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林日 青木 ●本報記者 張旺 ●柳玉鵬 陳欣

“這是美國新的一天。今天我們重新開始。”美東時間20日上午,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連發兩條推特。在這之后不到1小時,他和當選副總統哈里斯的就職典禮于11時30分開始。拜登在國會大廈西側外搭建的平臺上宣誓就職美國第46任總統,并發表就職演說。首都戒備森嚴有如軍事基地以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突破40萬,為這場世界矚目的就職典禮涂上灰暗背景色。拜登據稱將在成為總統的第一天就發布17條行政令,扭轉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特朗普則兩次在任期的最后時刻暗示這絕不是結束,稱他“將以某種形式回來”。修復一個國內嚴重分裂、國際上形象崩塌的美國,顯然困難重重。不過,相較于特朗普政府的任性妄為,拜登就任讓不少國家覺得可以先松口氣。對于中美關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日表示,中美之間雖然存在分歧,但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系盡快回到正確發展軌道。
“拜登時代終于開始了”
《環球時報》記者19日在國會大廈及其周圍看到,由于擔心特朗普的支持者進行破壞活動,荷槍實彈的國民警衛隊員部署在多個路口。國會大廈從內到外建起至少兩道安全防護欄,所有路口都被路障封死,并由裝甲車和國民警衛隊員守衛。美國多所學校甚至因擔心現場發生暴力沖突,決定不向學生直播就職典禮。一名最高法院官員在就職典禮開始前告訴CNN,法院收到炸彈威脅。該法院就位于國會山對面。
考慮到嚴峻的疫情,整個就職典禮只有1000張門票,大多分發給國會議員。美國國家廣場內豎起19萬余面旗幟,以代表無法觀禮的民眾。2009年奧巴馬就職時有200萬人在場慶祝。
20日午時在國會大廈西側完成宣誓后,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里斯將走到國會大廈東側參加閱兵儀式。檢閱軍隊是一項長期存在的傳統,意在強調權力向新任總司令和平移交。通常,閱兵結束后新總統的車隊將沿賓夕法尼亞大道前往1.5英里之外的白宮,后面是游行隊伍,沿途有夾道歡呼的人群。但今年這一程序被取消了。當天下午2時,拜登和哈里斯將赴阿靈頓國家公墓,向這里的無名烈士墓敬獻花圈。前總統克林頓、小布什和奧巴馬夫婦將參加這一活動。
作為離任總統,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150多年第一位不出席繼任者就職儀式的總統。不過,CNN20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特朗普在離開白宮前依照傳統給拜登留下一封信,但尚不清楚信的內容。
“拜登時代終于開始了。”《華盛頓郵報》稱,不再有在沒有咨詢任何專業人士的情況下,凌晨3時發表不合理的聲明。新一屆政府由那些知道自己在說什么的人組成——他們的價值在于專業知識和經驗,而不是奉承不穩定老板的能力。該報說,雖然世界對過去4年難以辨認、不可靠的美國仍然保持警惕,但現在開始稍微松了一口氣。
在啟程赴華盛頓之前,拜登19日含淚在家鄉特拉華州發表告別演說。當天傍晚,他在林肯紀念堂主持一場全國哀悼會。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19日超過40萬,拜登在只有5句話的簡短演說中悼念逝者。他講話后,象征40萬逝者的400盞方形柱燈在倒影池兩側依次亮起。
“拜登為美國現代史上最動蕩的一屆政府畫上句號,接下來的任務是為應對疫情、團結一個分裂的國家制定新路線。”法新社稱,拜登將在成為美國總統的第一天發布17條行政命令,包括重新加入《巴黎協定》、重返世衛組織、撤銷“禁穆令”、叫停美墨邊界墻建設、頒布戴口罩強制令等,他還計劃向國會提交為約1100萬非法移民提供快速入籍途徑的移民改革方案。
根據拜登過渡團隊發布的日程安排,周三下午5時左右,拜登將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這些行政命令、備忘錄和公告。《紐約時報》評論說,宣誓就職幾小時后,拜登就對前任的“遺產”發起全面猛攻,這是現代任何一位總統上任后都看不到的緊迫感。拜登的新聞秘書普薩基稱,拜登想盡可能快地投入工作,推翻前任特朗普的政策,以實現“推動國家向前進”的目標。德新社評論說,拜登決心在執政百日內制定整個決策方陣,但特朗普的4年任期已經留下長期破壞和太多災難性的政治決定。
特朗普:我將永遠戰斗
拒絕出席拜登就職典禮的特朗普,20日最后一次搭乘“空軍一號”前往佛羅里達州。當天早晨,他為自己舉辦的送別典禮在安德魯斯聯合基地舉行。特朗普在登上直升機前發表簡短講話,列舉自己任內的成就,稱擔任總統是自己“一生的榮耀”。他說“希望這不會是一個長久的告別”,稱將“永遠戰斗”。
據CNN報道,白宮曾向特朗普的朋友圈廣發邀請函,但一些接到邀請的特朗普政府前官員拒絕出席。“他已經掏空自己的遺產。”一名白宮高級顧問說。在另一名前白宮高級官員看來,邀請函允許每人帶5名賓客“是一種絕望的跡象”。在日程安排沖突的情況下,副總統彭斯選擇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而沒有為特朗普送行。
《華盛頓郵報》20日報道說,對于在白宮的最后一天,特朗普度過的方式與他之前擔任總統的1460天中的很多日子一樣:思忖想象中的不公正,密謀報復被認定的敵人,尋求最大化自己權力的方法。周三早晨,特朗普宣布對143人的赦免或減刑。其中引起媒體關注的是早期與特朗普鬧翻的首席戰略師班農,后者去年被控在為美墨邊境修建隔離墻的私人籌款活動中欺騙捐贈者。一名特朗普的高級顧問告訴美媒,特朗普這樣做的部分動機是,他相信班農能幫助他在政治上東山再起。
“我想讓你們知道,(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運動才剛剛開始。”在19日發表的告別演說中,特朗普也暗示周三不是他在政治舞臺上的最后一天。在這段提前錄制的19分鐘視頻中,特朗普祝新一屆政府“好運”。這被美媒認為是特朗普對繼任者罕見的善意,但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及拜登的名字。特朗普將演講的絕大部分時間用于吹噓自己任內的“政績”,包括自己成為“幾十年來第一位沒有發動新戰爭的總統”,打造了“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撕毀與他國的貿易協定以及聯合盟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對抗中國”。他甚至宣稱自己的政府“恢復了美國在國內的力量和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再次“贏得世界尊重”。
“這4年是一場慘敗。”特朗普的前助手薩姆·農伯格不留情面地打臉道。美國廣播公司20日評論說,特朗普以一種打破常規的方式對待這個國家的制度,給華盛頓留下一份巨變和分裂的遺產,而他將以“分裂總司令”的標簽被載入歷史。彭博社稱,大多數前總統在辦公室之外的時間都用來打高爾夫,設立圖書館,發表高薪的演講,寫更賺錢的回憶錄,對繼任者在做什么保持緘默。除了高爾夫,特朗普這個從未遵守過辦公室規范的總統,未來的道路將與其他任何前總統都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以后當人們討論特朗普的總統職位時,所有的對話都將從國會暴亂開始和結束。
美商界呼吁拜登重建對華關系
“在漫長的4年之后,歐洲在白宮有了一位朋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0日對拜登就職表示期待。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在拜登就職前幾個小時,歐盟提出一項“新基礎公約”,向美國尋求合作。公約指定5個優先事項:促進世界多邊合作,抗擊新冠疫情危機、應對氣候變化、通過確保公平貿易和數字化變革重建經濟以及建設安全與和平的聯合力量。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稱:“今天是我們振興跨大西洋關系的機會。”
20日在被問到拜登就任后俄美關系是否有所改變時,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俄羅斯將尋求與美國建立良好關系,美國是否有適當的政治意愿將取決于拜登先生及其團隊。伊朗總統魯哈尼20日稱特朗普離任是“一個暴君時代的結束”,表示“期待(拜登政府)回歸法律和承諾,如果可能的話,在未來4年消除過去4年的污點”。
19日,拜登提名的多名內閣官員在參議院進行提名確認聽證。在涉華問題上,他們做了一些強硬表態。國務卿人選布林肯聲稱中國對美國國家利益構成最重大的挑戰。國家情報總監人選海恩斯說,美國應對中國所構成的“威脅”采取強勢立場。財長提名人耶倫則稱,拜登政府將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打擊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洛馬諾夫的話說,拜登政府急需在國內統一彼此沖突的政治立場,這些官員的此種言論在預料之中。
有分析認為,拜登政府可能會采取措施,消除當前美中關系中的一些刺激性因素。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協調員”提名人坎貝爾說,這些措施可能包括緩解對記者的簽證限制,以及重啟被關閉的領事館。布林肯19日也說:“美中關系中有不斷增多的對抗和競爭,但也存在符合相互利益的合作空間。”
在拜登就任之前,美國商界領袖和經濟學家呼吁新政府對中國采取不那么敵對的態度,修復特朗普發動貿易戰造成的損失,防止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進一步脫鉤。《南華早報》報道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喊話拜登政府重建與中國的關系。該委員會援引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報告說,如果美中關系進一步緊張以及兩國經濟脫鉤,2022年美國將減少73.2萬個就業崗位,未來5年的GDP可能縮水1.6萬億美元。該委員會建議拜登政府取消貿易戰中的關稅措施,并就消除兩國市場準入壁壘進行談判。▲
●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林日 青木 ●本報記者 張旺 ●柳玉鵬 陳欣
“這是美國新的一天。今天我們重新開始。”美東時間20日上午,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連發兩條推特。在這之后不到1小時,他和當選副總統哈里斯的就職典禮于11時30分開始。拜登在國會大廈西側外搭建的平臺上宣誓就職美國第46任總統,并發表就職演說。首都戒備森嚴有如軍事基地以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突破40萬,為這場世界矚目的就職典禮涂上灰暗背景色。拜登據稱將在成為總統的第一天就發布17條行政令,扭轉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特朗普則兩次在任期的最后時刻暗示這絕不是結束,稱他“將以某種形式回來”。修復一個國內嚴重分裂、國際上形象崩塌的美國,顯然困難重重。不過,相較于特朗普政府的任性妄為,拜登就任讓不少國家覺得可以先松口氣。對于中美關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日表示,中美之間雖然存在分歧,但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系盡快回到正確發展軌道。
“拜登時代終于開始了”
《環球時報》記者19日在國會大廈及其周圍看到,由于擔心特朗普的支持者進行破壞活動,荷槍實彈的國民警衛隊員部署在多個路口。國會大廈從內到外建起至少兩道安全防護欄,所有路口都被路障封死,并由裝甲車和國民警衛隊員守衛。美國多所學校甚至因擔心現場發生暴力沖突,決定不向學生直播就職典禮。一名最高法院官員在就職典禮開始前告訴CNN,法院收到炸彈威脅。該法院就位于國會山對面。
考慮到嚴峻的疫情,整個就職典禮只有1000張門票,大多分發給國會議員。美國國家廣場內豎起19萬余面旗幟,以代表無法觀禮的民眾。2009年奧巴馬就職時有200萬人在場慶祝。
20日午時在國會大廈西側完成宣誓后,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里斯將走到國會大廈東側參加閱兵儀式。檢閱軍隊是一項長期存在的傳統,意在強調權力向新任總司令和平移交。通常,閱兵結束后新總統的車隊將沿賓夕法尼亞大道前往1.5英里之外的白宮,后面是游行隊伍,沿途有夾道歡呼的人群。但今年這一程序被取消了。當天下午2時,拜登和哈里斯將赴阿靈頓國家公墓,向這里的無名烈士墓敬獻花圈。前總統克林頓、小布什和奧巴馬夫婦將參加這一活動。
作為離任總統,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150多年第一位不出席繼任者就職儀式的總統。不過,CNN20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特朗普在離開白宮前依照傳統給拜登留下一封信,但尚不清楚信的內容。
“拜登時代終于開始了。”《華盛頓郵報》稱,不再有在沒有咨詢任何專業人士的情況下,凌晨3時發表不合理的聲明。新一屆政府由那些知道自己在說什么的人組成——他們的價值在于專業知識和經驗,而不是奉承不穩定老板的能力。該報說,雖然世界對過去4年難以辨認、不可靠的美國仍然保持警惕,但現在開始稍微松了一口氣。
在啟程赴華盛頓之前,拜登19日含淚在家鄉特拉華州發表告別演說。當天傍晚,他在林肯紀念堂主持一場全國哀悼會。美國新冠肺炎死亡人數19日超過40萬,拜登在只有5句話的簡短演說中悼念逝者。他講話后,象征40萬逝者的400盞方形柱燈在倒影池兩側依次亮起。
“拜登為美國現代史上最動蕩的一屆政府畫上句號,接下來的任務是為應對疫情、團結一個分裂的國家制定新路線。”法新社稱,拜登將在成為美國總統的第一天發布17條行政命令,包括重新加入《巴黎協定》、重返世衛組織、撤銷“禁穆令”、叫停美墨邊界墻建設、頒布戴口罩強制令等,他還計劃向國會提交為約1100萬非法移民提供快速入籍途徑的移民改革方案。
根據拜登過渡團隊發布的日程安排,周三下午5時左右,拜登將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這些行政命令、備忘錄和公告。《紐約時報》評論說,宣誓就職幾小時后,拜登就對前任的“遺產”發起全面猛攻,這是現代任何一位總統上任后都看不到的緊迫感。拜登的新聞秘書普薩基稱,拜登想盡可能快地投入工作,推翻前任特朗普的政策,以實現“推動國家向前進”的目標。德新社評論說,拜登決心在執政百日內制定整個決策方陣,但特朗普的4年任期已經留下長期破壞和太多災難性的政治決定。
特朗普:我將永遠戰斗
拒絕出席拜登就職典禮的特朗普,20日最后一次搭乘“空軍一號”前往佛羅里達州。當天早晨,他為自己舉辦的送別典禮在安德魯斯聯合基地舉行。特朗普在登上直升機前發表簡短講話,列舉自己任內的成就,稱擔任總統是自己“一生的榮耀”。他說“希望這不會是一個長久的告別”,稱將“永遠戰斗”。
據CNN報道,白宮曾向特朗普的朋友圈廣發邀請函,但一些接到邀請的特朗普政府前官員拒絕出席。“他已經掏空自己的遺產。”一名白宮高級顧問說。在另一名前白宮高級官員看來,邀請函允許每人帶5名賓客“是一種絕望的跡象”。在日程安排沖突的情況下,副總統彭斯選擇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而沒有為特朗普送行。
《華盛頓郵報》20日報道說,對于在白宮的最后一天,特朗普度過的方式與他之前擔任總統的1460天中的很多日子一樣:思忖想象中的不公正,密謀報復被認定的敵人,尋求最大化自己權力的方法。周三早晨,特朗普宣布對143人的赦免或減刑。其中引起媒體關注的是早期與特朗普鬧翻的首席戰略師班農,后者去年被控在為美墨邊境修建隔離墻的私人籌款活動中欺騙捐贈者。一名特朗普的高級顧問告訴美媒,特朗普這樣做的部分動機是,他相信班農能幫助他在政治上東山再起。
“我想讓你們知道,(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運動才剛剛開始。”在19日發表的告別演說中,特朗普也暗示周三不是他在政治舞臺上的最后一天。在這段提前錄制的19分鐘視頻中,特朗普祝新一屆政府“好運”。這被美媒認為是特朗普對繼任者罕見的善意,但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及拜登的名字。特朗普將演講的絕大部分時間用于吹噓自己任內的“政績”,包括自己成為“幾十年來第一位沒有發動新戰爭的總統”,打造了“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撕毀與他國的貿易協定以及聯合盟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對抗中國”。他甚至宣稱自己的政府“恢復了美國在國內的力量和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再次“贏得世界尊重”。
“這4年是一場慘敗。”特朗普的前助手薩姆·農伯格不留情面地打臉道。美國廣播公司20日評論說,特朗普以一種打破常規的方式對待這個國家的制度,給華盛頓留下一份巨變和分裂的遺產,而他將以“分裂總司令”的標簽被載入歷史。彭博社稱,大多數前總統在辦公室之外的時間都用來打高爾夫,設立圖書館,發表高薪的演講,寫更賺錢的回憶錄,對繼任者在做什么保持緘默。除了高爾夫,特朗普這個從未遵守過辦公室規范的總統,未來的道路將與其他任何前總統都不一樣。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以后當人們討論特朗普的總統職位時,所有的對話都將從國會暴亂開始和結束。
美商界呼吁拜登重建對華關系
“在漫長的4年之后,歐洲在白宮有了一位朋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0日對拜登就職表示期待。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在拜登就職前幾個小時,歐盟提出一項“新基礎公約”,向美國尋求合作。公約指定5個優先事項:促進世界多邊合作,抗擊新冠疫情危機、應對氣候變化、通過確保公平貿易和數字化變革重建經濟以及建設安全與和平的聯合力量。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稱:“今天是我們振興跨大西洋關系的機會。”
20日在被問到拜登就任后俄美關系是否有所改變時,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俄羅斯將尋求與美國建立良好關系,美國是否有適當的政治意愿將取決于拜登先生及其團隊。伊朗總統魯哈尼20日稱特朗普離任是“一個暴君時代的結束”,表示“期待(拜登政府)回歸法律和承諾,如果可能的話,在未來4年消除過去4年的污點”。
19日,拜登提名的多名內閣官員在參議院進行提名確認聽證。在涉華問題上,他們做了一些強硬表態。國務卿人選布林肯聲稱中國對美國國家利益構成最重大的挑戰。國家情報總監人選海恩斯說,美國應對中國所構成的“威脅”采取強勢立場。財長提名人耶倫則稱,拜登政府將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打擊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洛馬諾夫的話說,拜登政府急需在國內統一彼此沖突的政治立場,這些官員的此種言論在預料之中。
有分析認為,拜登政府可能會采取措施,消除當前美中關系中的一些刺激性因素。美國白宮國安會“印太協調員”提名人坎貝爾說,這些措施可能包括緩解對記者的簽證限制,以及重啟被關閉的領事館。布林肯19日也說:“美中關系中有不斷增多的對抗和競爭,但也存在符合相互利益的合作空間。”
在拜登就任之前,美國商界領袖和經濟學家呼吁新政府對中國采取不那么敵對的態度,修復特朗普發動貿易戰造成的損失,防止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進一步脫鉤。《南華早報》報道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喊話拜登政府重建與中國的關系。該委員會援引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報告說,如果美中關系進一步緊張以及兩國經濟脫鉤,2022年美國將減少73.2萬個就業崗位,未來5年的GDP可能縮水1.6萬億美元。該委員會建議拜登政府取消貿易戰中的關稅措施,并就消除兩國市場準入壁壘進行談判。▲
環球時報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