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濤 趙宏鶴
春節前的流動性缺口大致在1.6-1.8萬億,預計降準的概率不大,類似2018年的臨時降準(CRA)是預期內最寬松的情景,央行投放流動性的主要渠道大概率是公開市場操作和MLF超額續作。
年底資金面再次回到了偏松的狀態。我們在12月初的報告《如何評估年底的流動性環境》里討論了跨年流動性環境的各種情景,事后來看,12月央行逆回購凈回籠1100億,國庫現金管理定存到期500億,MLF凈投放3500億,合計凈投放1900億;此外,預計12月財政凈投放補充流動性1.3-1.5萬億,繳準和現金走款消耗約4500億流動性,以上總計凈投放約1-1.2萬億。按照11月底金融機構超儲率1.6%計算,年底金融機構超儲率最高可升至2.2%-2.3%,對應了“流動性環境相對溫和”的情景,也是我們預估的最寬松的情景。
相應的,12月DR007重新降至7天逆回購利率之下,AAA同業存單利率也從高于MLF利率20-30BP收斂至MLF附近。股票和債券市場對于流動性環境的邊際改善也給予了積極響應,12月創業板跑出了7月份以來的最佳月度表現,1年期國開利率下行超過30BP,10年期國開利率下行幅度也達到12BP。
在10-11月流動性環境緊平衡甚至略偏緊的情況下,為什么跨年流動性出現明顯的邊際寬松?往前看還是與國企債券違約風波后央行適度呵護流動性、穩定市場信心有關,近期看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急轉彎”的政策定調相呼應,具體操作上也體現出央行的精細化調控手段。根據我們觀察,近幾年央行的細化調控經驗是,越是動態流動性缺口較大的時間段(比如年中和年底),央行越會足額甚至超額補充流動性,類似2013年“錢荒”的情況顯著減少。
往后看,近期相對友好的流動性環境能否延續,既會影響債券市場小陽春的持續性,也會影響權益市場“春節躁動”的成色。最近兩年,“春節躁動”都是在相對友好的流動性環境中開始,在流動性收緊之后結束。
我們估算年底超儲率最高可升至2.2%-2.3%,雖然對應了預期內最寬松的跨年流動性情景,但處于歷年年底超儲率的下限水平,隨著后續短期流動性工具到期、跨節流動性需求增長,春節前能否維持近期相對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仍然需要動態評估。
靜態來看,春節前的流動性需求大約在3.4-3.8萬億。(1)流動性工具到期:元旦后到春節前,將有約4700億逆回購到期和3000億MLF到期,合計7700億;(2)繳稅:年初一般是財政上繳多于支出,預計將占用流動性1.2-1.3萬億;繳準:預計消耗流動性2000億;(3)現金需求:春節前企業發放薪酬獎金、居民年貨采購等將導致現金需求激增,現金走款規模一般在1.2-1.5萬億。2021年春節時間偏晚在2月中旬,因此現金走款可能相對集中在2月。
政府債方面,可以假設春節前政府債券的凈融資量為零,原因是2020年財政支出進度偏慢,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都有一定結余,年底專項債也沒有下達提前批額度,疊加四季度經濟復蘇可能階段性超越潛在增速,因此預計2021年年初國債和地方債的發行節奏應該不會如過去兩年要求前置。
動態來看,超儲釋放將補充流動性1.8-2.0萬億。跨年過后的有利因素是,在經過年底的各種量化指標考核之后,金融機構的超儲率要求會有所下降,但歷史上每年下降的幅度差異較大,少則0.1%,多則超過1%。參考近年情況,2017-2019年1季度末超儲率均為1.3%,這也是2020年下半年多數時間的超儲率水平。以此為準,按照2020年年底超儲率2.2%-2.3%估算,對應了1.8-2.0萬億的動態流動性釋放。
綜上來看,春節前的流動性缺口大致在1.6-1.8萬億。如果春節前央行凈投放超過1.8萬億,則流動性環境有望處于相對溫和的水平(較低的流動性溢價);如果凈投放在1.6-1.8萬億之間,流動性環境可能逐漸收斂到平衡狀態(中性的流動性溢價);如果凈投放明顯少于1.6萬億,流動性環境可能偏緊平衡或略偏緊(中性偏高的流動性溢價)。
近幾年春節前,央行投放流動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包括降準、定向降準、CRA(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OMO、MLF、SLF、PSL、國庫現金定存。
第一,降準操作對應了相對友好的流動性環境。公開市場操作和其他流動性投放工具都有相對較高的資金成本,但存款準備金的成本極低,因此即便是等量的流動性釋放,降準帶來的寬松效應也明顯更強。
第二,降準操作一般出現在貨幣政策的寬松周期。2015年前后和2018-2019年均是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貨幣政策周期性寬松的時間段,降準具有較強的政策信號意義。
第三,如果沒有降準,投放流動性的主要渠道是公開市場操作和MLF,但流動性環境整體偏中性(2016年)或偏緊(2014年、2017年)。
因此,預計2021年春節前降準的概率不大,類似2018年的臨時降準(CRA)是預期內最寬松的情景。(1)當前貨幣政策仍然處于相對收緊周期。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央行4季度例會等表述來看,“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可能在央行2021年的貨幣政策目標中賦有較高權重,可能階段性高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2)降準的信號意義太強。4季度以來經濟復蘇力度好于預期,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降準可能觸發經濟過熱和房價上漲預期;(3)降準的必要性不高?,F金走款和財政存款上繳屬于短期流動性需求,春節過后會逐漸恢復正常,規模在2.4-2.8萬億;而需要對沖的貨幣政策工具到期和繳準等長期流動性需求規模僅1萬億。
春節之前央行投放流動性的主要渠道大概率是公開市場操作和MLF超額續作。4700億逆回購會在元旦后第一周集中到期,因此1月上半月主要關注流動性是否收斂;1月14日是28天跨節逆回購的窗口開啟日,關注是否投放28天逆回購;1月15日是3000億MLF的到期日,關注MLF的超額續作量;1月28日是14天跨節逆回購的窗口開啟日,關注節前流動性缺口的填補狀態對后續流動性環境的指引。

來源:天風證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