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慶歌
摘要: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加劇,開展有效的環境保護工作成為大勢所趨。垃圾污染、湖泊 水量變化、生活污染以及工業污染等都是產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造成污染的因素多種多樣,在治理水污染時,單純運用簡單的技術很難全面解決污 染問題,因此,在環境保護中應該制定針對水污染的綜合治理策略。
關鍵詞:環境保護;水污染;治理策略
引言
我國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工業用水量在持續增加,同時也產生了 大量污染,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水污染不僅會污染環境,而且有害于人 體健康,因此要積極開展治理,創建出良好生態環境。意識到水污染的危 害性,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治理措施,將危害性降到最低,不斷提升 生態環境質量。
1 水污染危害概述
水資源造成的污染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以及未來?城市的發展,主要危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將直接威脅著飲用?水的安全問題,水資源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之一,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天水?資源消失人類將會變成怎樣的景象。而如果水資源存在污染情況,就會導?致人體吸收有毒有害物質,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目前情?況下,個別的發達城市地下水源污染、飲用水管網污染、二次供水設施污?染等現象較為突出,城市中的居民飲用水安全遭到威脅。其次,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農業生產都離不開水資源的支撐,水污染會嚴重地影響社會生?產,水污染問題會影響到生產產品的質量,直接導致企業利益的虧損。同?時,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治理水污染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如何確?保供水安全,水環境符合國家標準,降低水體污染對人體、動植物產生危?害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在眾多危害中,水污染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質量,嚴重影響我國社會經濟轉型,阻礙我國的綠色發展。
2 環境工程中水污染的危害與治理
2.1 制定綠色 GDP 考核制度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 GDP 政績考核制度,著重評定官員轄區內的經濟 發展,導致部分官員“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所轄區域內生態系統遭 到了明顯的破壞,水環境污染情況日趨嚴重。對現行的 GDP 考核制度加以 改善,將環境保護所取得的成效也作為考核官員政績的一部分,能夠提高 地方政府的環保力度,進一步促進地方的水污染治理工作。比如,可在傳 統 GDP 計算方式中加入環境保護成本、環境資源保護費用等內容,具體體 現如下:GDP 總量減去環境資源成本與環境資源保護成本之和,從而得出 綠色 GDP。在考核政府官員政績時,可著重觀察綠色 GDP 的內容,其中,綠色 GDP 在總 GDP 中占的比重越高,則表明該官員在任期內對水環境污 染治理工作有明顯的成效,反之則表明其水環境污染治理成效并不理想。施行綠色 GDP 的政績考核制度,能夠清楚的得出地方干部在每單位內創造 GDP 所消耗的資源、排放的污染物。在綠色考核制度下,地方干部的工作 取向則會重點放在環境保護之上。施行綠色考核制度能夠有效避免地方干 部因盲目追求政績而導致地方資源受到損壞,并提高地方行政部門的環境 保護力度,從而加快對水資源污染的治理工作。
2.2 理順體制機制
在對水污染進行治理時,首先,需要應該積極完善高位協調機制,若 主要的管理主體是臨時領導小組機構,應該確保其可以發揮決策和高位協 調的作用,科學解決水污染治理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水利、城管、財政和住 建等多種問題,進而實現垂直一體管理的目標,使得人員領導的責任更加 明晰;其次,應該積極構建例會制度,以月為周期及時召開工作例會,有效解決重大問題,促進水污染治理項目的順利進行;最后,應該構建高效 的交流制度、專班制度以及信息協同機制,定期召開交流會,有效溝通水 污染治理工作的具體開展情況。
2.3 創新水污染處理技術
科學技術是水污染處理的核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污水處理 技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暴露出落后性,無法滿足實際所需。對于愈加復雜 的情況,企業要加大對污水處理的成本投入,積極引入新技術,提升污水 處理效率和質量,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CCAS 工藝,即連續循環曝氣系統 工藝,實際應用中污水處理效果較好。SPR 高濁度污水處理技術,具有成 本低、操作簡單等優勢,應用范圍較廣。BIOLAK 污水處理技術,不僅污 水處理效果好,而且經濟效益較高,滿足目前污水處理的需求。另外污水 處理技術還有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確保達 到理想效果,實現對污水的有效處理。
2.4 完善制度供給體系,強化執行監督功能
在我國流域水污染治理過程中,國家逐漸完善對于法律法規的頒布與?管理,要求各部門按照相關法規進行工作,并逐步加強了對各部門工作的?監督。從宏觀層面,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體系,從源頭上針對水環境?管理方面加強相應的立法工作,同時明確相應水污染治理問題的急迫性,鼓勵各部門加快建立有效的水污染協調解決對策,更好地解決水污染問題。從現實層面,政府需要按照相應政策要求來執行工作,高度認識水資源污?染的嚴重性,并按照實際生活中所調查的信息,對于地方各企業的管理工?作進行要求,并嚴格按照相應的綠色 GDP 發展為導向,促進地區內各企業?對于水資源問題的有效處理和治理工作順利開展。在微觀層面,進行相應?的集體選擇和監督,更好地落實于相關的治理工作。在進行我國水資源治?理過程中,加強對于流域水污染問題的關注度,同時建立多元主體之間相?互有效監督。落實相應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要求,結合政府和上下級之間?的有效監督,促進相應工作順利開展,更好地保護環境,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發展。
結語
總而言之,只有認識到當前事態的嚴峻,并找到問題的源頭,才可以 根據問題提出相關解決策略。在治理受污染水域時,相關部門不僅要建立 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還需要加強公眾參與,提高公眾的水資源保 護意識。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我國工業、農業 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志恒,朱好,秦花蕊.探討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措施[J].環境與 發展,2020,32(12):42-43.
[2]張鸝.工業園區水污染現狀及防治措施[J].低碳世界,2020,10(12):21-22.
[3]強雅倩.長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地方協調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20. [4]代為.水環境監測及水污染防治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20(21):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