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如今,我國電力企業發展迅速,自動化技術被廣泛應用在電力系統中。在電力系統中使用自動化技術可以有效地提升電力的安全和可靠性,但是在實際的自動化應用過程中,因為應用時間比較短,并且自動化技術和配電管理上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導致整體的電力系統運行的效率和質量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對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介紹了電力配電自動化的實現方式,以及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的措施,期望能夠提升電力運行的質量。
關鍵詞:電力;配電自動化;配電管理;措施分析
引言
信息技術的發展也推動著網絡技術水平的進步,在電力系統的建設中也積極應用配電自動化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推進電網系統的優化、升級與發展,實現電網系統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在配電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以及開展配電管理的初級階段,會出現各種問題,這就需要堅持以提升電力系統運行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最終目的,優化電力配電自動化技術和配電管理模式,推動我國電力事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1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構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電力系統的運行、監控以及事故處理、管理等都有自動化系統的參與,所以其主要構成包括通信接口、主站、管理和監控系統。目前,智能電網主站的核心任務就是對電力系統進行監管,其包括服務器和其他的通訊設備等。通信接口則是包括主機以及各種設備上的交叉鏈路與通信設備,從而達到整體系統之間的通信效果。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對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故障或其他異常問題進行處理。通過監控系統對電力運行狀況進行監控,就能對電網的運行進行自動化的調控,從而確保系統運行的穩定與高效。監控系統主要是對電力運行的狀況進行監控,并對自動化系統的運行進行監測,從而達到對出現的安全故障進行鑒別與警報的效果。不同的系統之間的相互配合,能對所出現的運行故障進行自動化處理,從而在維持電力系統正常供電的情況下,降低了故障所帶來的影響。
2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中的問題
2.1缺乏發展技術的創新
目前我國的電力配電的自動化管理方面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沒有充分的發揮出自動化技術在電力配電中的優勢。當下雖然我國的信息化技術在不斷地推進,但是我國在技術的創新上還是沒有競爭優勢,導致電力配電自動化和管理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
2.2配電、輸電和變電設施建設之間的融合性不足的問題
在目前我國的配電設施建設過程中,沒有以配電設施的建設規劃為中心,與輸電和變電系統建設融合,導致相互之間的連接出現問題。也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物資、人力和資金不足,降低了配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
2.3整體發展的難度很高
在配電自動化的建設和管理上,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的資金,同時還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在實際的自動化建設和管理中,因為我國的人口多,經濟發展不均衡使得實際的電力配電自動化建設和管理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電力自動化的整體建設的難度比較高。
3應用分析
3.1配電房智能化輔助控制系統的應用
在智能電網大規模運行的背景下,配電房的工作占據著重要地位。在自動化控制的基本模式下,配電房的技術支持和運行需要同步更新。具體來說,在輔助控制系統的設計中,要將防火、防盜以及毒氣泄露、水位超標等問題作為輔助智能控制系統的重點功能進行研發設計。分別設置總控系統和子系統,對配電房開展的各項控制工作提供支持;分別設置監管平臺和執行平臺,借助網絡信息系統完成各方面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溝通交流,及時有效地落實智能電網整體運行過程中提出的動態控制要求,必要時可應用遠程監控系統介入控制,充分發揮配電房的作用。
3.2網絡通信技術的應用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為傳統電力網絡帶來全新的改變和創新。一方面,通信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配電網的信息化水平,同時還能夠利用通信技術實現配電網的科學管理。以配電網自動化的網絡管控為例,在遠程終端對電力網絡進行標準化管理,能夠實現遠程化的管控和調整,實現對應的管控目標。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升級和優化,為傳統配電網絡的發展帶來全新的突破,特別是在通信衛星以及航天技術的幫助下,能夠將配電自動化的應用成效發揮到極致。以粵北地區的配電系統為例,借助通信技術,能夠實現對山區、無人區的有效覆蓋,能夠更加精準實現對應的目標和價值,能夠進一步保障和維護配電網絡的運行。例如,光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信息數據的快速傳遞,其傳遞速度超過1GB/s,能夠滿足絕大多數電力企業的通信要求。
3.3智能開關的配置應用
智能開關的配置應用主要是指在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運行中,終端的控制區域可配合應用具有智能化應用效果的開關。通過合理的線路規劃設計,確保開關所發揮的作用符合配電自動化系統和整個智能電網的運行需求。在具體的配置環節,可能應用到的具體技術包括傳感器技術、配電自動化技術等。另外,在開關的位置區域布局上,也需要技術人員結合整體的線路規劃特征進行合理設置,提升智能化開關應用的便捷性。
4電力配電管理的措施分析
4.1改進配電系統的整體結構
在電力配電自動化的工作運行中,可以有效地縮小停電的區域,同時還能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要想讓自動化技術的優勢被最大化地利用,需要在實際的運行中,不斷地改進電網的結構,同時還應該改進其支持系統,最大程度的降低線路損耗,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供電系統的經濟利益。除此以外,還應該注重電網的應急處理方面的問題,假如電力設備出現問題,會讓很多條母線產生失壓的現象,結果會造成大區域的停電。對于這樣的問題,應該發揮出自動化技術的優勢,有效地解決電力系統的輸出和輸入中的故障,進而可以及時地恢復供電。
4.2增加智能化設備的使用
一方面增加智能斷路器、環網柜等一次設備應用,提高電網設備強度。另一方面通過應用智能測量終端,智能巡檢機器人,發揮智能化設備在通信、存儲能力上的優勢,通過對大量實時準確的電力數據開展監測,為調控運行智能自愈提供了支撐,將有效提高電網運行可靠性與優質服務水平。
4.3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并提升配電管理水平
科技創新是推進電力配電自動化和配電管理改進和提升的核心動力,此方面的科技創新則主要體現在配電技術的創新和配電管理技術的創新兩個方面。對于前者來說,配電技術的創新有助于保障電力配電自動化的實現,想要達到此目的,就需要電力企業中的核心技術人員不斷學習先進技術,加大研究力度,推進技術創新。也就是在對傳統配電系統和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的同時,提高電力配電技術水平,向自動化方向發展,實現供電壓力的降低以及服務水平的提升。對于后者來說,重點針對配電管理人員開展專業知識和科學素養方面的培訓,通過走訪和學習等方式,在不斷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成功經驗的同時,推進配電管理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夯實配電管理的基礎。
結語
在電力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時,應該深入分析目前已經出現的問題,進而針對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自動化運行的各個環節應該進行優化管理,并注重研發新的技術,做好整體的規劃,進而提升電力配電自動化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叢樹安,王騰龍,檀悅,等.現代化農村智能配電網新型就地饋線自動化技術應用研究[J].吉林電力,2021,49(2):39-42.
[2]唐易民,白洪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在農村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評《配電自動化運維技術》[J].機械設計,2020,37(10):155.
[3]馬超,馬力.配電自動化技術應用與配電網安全運行管理分析[J].電力設備管理,2021(4):111-112.
于海龍,男,漢族,1982年9月16日出生,籍貫:吉林省雙遼市,本科,研究方向:生產運行-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