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華
摘要:水穩基層施工質量是保證道路水穩和使用安全性的關鍵。結合施工經驗,對公路施工中經常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找出問題的主要原 因;制訂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減少質量問題,保證公路施工的順利進行。本文對公路工程施工中水穩基層裂縫的防治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施工;水穩基層;基層裂縫
引言
水泥穩定碎石穩定性好、強度高、剛度大,能提高路面承載力,是修 建高等級公路常用的路面基層材料。但其是半剛性屬性,容易受到溫度和 濕度變化影響而產生溫度收縮和干燥收縮,從而導致基層產生裂縫,尤其 是在高溫高寒氣候條件下水,收縮開裂行為表現得更為嚴重。基層裂縫不 僅會明顯降低基層耐久性和強度,而且會反射到瀝青面層,使路面出現裂 縫破壞,降低道路的使用年限。
1 水穩基層裂縫成因
(1) 各種不同標簽的收縮程度差別很大,例如,礦渣水泥比硅酸鹽的 收縮程度略高。(2)水泥的抗彎強度沒有得到充分考慮。當抗彎強度較高 時,混合料甚至可以抵抗由于內部溫度應力而增加的變形能力,從而有效 地防止了溫度收縮裂紋的產生。但是,在實踐中,在審查水泥性能時,通 常只強調水泥的抗壓強度,而沒有充分注意抗裂性。(3)水泥貯存時間不 足,不能直接使用,因此在水合物反應后會排放大量的水和熱量,導致室 內溫度較高,室外溫度偏差較大,導致溫度裂縫。(4)力的過度追求會盲 目增加水泥用量,導致混合物劇烈收縮中出現裂縫。
2 施工要點
2.1 施工放樣
基坑施工開始前,先檢查確定底基層的質量是否達到要求,經檢查確 認合格后,利用全站儀進行中線恢復,在直線段按照 10m 的間隔距離設樁,在平曲線段按照 5m 的間隔距離設樁,并準確放出邊樁,邊樁因共設置在路 肩邊緣以外 30~50cm 的位置。將邊樁設好后,對其實施水準測量,根據設 計標高在現場確定水穩層頂部需要達到的標高,即施工標高,此時應充分 考慮壓實系數。施工中一旦發現標樁移動或損壞丟失,應立即補樁。
2.2 混合料碾壓
水穩層攤鋪完成并檢查合格后,先由三輪壓路機實施靜壓,然后用振 動壓路機進行連續振壓,直到密實,碾壓一般要從橫坡的下層向上層進行,以保證表面的平整度。在混合料顆粒實際含水量適宜的情況下,通常要碾 壓 6 遍以上。基層碾壓時,相關試驗檢測人員必須跟班作業,測定混合料 中顆粒含水量與基層壓實度,檢測確定顆粒實際含水量保持在最佳范圍內 后,開始穩壓,此時壓路機的行駛速度要控制在 1.5~1.7km/h 范圍內,具體的碾壓長度需根據氣溫確定。當在直線段進行碾壓時,需從兩側路肩 開始不斷向路中心進行碾壓,而在平曲線段進行碾壓時,需從內側路肩開?始不斷向外側路肩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的后輪應始終保持輪寬一 半的重疊。碾壓時,若混合料表面由于氣溫過高水分快速蒸發,則應及時 做好灑水。在碾壓施工最后階段,當壓路機過重時,可能會使基層由于受 到太大的應力導致破壞,或碾壓時間過程也會造成破壞。因此,應控制好 碾壓應力與時間,防止成型的基層結構被破壞,影響強度的提高。
3 水穩基層裂縫處理
在處理水穩基層裂縫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對于橫向 長度在 5m 以上,而且間隔距離在 10m 以內的裂縫,必須予以返工;對于 橫向長度在 5m 以上,且間隔距離超過 10m 的裂縫,應采用土工布或者是 玻璃纖維格柵進行處理。
4 控制措施研究
4.1 攤鋪材料控制
攤鋪材料應提前檢查含水量并計算材料當天的配合比,保證施工材料 達到最優配合比而發揮最大使用性能,實際采用的水泥劑量和現場抽樣的 實際水泥劑量控制在小于配合比的水泥劑量,混料到場后及時取樣檢測含 水量等指標,對施工材料質量嚴格控制使之達標。
4.2 層間級配碎石層控制
級配碎石是由特粗式開級配瀝青碎石結合了組成,它能夠將由于行車 荷載和溫度作用下引起的半剛性基層的應力進行消散。目前國內采用配碎 石層作為中間層的設計并沒有得到大范圍的普及,但在國外這種設計已經 作為減少反射裂縫的措施,并獲得了大量的推廣和應用。我國江蘇省也鋪 筑了級配碎石層試驗路,根據觀測,發現鋪設及配碎石層的路面反射裂縫 較未鋪設的路面有一定程度的減少。
5 再生水穩基層層間措施抗反射裂縫分析
防治層厚度影響,面層底部的反射裂縫的擴展快慢與層間防治層厚度 有關,隨著層間防治層厚度的不斷增加,瀝青層底部最大彎拉應力和最大 剪應力分別有所降低,且減小幅度不斷降低,可見層間防治層并不是越厚 越好。合理設置防治層能有效減少裂縫擴展,但厚度的設計需根據裂縫分 布及實際綜合確定。
6 水穩基層裂縫防治
6.1 水泥用量和質量控制
(1) 根據滿足設計要求的能力,水泥的實際使用受到嚴格控制,范圍?在 4 %至 5.5%之間。 (2)優先考慮硅酸鹽水泥,施工所用水泥的水、熱不?應過大,干通縮應盡可能小,彎曲和壓力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添加適當數量的添加劑,如電容器和減水劑,以延長?初始冷凝時間,減少水合物反應所需的水量,并有效提高水泥的技術性能。
.2 選擇總數
骨料粒度進行調整,以增加某些粗骨料的實際數量,降低骨料的精細 含量,從而確保骨料形成焊接結構。混合物必須足夠均勻,以保證質量穩 定。
6.3 混合材料的健康
穩定基層施工結束后,應進行灌溉維護,基層實際壽命應大于 7d,基 層表面應在整個增肥過程中保持濕潤。一層油必須在健康結束后第二天均 勻撒此外,路面施工前,應關閉交通,減少車輛的裝載量,盡快實施路面 施工。施工前應仔細清理基層和清理垃圾,否則會影響基層和基層的正常 組合,造成薄弱環節。
6.4 伸縮縫設置
高溫高寒氣候極易使水穩基層出現裂縫,同時基層裂縫反射到瀝青面 層使瀝青路面出現裂縫破壞,導致道路的整體性能降低。通常鋸縫深度只 是水穩基層的部分厚度,在熱脹冷縮作用下,易產生受力不均,在集中應 力作用下更容易發生開裂,水穩裂縫容易往上反射破壞面層。溫度疲勞裂 縫:在日照強烈、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環境下,基層因熱脹冷縮產生較大溫 度應力,這種溫度應力反復作用直接導致基層產生疲勞開裂。
6.5 攤鋪工藝
傳統基層施工方法是把水穩層分層施工,先攤鋪下基層,至少養生 7 天滿足強度后,才能施工上基層;上層攤鋪完后,同樣需養護 7 天。對于 半剛性材料,分層施工易導致層間粘結性差,當拉應力超過單層受力時就 會發生開裂,破壞了水穩層的整體性和結構強度。尤其在低溫高寒氣候下,路面溫度隨著冬季溫度的下降而下降,基層材料開始收縮,由于基層材料 的收縮量與面層不同以及基層受到上下約束,當氣溫下降到一定極限時,基層材料的拉應變、拉應力超過材料的抗拉強度時,產生低溫收縮裂縫,就 會引起基層開裂。層間含水量不同、或層間污染使兩層很難結成一體,雖然 可采取在層間灑水泥漿的措施進行層間連接,但撒水泥漿的效果和均勻性不 是很理想。如上下層攤鋪間隔時間長導致膨脹系數不同、密實度不同、水穩 養生不及時、灑水養生及覆蓋不到位都是水穩裂縫出現的重要原因。
結束語
引起水穩干縮裂縫的因素很多,需要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結合氣候 狀況,突出重點。只要在施工過程中充分考慮各種影響因素,采取多種有 效措施預防,從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施工過程質量控制上嚴格把關,就 能減少水穩收縮裂縫的產生,保障基層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振華.公路施工中水穩基層裂縫防治措施探討[J].技術與市場,2020,27(01):183-184.
[2]齊艷紅,閔衛國.公路施工中水穩基層裂縫的防治措施[J].現代物業 (中旬刊),2019(03):194.
[3]張強.探究公路施工中水穩基層裂縫的防治措施[J].中國住宅設施,2018(06):65-66.
[4]徐林濤.淺談蘄劉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裂縫的處理[J].江西建材,2018(02) :134+137.
[5]王福勝.在建高速公路水穩基層裂縫成因及防治對策[J].交通世界(建 養.機械),2017(09) :100-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