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單說明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工作實施的意義,并分別分析廢棄木材、廢棄瀝青、廢棄混凝土等不同建筑垃圾的資源化處理方法,在此基 礎上,通過優化資源化處理工藝、改造處理裝置,以實現建筑垃圾的循環再使用。
關鍵詞: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廢棄瀝青
前言:
建筑施工期間,會產生大量建筑垃圾,若不加以處理將會影響環境質?量,但通過對各類建筑垃圾進行研究,可發現很多垃圾經過正確處理后仍?有被利用的價值,對此,需注重處理工藝與技術的運用,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垃圾處理資源化,并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規避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1 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意義
社會經濟的進步加快城市化發展進程,促使國民生活整體水平得到大 幅提高,作為城市規劃中最為關鍵內容,建筑工程的建設工作不容忽視,但建設期間建筑垃圾的產生不可避免,這也是建設行業乃至現代社會需重 點關注內容,并著手于建筑垃圾廢棄物混合體的處理工作。不過綜合垃圾 性質及結構組成,可發現建筑垃圾極具資源化,并具有較為廣闊的運行前 景,因此,應依托于社會需求,運用先進工藝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轉化成可再次投入使用的材料,實現各類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并始終將資 源化處理作為建筑垃圾處理發展目標。
2 不同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
建筑垃圾的合理處理與利用是需正視的問題,而垃圾資源化處理能夠 大幅提高城市發展綜合效益,同時還能實現對建筑污染的有效控制,并起 到節約資源、能源的作用,有助于生態環境的進一步優化。但為保證建筑 垃圾資源化利用效果,需根據建筑類型以及建設期間所使用的材料,構建 建筑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系統。通過對建筑垃圾類型進行深層次研究,垃 圾主要有木料、混凝土、砂漿等,且不同垃圾中可利用物質資源含量的不 同,所表現出的利用價值也有較大的差異性。對此,實際處理與利用時,需先對其成分進行研究,再開展處理工作。不同垃圾資源化處理方法如下:
2.1 廢棄木材
廢棄木材是建筑工程建設期間生成的一種較為常見的建筑垃圾,而在 對其資源化處理時,可采取分層利用的方式進行,以此發揮出木材垃圾的 循環再利用價值。但在具體實施前,需先全面檢查廢棄木材,了解其結構 特點以及建筑時的實際用途,針對不同木材合理選擇處理方法,并確定其 處理后的具體應用。比如部分木材可通過處理加工后轉換成復合板材,再 應用到建筑工程中,而碎木可應用于燃料堆肥原料廠以及侵蝕防護工程中,對于不可再利用的木材,可作為燃料實現熱能的供給。
2.2 廢棄瀝青
瀝青路面使用時長的增加,其整體性能會呈現出下降趨勢,這就需要 對路面進行養護與修整,這一期間會產生大量廢舊材料,但通過資源化處 理這些材料,可提煉出更多瀝青、砂石等原材料,并具有再利用價值,可 作為路面面層、基層材料,也可被用于其他瀝青路面工程建設中,實現工 程成本的有效節約。與此同時,廢料的有效處理可實現對生態環境的全面 保護,而處理方法主要有分選、分離等。
2.3 廢棄混凝土
資源化處理廢棄混凝土時,常采用的處理方法為粉碎法,再將處理過 后的產物用于建筑基礎墊層、道路基層中。近幾年,我國建設部門已著手 于混凝土資源化處理再利用的研究與試驗,而這種類型建筑垃圾的資源化 處理技術越發成熟,并實現混凝土資源利用率最大化。此外,還可粉碎混 凝土,生產混凝土砌塊磚、鋪道磚,也可被用于再生混凝土、再生水泥生 產作業中。此外,通過對廢棄混凝土資源化處理還能從根本上解決混凝土 堆積問題,并減少水泥、石灰石等原材料資源的不必要浪費[1]。
2.4 細粉料垃圾
可對建筑工程中的細粉料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并加以循環利用,細致 分析廢棄混凝土磨細礦物摻料、廢氣碎磚磨細礦物摻料成分、不同細度標 準稠度等相關物理性能,再結合分析數據,合理確定細粉料使用量及細度,并同水泥一起攪拌,可使水泥綜合性能大幅提升?;炷潦怯晒杷猁}、碳酸鹽混合物構成,而細粉料垃圾中含有碳酸鈣、水泥凝膠以及未水化水泥 顆粒,這也就意味著廢棄磨細粉具有形成水化碳鋁酸鈣、水化碳硅酸鈣的 能力,同時還能看做成水泥水化晶胚,并在繼續水化后生成凝膠產物。而 資源化處理后的細粉料不易燃燒,通常被作為免燒建筑墻體材料原料,實 現混凝土細粉料的科學、有效利用,促使其建設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3 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工藝
3.1 優化處理工藝流程
科學運用多級篩分工藝技術,以此初級粉碎處理大塊建筑垃圾,還能 完成各類垃圾的分離,并在技術的支撐下,研發出混凝土材料與磚材料的 初級骨料,緊接著再對骨料進行粉碎處理,依托于磁選系統,分離鋼筋以 及其他材料,確保篩分處理的正確性、有效性,最終獲得磚骨料。
重視除塵工作的開展。與天然原料相比,建筑垃圾體現出強度低、易 破碎的特點,垃圾的產生與處理會伴有大量粉塵,且所執行的破碎層越多,粉塵量也越多。因此,在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時,需增設除塵工作?環節,以規避粉塵大范圍擴散風險。比如,可針對進料工作設置噴灑裝置,而在粉碎工作中,增設微噴淋系統,也可安裝除塵吸附裝置,為處理人員 構建安全、良好作業環境。
加強骨料整形處理力度。在骨料中融入適量硅酸鈉與改性環氧樹脂,并做好裂縫填充工作,以此增強骨料整體穩定性、可靠性,促使各類資源 化處理技術的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此外,水性聚氨酯凝膠材料在同水 混合后可被乳化,并生成聚合反應,所得到的固結物產物具有較高的彈性,其在耐低溫方面的性能較好。基于這一特點與優勢,整形處理骨料時,可 合理運用該材料,能夠起到膨脹止水的作用,且沒有毒害,不會影響環境 質量[2]。
3.2 升級處理系統裝置
系統裝置的升級與改造可從根本上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工藝水準?與成效。首先需改造進料系統。為該系統配置多類型設備,包括噴淋設備、 振動給料設備、垃圾裝卸設備等,實現入料傳輸作業的有序、連續進行,并為建筑垃圾的裝卸與運輸創造便利條件;其次,優化破碎系統。深度了?解不同垃圾資源化處理不同需求,合理確定系統中的輔助破碎設備,其目?的是分級破碎處理磚材料、砂漿材料以及混凝土材料,與此同時,還需增?設噴淋設備,以防范揚塵問題的發生;再次,升級篩分系統。通常情況下,這一系統中應設置的設備包括骨料篩分機械設備以及磁選,以起到有效分?離建筑垃圾中含有的金屬材料與混凝土材料的作用;最后,完善骨料整形?系統。該系統中應增設凝膠噴淋設備以及整形設備,并保證設備的良性、?穩定運行,在設備的有效支撐下,結合骨料整體穩定性及密實程度,合理?選用資源化處理工藝,促使骨料處理效果得以強化。通過對不同系統的優?化與改良,并在多個設備層層運行下,實現建筑垃圾處理技術與工藝作用?的全面發揮,從而增強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價值。
結束語:
建設行業的發展促使多類別建筑工程投入建設,但與此同時,也增多 建筑垃圾產生量。為減少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并發揮出其循環利用價值,便需借助先進處理工藝以及機械設備,實現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分解與轉換,以此改善自然環境,并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麗巧.建筑垃圾資源化與循環再應用及工藝分析[J].智能城市,2020,6(23):115-116.
[2]陶長潔,袁佩玲,蔣雨成,等.建筑垃圾處理現狀及資源化利用效益 分析[J].綠色科技,2019(08) :105-106.
作者簡介:栗恒鑫(1987.09.04);男,漢族,山西省長治人,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工程物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