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佘利旋 邱小禾 許偉智 陳秋婉 王勇韓 (韓山師范學院)
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對團建工作的領導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共青團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黨在團結、教育和帶領青年進步方面要牢牢把握思想陣地,黨組織和團組織的發展是同頻共振、息息相關的,在加強黨的建設的同時,必須抓好團的建設[1]。黨建帶團建活動的有效開展,能更進一步推動和完善黨務和團務工作,提升師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鞏固壯大高校主流思想陣地。當前,不少高校正在深入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總的來看,黨建帶團建的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問題。
大部分高校的黨、團事務是分開運行、各負其責,缺乏溝通合作。在日常工作中,黨組織沒有對團建工作進行實質性的指導,團組織也沒有積極配合,主動與黨組織溝通,導致了黨建帶團建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者雖意識到黨建帶團建的重要性,卻由于缺乏相應的工作機制而無從下手[2]。黨組織要怎么發揮引領作用,團組織要怎么緊跟步伐?這都是現階段急需解決的難題。因此,建立一個明確的運行機制,把黨組織和團組織納入其中,共同運行,才能夠推動黨建帶團建的順暢運行[3]。
在黨建帶團建的思想下,應該深入研究黨建與團建工作的重疊和縱向連接。將同一目標不同階段的組織建設工作連接起來,這就是黨建帶團建的融入[4]。例如,在思想建設方面,黨組織和團組織的指導方針和建設目標基本相同,在實際工作中,黨員和團員的教育管理可以共同進行,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團干的教育可以集中培訓,也可以讓黨員為團員講黨課、團課,既可以起到黨員團員共同教育的作用,又可以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學風建設方面,黨員可以發揮自身能動性,為聯系的班級有針對性地提供輔導和督導,如開展“新老生學習經驗交流會”“考研、就業經驗分享交流會”等。目前,類似此類的融入角度的研究和實踐在當前比較缺乏[5]。
為更好地實施黨建帶團建,推進高校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建立黨員、團員教育管理的一體化機制,韓山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以“黨員聯系新生團支部”品牌化建設為例,探索開拓一條以黨員為主力,以班級團支部為工作單位,對新生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學風建設、第二課堂活動建設等方面進行指引和幫扶的渠道,建立黨建帶團建的有效運行機制。
要想有效地發揮黨組織帶、團組織跟的效果,就要發揮黨員干部和團員干部的能動作用。通過建立明確的工作機制,才可以發揮干部們的能動作用[6]。在黨員干部中明確任務,首先,負責思想建設的黨員借助新媒體平臺,在廣大師生中開展思想政治的教育學習,由黨員、團干帶領響應的團支部開展團內的理論學習;通過開展“追尋紅色印記,厚植愛國情懷”活動,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加強新生團支部的思想引領,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其次,負責組織建設的黨員干部,則以相應的法規條例為綱,組織新生團支部的團干開展團的組織建設,配齊配強團支部委員,為團支部的工作開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員保障。而負責學風建設的黨員干部,則通過開展新老生經驗交流會、學習論壇、專業講座,并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學風。最后,宣傳小組負責將開展活動的情況、方法和成果等在新媒體陣地上進行宣傳,監督小組負責對各隊伍的活動落實進展進行監督和記錄,后勤小組負責組織定期的總結交流會議。項目具體開展的方法如圖1所示。
第一,營造積極向上、正面的組織文化是黨建帶團建機制長久化的根本保證[7]。通過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提高教育效率,優化教育效果,使教育深入人心。本項目創新性地開展“追尋紅色印記,厚植愛國情懷”活動,學生黨員利用節假日,通過主題團日活動、“三下鄉”等活動平臺,學生前往周邊各地的紅色革命場所,在參觀紅色遺址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挖收集、整理各地紅色革命文化,包括紅色遺址的地點、由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等。利用“紅色革命文化”,用鮮活的歷史史實教育學生,對新生團支部進行思想引領,有利于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第二,運用好新媒體促進黨建帶團建工作。利用新媒體作為連接,堅持做到每月的主題學習活動和實踐活動緊跟時事熱點,利用線上創新化渠道記錄黨員、團員學習成果與感受。同時,通過微信學習群、強國視頻會議、騰訊會議等載體,及時推送重點工作、先進典型事跡、經驗做法及身邊優秀事跡等學習材料,為廣大黨員、團員提供可觸摸、可感知、可學習的鮮活樣本,由此推動黨員、團員學習管理工作無縫對接。

圖1 黨建帶團建基本思路——以“黨員聯系新生團支部”為例(圖為項目開展的具體方法)
第一,黨建品牌化建設豐富了黨建形式,進一步推動團建,加強了對廣大青年團員的教育管理和模范引導,為黨輸送新鮮的血液和人才,使黨建帶團建落到實處、開花結果;第二,項目有詳細、具體的實施路徑,不是虛無縹緲的,廣大師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項目中來,進一步體現了黨的群眾路線,充分發揮了黨員的主體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解決了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不全面、黨建育人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參與本活動的學生黨員在教育他人中得到自我教育,把他律與自律相結合,形成了黨員教育的創新,達到了黨建育人的效果;第三,該項目更好地解決了思想教育工作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通過黨員聯系新生活動,用學生黨員平凡、細致而真實的工作,把黨務的務虛和務實巧妙結合起來,將思想工作虛事做實、實事做細、虛實結合;第四,解決了新生在入學初期不適應、迷茫的問題。通過黨員聯系新生活動,發揮黨員的主體地位和“連心橋”作用,幫助新生的盡快適應大學生活,規劃大學生活。
第一,該項目將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且能持久實施的黨建帶團建的運行機制,實現黨員的高質量教育管理,增強黨員服務意識,凸顯黨員傳幫帶作用。
第二,整合全院各種資源,全程全方位培養學生成才。活動以黨員聯系新生團支部項目作為平臺,與人才培養方案聯系起來,結合學院各類科研項目、專業實習等整合社會與學校各種資源,對學生分級分專業的培養,使學生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得到不同的指導,不僅在思想道德、理想信念上得到教育,而且在專業、技能上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達到對學生的全程全方位培養,為黨組織輸送優秀人才。
第三,在全校范圍內進行制度的推廣,打造我校黨建帶團建品牌。實現以黨建促學校育人并形成長效機制,同時營造和諧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