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章,謝文鵬,張立志
(1.慶云縣農業農村局,山東 慶云253700;2.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250014)
慶云縣總面積502 km2,現有耕地3.04萬hm2,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年平均降水量為579.8 mm,其中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年水面蒸發量為1 225 mm。當地淡水資源極其短缺,人均占有量245 m3,為全國人均水平的11.8%,屬于嚴重缺水地區。3條過境河流都是雨源型間歇性河道,主要作用是汛期行洪排澇,非汛期蓄水灌溉。馬頰河是最主要的灌溉水源,其次是德惠新河,漳衛新河主要作用是行洪排澇。完善的灌溉排水工程體系是維持慶云縣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
慶云縣農田灌排工程的基本框架由4級河流(溝渠)和4個重點中型灌區構成。省級及以上河流為馬頰河、德惠新河、漳衛新河,總長度94 km。縣級骨干溝渠有12條,總長度551 km;支(溝)渠開口10 m以上150多條,田間溝渠1 000余條,總長度2 818 km。擁有馬西流域、馬東流域、馮家流域和楊家流域等4個獨立完整的排灌區域,形成馬西灌區、馬東灌區、馮家灌區、楊家灌區4個重點中型灌區。
主要水源是引黃,淺層地下水灌溉僅為引黃灌溉的補充。河流(溝渠)基本均是灌排兩用,灌溉形式為提水灌溉,且多數是二級提水,少部分為三級、四級提水,灌水方法以畦灌為主。農田排水則是順應自然流勢,自畦田而毛溝,再支溝,逐級導流入河的方法。
慶云縣農田灌溉與防洪排澇同等重要是由氣候和地勢所決定的,降水量偏少且時空分布不均使得農田灌溉非常重要。過境洪水多、地勢低平造成了汛期需要防洪排澇、其他時期農業生產需要灌溉。縣域本地淡水資源短缺決定了灌溉水源以蓄水為主,全縣78%以上的灌溉水量來自蓄水。
灌排合一渠在承擔灌水任務的同時,還擔負著排除田間積水的任務,高度在送水渠道和排水渠道之間,但落差很小,只適合平原地區。農田灌溉與排澇渠道合一的特點決定著溝渠在排澇期間不能夠蓄水,從而限制了溝渠整體的蓄水能力。
目前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86.6%,農業用水方式粗放,水資源利用效率效益不高,土渠輸水、大水漫灌、過量灌溉等現象仍普遍存在。現狀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62,遠低于0.7~0.8的世界先進水平。
已建工程制約著新項目的布局和宏觀規劃普遍缺位。已建工程由各個部門按照職能不同有所側重地進行建設,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造成了建設綜合標準偏低、累計建設面積大而實際高標準農田覆蓋面積小等問題。
農田水利工程實施需要占用土地、損毀部分樹木青苗,牽扯著農民一家一戶的收入,但項目資金中沒有這方面的補償經費,部分規劃確定好的工程在施工時難以落開展。原因主要有:1)規劃時村莊主要負責人不在家,由其指派某委員替代,過后主要負責人不同意,又未及時溝通;2)設計工程規模不符合實際;3)村委會(或村支部)想改變設計。
部分高標準農田工程存在著責任主體不明確、運行管護人員專業水平低、運行管護責任主體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不高、運行管護監管不到位、運行管護制度不完善、運行管護經費不足等問題,導致很多高標準農田工程閑置或者發揮不到設計效益。
小型農田水利存在設計粗糙、缺乏規范性問題。設計單位和個人未能針對實際情況開展設計工作,設計過程中偷工減料行、縮減設計環節等情況。給工程質量和后期使用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慶云縣農業灌溉主要依賴引黃水,灌溉費用包括引黃水費和田間灌溉2部分。群眾對田間灌溉較為認可,但對引黃費認識不到位,認為繳納引黃費不合理,同時,許多農民認為作物灌溉時灌水定額越大越好,很多農民習慣于原來的灌溉方式,不接受新型的節水灌溉技術,對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持質疑,甚至抵觸態度。
對水資源戰略地位、水資源的現狀以及水法、節約用水、節水灌溉技術和灌溉工程管護等方面加強宣傳和培訓,堅持輿論引導與技術指導并重,思想意識和管護技術齊抓,讓廣大農民真正意識到水資源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性,了解水資源的緊缺現狀、節約用水的必要性、節水灌溉的可行性等方面情況,切實掌握節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技術、提高工程管護水平。
1)財政承擔公益性支出,減輕農民負擔。國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層面尋求盈利性和公益性之間的一個平衡點,承擔起公益性的支出,減輕農民負擔,助力農田水利工程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
2)建立健全灌溉用水“省獎費懲”機制。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省水獎勵、浪費水懲罰”的機制,讓節約用水的人得到經濟實惠,使浪費水的人受到經濟制裁,強化節約水資源重要性。
3)創新管護和監管機制。夯實鄉鎮政府的工程管護監管責任,落實好(或村支部)的工程管理主體責任。管護經費的落實相當重要,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設立管護基金,從財政列支;吸收社會資金設立專戶等。此外,相關部門應不定期組織監管人員、管理人員專業化技能提升培訓班,提高監管、運行管護水平,以專業知識和技術支撐工程管護工作。
進行農田水利工程普查,摸清家底,進而做好新的農田水利規劃,至少是3~5年的規劃,是目前地方政府急需的工作。整體規劃要胸懷全局,立足實際,利用各區域的優勢,彌補其劣勢,讓群眾和基層干部參與進來,反復論證,嚴格把關,政府審批。
增蓄開源是解決慶云縣水資源緊缺的重點,加大蓄水工程的建設是重中之重,利用洼地建設蓄水工程是解決水資源緊缺的關鍵。慶云縣微咸水分布面積廣泛,總儲量約3億m3,目前尚未有效利用。安全高效合理開發利用微咸水對緩解淡水資源不足意義重大。
建立健全設計單位業務水平監管制度,確保設計文件質量意義重大,夯實設計和審核責任,是監管制度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