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杰
摘要:近年來,各地區積極組織開展河道治理工作,獲得了初步成效。河道生態護坡工程能夠有效的避免流域內大量的水土流失,對于周圍環境可以 起到穩定土壤的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河流對于土壤的沖刷破壞。基于此,本文通過對工程施工技術的討論和研究,為工程建設者提供參考,以期能夠促 進河道護坡工程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要點
1 河道生態護坡的基本概念
目前,關于生態護坡學術界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生態護坡涉及土壤?學、水力學、景觀學、生態學等多門學科,若單純的將生態護坡理解成是?種植植物,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根據相關文獻資料,本研究認為生態護坡?應將水位變動區的水土保持與自然生態有機結合,統籌考慮植物、工程兩?大措施。因此,歸納總結的生態護坡應具備以下特征:(1)在保證岸坡穩?定、行洪安全的情況下,將河道建設成能夠與周邊生態系統緊密相連、周?圍環境物資自由交流的開放式系統;(2)考慮到水流與岸坡之間存在的阻?礙、沖刷關系,生態護坡要維持河流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平衡穩定,有利于?地表水、水流與地下水的交換;(3)自然、資源、社會與生態護坡共同構?成整個生態系統,各子系統間具有相互協調、協同發展的關系,生態護坡?能夠促進其它系統功能的充分發揮,一定條件下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4) 生態系統要不斷改進、持續優化、正常循環,屬于動力式系統。
2 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原則
生態護坡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利用生態?護坡促進河道及水體周圍動植物的正常棲息。高效設計和應用河道生態護?坡,構建水利工程項目的自然生態,最大可能地實現防洪和泄洪作用。首?先,在河道生態護坡的設計過程中,要根據歷年的河道生態信息、天氣變?化信息,河道周邊動植物生長狀態,生物多樣性等,與河道建設緊密聯系。以植物成活和對環境影響小為前提,在植被的設計與種植中,要考慮實際?的可行性,和施工的便利性。第二,通過植被種植和養護,增加護坡的觀?賞性,同時可以減輕水土流失。通過生態和工程建設結合的思路進行設計,從側面實現護坡養護和建設的成本。河道生態護坡的建設選材,以自然材?料為主,同時需要考慮工程施工材料在自然條件下的長期影響性。第三,對水文條件和河流的歷史水位信息充分掌握和了解,結合植被特性,優選?最佳植物種類,保證后期可以成活。第四,河道護坡的主要作用是對河水?的導流和抵抗河水沖擊。這也是河道具有防洪作用的原因。河道生態護坡?中的植物還需要承擔地表水體與地下水之間的平衡作用。第五,在既要保?證生態效果,也要滿足景觀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選擇不同的河道生態護坡?技術進行融合施工,例如剛性結構和柔性材料結合等方式。
3 生態混凝土護坡施工原理
生態混凝土護坡施工就是借助現澆透水+植生高強度生命混凝土的方 法來完成的,通過添加生態添加劑提升水泥砂漿和混凝土結構的黏合力,這樣可以確保水泥砂漿不會滲漏到混凝土結構下部,正是由于這種材料的 透水性能較強,加之強度較高,所以一方面可以滿足過濾坡岸植被生長的 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修復和加固堤壩的作用。另外選擇這種材料和護 坡施工是因為生態混凝土材料本身透水性能超強,所以能夠確保壩體有超 強的反濾效果,保證水利工程堤壩整體長期保持結構穩定的基礎上,協調 周邊生態環境,降低河道周邊環境負荷。在保持現有河道景觀和環境的同 時,實現護坡植被和水生物的健康生長。所以綜合來講,這種護坡施工技 術能夠起到改善周邊生態景觀、凈化城市水質和完善生態系統的作用。
4 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要點
4.1 貫徹綠色生態理念
河道治理工作的目的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而不是制造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在河道生態護坡施工作業中技的選擇術,必須要能夠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免得不償失。認真貫徹綠色生態理念,圍繞整個河道生態情?況進行全面調查與分析。根據調查的資料分析,整個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適用于何種技術。在生態護坡作業中,積極推廣應用環保性強和應用性好?的方案。目前來說,可以選擇的生態技術方法有很多,但是每個方法的應?用成本和效果以及給生態帶來的影響都不同。作為工程設計人員,要面向整體,做好效果和生態保護等的把控,提出最優的技術方案,保證生態護 坡施工的效益目標實現。對設計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方案,展開環保 性論證分析,圍繞使用的材料與工藝等進行分析,掌握存在的環保問題,做好護坡技術的優化,提出生態環保的施工技術方案,指導河道生態護坡 高質量開展與落實,保障生態護坡技術的應用效果。
4.2 植被型生態混凝土護坡技術
使用混凝土對河道護坡進行覆蓋,是一種較常用的護坡施工技術。護 坡的主要材料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多種混合料,再加入多種外加劑,例如保 水劑等。增加護坡的保水性,利于植物的生長,利用混凝土的粘合性,增 加護坡和巖石、土壤的連接能力,提高護坡的抗沖擊力。這種護坡施工方 式,護坡的防水性增加,土壤條件得到改善。不但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也避免了工程建設對土壤的影響。同時,有機材料與無機材料混合后,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固化水土,減少水土的流失。植被型生態護坡的周圍需要 加種大量植被,以附近區域的實際情況作為參考。生態環境和護坡技術的 融合與發展,是探索施工技術的目的。加強施工技術的創新和使用,使用 生態磚進行護坡建設。生態磚可使用嵌固方式施工。植被生態混凝土護坡 的施工中一般使用聯鎖式砌塊技術和鉸接式砌塊技術。聯鎖式砌塊技術的 技術特點是增加生態磚的相互連接性,防止磚體的相對位移。鉸接式砌塊 技術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繩索的使用,以形成連鎖式矩陣為目標,限制生態磚移動方向為對象,增加磚體與地面、坡面的貼合程度。貼合程 度的提高,能夠有增加護坡的生態能力,也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4.3 土工材料固土護坡技術
土工材料固土也是河道治理工程中中常見的一種護坡技術,主要有土?工單元固土和土工材料網墊兩種種植技術。兩種方法都是以工程力學和植?物學為基礎,對護岸植物按照土材料特性實行加固整治,從而發揮相應的?防護效果。在應用過程中土工單元固土種植技術需要合理的使用高密度化?工材料,通過有效處理化工材料確保能夠形成蜂窩狀,以更好的填筑植物、 草皮等材料,保證實現最佳的河坡效果;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土工材料網墊?固土技術主要是將種子、沙土放于化學材料內,利用具有較強柔性性的網?墊保證植物的生長,在保證網墊與植物有效結合的基礎上為植物提供有效?的生長空間,此外通過網孔植物根系能夠滲透到泥土內,從而提高護坡整?體穩定性和抗沖刷能力。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河道生態護坡工程作為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 善區域生態環境、改善水土流失現狀、維持植被景觀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當下構建生態文明城市的背景下,生態護坡工程顯得尤為重要。在對水利工程河道進行生態護坡工程改造的過程中,不論是護坡施工技術 的選擇,還是植被的種植,都要綜合考量施工現場的水文、地質、土壤等 要素,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生態護坡技術和植被,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 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聶玉鋒.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應用分析[J].陜西水利,2021 (10) :205-206.
[2]郭英.水利工程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分析[J].居業,2021(09):88-89.
[3]李建榮.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探究[J].四川水泥,2021 (08) :105-106.
[4]馬德國.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態護坡施工技術研究[J].居舍,2021 (20):51-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