前進道路上披荊斬棘一路前行。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傳播范圍最廣的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不但需要物質上的支持與消耗,還需要精神與意志上的堅持與努力,在進行疫情防控戰的同時也要兼顧精神保衛戰。災難中的進步,沒有哪一次不是在偉大中國精神的引領下取得的。
無私奉獻,舍生忘死。“‘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頑強拼搏,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②新冠疫情爆發后,廣大黨員干部、醫務工作者、基層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成為疫情阻擊戰中的“最美逆行者”,也正是有了這些醫者“頂梁柱”與“主力軍”的存在,才有了不斷增加的治愈病例。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深刻踐行著中國精神,用他們的勞累與付出,換來了千千萬萬人的健康平安,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國境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治愈率高達94.3%。正是有了這些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者,才有了中國抗疫“風景這邊獨好”。
眾志成城,共克難關。疫情爆發以來“各黨政軍群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緊急行動、全力奮戰,廣大醫務人員無私奉獻、英勇奮戰,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團結奮戰,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打響了疫情防控的總體戰,全國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③在黨中央的統一決策部署與領導下,應對疫情的方針政策、物資調配方案等都在穩步推進,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各基層單位,深刻貫徹落實黨中央政策決定,將決策落到實處,發揮其最大效能。“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④正是這樣的精神,讓中華民族能夠最終戰勝新冠疫情。
精準施策,科學防治。疫情初期,習近平總書記就在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賽時指出:“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⑤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在此次抗疫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調動各方面學科力量,進行科研攻關,在治療方面中西醫雙管齊下,并積極采用較為先進的科技設備,如雷神山醫院的聲紋識別智能測溫門禁系統、全自動消毒配送機器人、5G網絡遠程醫療會診平臺等。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才能夠在面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沉著應對、旗開得勝。中國經濟運行加快回歸常態,經濟活力快速釋放,進一步驗證了中國防疫舉措的科學與精準。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⑥為人民服務不是說說而已的口號,而是真正落到實處的政策制度安排。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 做好防治工作的通知》,從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角度出發,強調“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要求,做到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從出生僅30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期頤老人,每一個生命都被不計代價地治療與搶救。湖北省在此次疫情中救治了包括7位百歲以上老人在內的3000多名80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其中一位87歲的老人,在10多位醫護人員幾十天的精心護理之下終于痊愈,其近150萬元的治療費用全部由國家報銷承擔,這生動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反觀資本主義國家,美國31個州超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來自養老院;意大利醫師協會提出在醫療資源緊張時,85歲以上老人應當把床位讓給年輕人,西班牙則將這一年齡限定為65歲。疫情是一面鏡子,能夠照出一個國家的執政黨,將人民究竟擺在一個怎樣的位置。
心系國家,依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廣大人民群眾識大體、顧大局,自覺配合疫情防控斗爭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礎性力量”。⑦抗疫是一場體現國民素質與價值觀的人民戰爭,是人民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國家主人,并參與社會治理這一根本意識的覺醒,正是這一意識的覺醒,讓人民在抗疫中有擔當、顧大局,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沖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國家利益。無論是奮戰在抗疫一線還是居家隔離,無一不是每一個中國人服從集體利益的價值選擇,正是這一價值選擇,使抗疫政策的下達與落實更為高效,人民共同筑起了一道抗疫防線。人民群眾用自身的主人翁意識,共同幫助我國度過了疫情高峰期,并在疫情向好發展復工復產時也能遵從秩序,順利返回工作崗位,確保我國經濟能平穩良好發展。正是有了能夠進行集體主義價值選擇的高素質國民,才有了抗疫時期的高效動員,才能夠使我國興舉國之力對抗此次新冠疫情,并取得較快成效,使短暫犧牲個人自由的國民能夠盡快從新冠疫情的陰云下解脫出來。因此,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沖突時,選擇集體利益也就是選擇了個人利益,只有集體利益的實現,才是個人利益的最大保障,在抗疫的整個過程中,14億中國人民都是抗擊疫情的偉大戰士。
命運共同體、健康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會上的致辭中倡議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指出“中國堅持以民為本、生命至上,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始終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⑧,并推出五大舉措以推進全球抗疫合作,其中包括:1.中國將在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抗疫斗爭以及經濟社會恢復發展;2.中國將同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努力確保抗疫物資供應鏈,并建立運輸和清關綠色通道;3.中國將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加快建設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4.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5.中國將同二十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并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加大對疫情特別重、壓力特別大的國家的支持力度,幫助其克服當前困難。這些舉措向世界傳達了中國價值與中國聲音,體現了面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時國際協作的重要性與正確性。
強大的綜合國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5月8日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所說的那樣:“此次抗疫中,我們統籌運用綜合國力,開展了全方位的人力組織戰、物資保障戰、科技突擊戰、資源運動戰。”⑨疫情爆發至今,政策制定與落實、物資保障、病患醫治等都展現了中國的制度優勢與強大的綜合國力。在堅持全國一盤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調度各方面資源,以強大合力抗擊疫情,不僅僅在動員力與組織力中可見綜合國力,基礎生產與建設方面也可見我國雄厚的物質基礎和先進的生產力。此次疫情可以說是對我國產業生產鏈的一次考驗。我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的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各產業門類之間能夠有機協調合作,具有較強的韌性與穩定性。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時指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⑩此次抗疫對我國整個國家機器的運轉能力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在治理機制方面,由于有改革開放以來堅實的物質基礎與基礎設施保障,才有了高效率的封村封城,也正是有了完備的行政體系,才使得政策的上傳下達有了更好的保證;在治理主體方面,軍隊、醫療機構、企業、民眾、干部、社會組織等都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服從政策的每一個普通中國人都為維持疫情期間社會穩定運轉與抗疫阻擊戰添磚加瓦,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支撐部分;在治理措施方面,除中央統一領導部署且行之有效的多方面舉措外,新興技術的使用與發展也有效提高了治理效率與治理能力,如新興大數據與“黑科技”的運用,為抗疫與復學復工提供了極大便利。
負責任大國擔當。面對新冠疫情,我國第一時間對國內疫情進行防控,有效遏制了病毒的傳播與擴散,與此同時,面對國際范圍內逐步擴散的疫情,我國也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在物資與技術等方面對國際社會予以支援和幫助,這不僅體現了我國面對國內社會的大國力量,也在國際社會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大國擔當。現如今全球化時代,每一個國家的利益都緊密聯系在一起,面對肆意傳播的病毒,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習近平總書記在給比爾·蓋茨的回信中就曾指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疾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重視抗疫的國際合作,并以實際行動踐行,如在第一時間公布病毒基因序列、向世衛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捐款、在世界范圍第一時間公布疫情最新信息與研究進展等。抗疫幾個月來,中國向世界發起了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球人道行動。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了緊急援助,并同170多個國家舉辦了分享診療經驗與防控方案的衛生專家專題視頻會議,以及向24個有緊急需求的國家派遣了26支醫療專家組,切實提供面對面有效交流指導與幫助。此外,在保障內需的前提下,我國還加急馬力生產全球緊缺的醫療物資設備,累計向世界出口568億只口罩與2.5億件防護服。種種這些,都體現了我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注釋:
①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單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②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年2月24日。
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研究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N].人民日報,2020年2月4日。
④ 習近平.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年2月24日。
⑤ 習近平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N].人民日
報,2020日1月29日。
⑥習近平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 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李克強作出批示[N].人民日報,2020年1月21日。
⑦習近平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堅持人民至上 不斷造福人民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N].人民日報,2020年5月23日。
⑧習近平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N].人民日報,2020年5月19日。
⑨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聽取意見和建議 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并發表重要講話李克強通報有關情況 汪洋王滬寧出席[N].人民日報,2020年 5月9日。
⑩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強調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N].人民日報,2020年2月15日。
習近平.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J].求是,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