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尚尚
摘要:在建筑中施工設計者通常會在墻體或是梁板的位置事先留出施工縫,這樣一來,如果溫度差異較大或者當建筑物發生沉降的視乎不會導致混凝 土變形,從而影響建筑質量。所以說設置后澆帶可以班長建筑物整體的質量。
關鍵詞: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注意事項;
引言
現階段,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再加上進城務工人員的不 斷增多,人們由平房居住向往住進高樓大廈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再加上近 幾年推進的棚戶區改造,農村拆遷進社區,由此推動了我國建筑施工事業 的進一步發展,于是對建筑施工的要求越來越嚴格,這就迫使建筑項目逐 步趨于多元化。由于后澆帶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能夠很好的處理這種建筑 施工存在的安全隱患,所以后澆帶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越顯重要,利用率越來越高,甚至普及推廣,從施工過程來看,后澆帶技術存在一點 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如何完善才能更好的發揮后澆帶的作用。
1 后澆帶施工技術概述
1.1 技術簡介
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特點包括:能夠依據建筑項目主體結構的不同特性,澆注特定的材料; 后澆帶的強度必須大于其他連接結構;后澆帶應避免新?舊混凝土部件由于施工時間不同而出現裂縫。
1.2 后澆帶的設置原則
設置后澆帶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設計者的圖紙進行預留。應為在施工過 程中會存在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施工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方法進行施工。?不能更改設計者的施工順序和各種參數。尤其是不能更改預留縫的位置、?寬度等數據,一定要嚴格按照圖紙進行施工,否則后澆帶甚至建筑整體的 質量都會受到影響。在后澆帶的施工過程中應當按照“以放為主”的原則,這樣是為了釋放預應力,如果在實際操作中預應力沒有得到完全釋放,都 會采用混凝土填補縫隙的方法來抗衡剩余的預應力。
2 建筑施工后澆帶的主要類型
2.1 溫度后澆帶
混凝土以其高性能、低性價比等特點成為大多數建筑的重要材料,尤 其是房屋建設工程。在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沉淀后,現代建筑所使用的混凝 土具有更多復合材料的優勢,足夠適應現代建筑的各項需求,與此同時,在顧全強度之余,其缺陷也逐漸顯露。現階段的混凝土易受到溫度影響,尤其是凝固過程,往往伴隨著不同程度的收縮,當收縮程度產生應力超過 臨界值后,便會導致裂縫。面對整體混凝土結構,裂縫無疑會加快內部結 構變化,減少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后澆帶的設計正是為了應對裂縫的產生,一改以往防治工作,通過預留收縮位置,在后期進行澆搗,使相鄰兩塊混 凝土結構融為一體。
2.2 收縮后澆帶
收縮后澆帶這種方法適宜在大面積混凝土澆筑施工工程中,這一澆筑 類型能夠從很大程度上防止裂縫問題的出現。在大面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過 程中,裂縫現象是比較容易出現的,如果采用收縮后澆帶這一方法,把控 好后澆筑帶之間的距離,混凝土澆筑的整體結構就能做到自由伸縮,從而 從根本上控制收縮應力,防止混凝土澆筑結構受溫度的影響或者是混凝土 本身硬化而導致出現裂縫。
2.3 沉降后澆帶
隨著城市發展進程加快,大量建筑工程都具備一定的規模,大量采用 主建筑和從建筑的建設方式。而高層建筑和裙帶建筑之間通常為沉降的高 發地帶,由于裙帶建筑高度較低,對地基壓力小于高層建筑體,兩個建筑 體對地基產生的豎向變形不同,因此,為減少這一落差,主建筑和從建筑 之間會預留變形縫,從而穩定各自結構。然而部分建筑并未采取變形縫,而是通過設置后澆帶來解決沉降問題產生的裂縫。后澆帶不僅可以消除主 樓和裙房之間的沉降差異,還能解決混凝土材料的收縮產生的裂縫,可謂 一舉兩得。值得注意的是,消除兩個建筑體之間的裂縫并非易事,后澆時 間尤為關鍵,施工方要綜合考慮建筑的工期和最佳后澆時間,最終選定能 夠滿足要求的時間間隔。
3 后澆帶施工中的關鍵問題
3.1 模板施工
后澆帶施工中的模板需要按照項目技術指標要求進行,以某大型建筑 工程為例,該工程從基礎底板開始,主樓、裙房都設置了后澆帶。該工程的后澆帶模板施工主要考慮下列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墻板與基礎底板的 后澆帶上,該部分的后澆帶需要在外墻、地下室頂板、基礎底板等關鍵位 置完善膨脹止水條,且需注重彼此結合的緊密程度,確保止水條能充分發 揮作用。另一方面,在后澆帶閘槎上,基礎墊層的后澆帶兩側有必要附加 細石混凝土條,在安置妥當后,用砂漿填滿鋼筋之間的縫隙,減少漏漿。 因工程需求不同,部分工程有必要進行適當加固時,可以添加多層模板或 鋼筋,固定閘槎。
3.2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與振搗
(1)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時間要根據混凝土的實際收縮現象來制定,通常情況下,當后澆筑帶兩側的混凝土齡期達到兩個月以后再進行澆筑,沉降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時間要等到建筑主體結構施工完成之后,通過對 沉降數據的觀測,記錄,等到沉降現象不再有較大的變化以后再進行澆筑,這個澆筑過程需要經設計院、監理單位的許可才能進行澆筑。(2)對后澆?帶進行混凝土澆筑前,要對澆筑帶內的雜物進行清掃,清掃完成后要用水 沖洗,這樣就可以保證兩側混凝土充分濕潤,而且要在表面刷混凝土界面 處理劑,之后再澆筑混凝土。3)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工作完成之后應當振搗 密實,不能漏振。豎直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要按分層澆筑,當下層混凝土 在初步凝結前,就可以將上層的混凝土進行澆筑,要注意振搗器與模板支 架的的間距,放置澆筑時出現漏漿、跑模的現象。
3.3 施工縫處理
在混凝土澆帶位于初凝期間,鋼絲模板上仍會遺留碎片、浮漿等碎屑,為了降低這些雜物對澆筑質量的影響,施工人員應當及時采用水噴沖刷的 方式清除,在鋼絲網片沖洗干凈后方可拆除。模板的拆除往往要等到規定 的安全養護期間,拆除工作結束后,便可開始人工鑿毛。
3.4 后澆帶臨時保護措施和成品養護
3.4.1 基礎底板后澆帶臨時保護措施
為了最大程度上確保基層底板后澆帶的安全性和質量,要在底板后澆帶兩 邊大約 500mm 的地方砌筑擋水坎,并且在擋水坎的兩邊抹上防水的砂漿,避免 在施工的過程中底板四周的施工用水進入后澆帶里面。與此同時,在后澆帶上 面蓋上竹膠板或者是鋼板,防止因過往的行人和車輛對施工造成的不利影響。
3.4.2 后澆帶成品養護
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工作完成之后,要在周圍設置醒目的提醒標記,在混凝土沒有充分凝結之前不能在上面進行施,在澆筑后要在 12h 之內用 塑料薄膜、棉氈等對后澆帶進行覆蓋,做好養護工作,養護周期不能低于 14 天,如果施工期在冬季,澆筑帶平均溫度不能低于 5℃。
結束語
近幾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的技術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與國際的合作 愈發密切,中國制造又增添了一份新名片。在這些喜人的發展勢態之余,建筑工程的競爭形勢愈演愈烈,質量、效率、成本仍然是眾多施工企業所 需提升的方向。在此基礎上,后澆帶技術的實踐成果十分明確,已然成為 決定房屋質量的關鍵。建筑企業應當加大推進這類技術的實施,著實改善 我國房屋質量,推動建筑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姚磊.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探討[J]. 技術與市場,2019(2):158.
[2]付友兵.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9(1):145-146.
[3]張瑞華.關于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154-155.
[4]葉敏旺.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探析[J].四川建材,2019,45(1):234-235.
[5]黃元亮.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過程中的應用探索[J].綠色環保 建材,2018(12):171,173.
[6]井輪.淺析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卟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7(S2) :5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