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宏祥
摘要:意外事故總是發生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如何有效的將這份危險扼殺在“搖籃”中,是一個社會問題。同時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建筑行業的 經濟壓力,對于建筑傷亡事故的家屬,經濟的賠償并不能消除和減弱親人的離世帶來的傷痛。因此對導致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的發生的原因分析,不僅可以 找到安全的隱患,對施工人員的負責,對施工人員家屬的心理安慰,同時還可以糾正建筑施工企業的操作流程,規范建筑施工市場的正規的操作行為,最 重要的還可以避免傷亡事故的經濟賠償給建筑施工行業帶來的壓力。
關鍵詞:建筑施工:傷亡事故:高危行業
引言:
我國的建筑行業不斷的創新和發展,正在向更高層次的方面努力;建?筑公司企業只重視工期是否被耽誤,建筑質量的問題是否過關,對于每天?面臨危險系數極高的施工人員的安全問題來說,建筑企業完全拋棄在腦后。因此注重建筑行業中基礎建筑人員的安全問題可以減少員工經濟賠償帶來?的不必要損失,消除建筑行業中的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安全管理。
一、我國的建筑施工的安全問題現狀
我國的建筑行業在發展國家經濟力量上占據一定的地位,國家的經濟 實力提高了,國民的幸福生活也帶來了新的轉機。建筑行業在我國的經濟 產業體系中占據很大的比重,建筑行業是緊跟在工業、農業之后的第三大 產業支柱。然而對于我國現如今的建筑行業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于如何減 弱建筑行業基礎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問題。建筑行業是高危行業,建筑行 業的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建筑施工人員每天 面對生命的威脅,也引起了社會和媒體的廣泛關注,據報道每年因為施工 的傷亡事故而造成的事件,不在少數;一旦建筑施工人員發生事故,建筑 公司企業必定會賠償一定的經濟損失,這樣的傷亡事故會造成巨大的財產 損失,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建筑行業在經濟上的壓力,影響建筑施工的長遠 發展目標。因此如何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問題水平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越來 越重要。
二、我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的致因分析
上文提出了建筑施工的安全問題現狀,下面的內容將對建筑施工傷亡 事故的致因分析提出具體的闡述。具體從安全施工的投入、施工人員的技 術操作、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責任的落實以及單位對建筑工地 的監督五個方面具體的進行敘述。具體內容如下:
(一)安全設施的投入太少
建筑施工只注重建筑本身帶來的效益問題,沒有將過多的經費投入到 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這一方面。甚至有些無恥的建筑施工企業認為,安全 設施就是一個“沒有任何效益的投資”。他們就會為了自身利益來壓榨原本 為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問題所設立的安全設施的經費來滿足自己,其次建 筑施工是獨立個人的承包,人都是自私的;因此對于短期的建筑施工項目,公司企業往往不會設立任何安全措施保障。他們為了自身的企業公司的經 濟效率,就會減少安全措施這方面的資金投入。
(二)施工人員的技術操作不當
我國建筑行業不斷的壯大發展,導致建筑行業需要各種各樣的技術人 員,然而從事建筑行業的專業人員急需下降;然而短時間之內又找不到專 業的建筑行業的技術人員進行規范的操作辦公。只能吸收一些農民工進行 基礎施工,由于農民工的學歷較低,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學習能力比較差,短時間內很難在腦海中形成安全生產的意識,這就增加了基礎施工人員在 施工時的不規范的操作隱患;由于對施工流程的不了解,許多因為操作不規范而造成的傷亡事故不斷發生,這也導致最近的建筑行業發展不是很景 氣。
(三)建筑工地缺乏安全管理制度
無論哪一個行業,都需要有一套屬于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制度。無論 是從規范的辦公流程還是從安全問題方面進行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備 這樣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行業的基礎施工人員的學歷普遍低 下,安全意識薄弱,根本沒有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正在被迫受威脅;好在 我國正在加大力度監督建筑行業對基礎施工人員的安全問題的實施。不過 還是有的建筑公司企業投機取巧,抓法律的空子;如果從企業公司的長遠 發展目標來說,注重施工行業人員的安全問題是項目工程順利實施的重要 前提。對于建筑行業這個特殊的高危行業來講,建筑工地人流量大,文化 素質不達標的行業,缺少安全管理的制度就容易導致建筑施工人員辦公態 度的怠慢,影響施工的進程,施工的傷亡事故往往就會發生在這樣一個注 意力不集中的狀況下,這樣不僅會因為傷亡事故的負面影響造成社會的恐 慌,還會因為需要賠付一大筆經濟賠償而造成建筑施工項目背負巨大的經 濟壓力。
(四)安全責任得不到落實
由于建筑施工工地單位繁多,就會出現一個較大的工程里面有許多的 承包商或者施工商。每個人之間存在著利益關系。承包商和施工商試圖逃 避相關責任的承擔,沒有明確的對建筑任務進行劃分,以導致每個人負責 的施工工程不一致,就會有許多傷亡事故發生。其次施工公司企業沒有安 全責任意識,沒有將施工人員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肆意的的壓縮施工人員 的工程期限,導致施工人員身心疲憊;這也是傷亡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 一。施工商和承包商雙方對各自的責任進行推脫,不嚴格依照企業的相關 安全規范進行操作辦工,把安全生產拋在腦后;對于不嚴格依照相關規定 進行辦公的施工人員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眾多原因的結合,導致了建 筑施工傷亡事故的發生。
(五)個別監督單位對建筑工地的不作為
首先,建筑施工企業往往會存在僥幸心理,不希望將已經發生的傷亡 事故告知給相應的有關監管部門;只是希望盡快平息傷亡事故帶來的負面 影響。這就造成了部分監督到位沒有起到很好的監管作用。導致建筑施工 企業的管理制度得不到完善,以至于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對于建筑施工企 業,監管部門,沒有及時主動的對其進行調查和管理。這就導致不規范的 操作或其他行為而造成的傷亡事故的發生;最后建筑施工企業沒有主動的 向監管部門進行相應的安全問題匯報,這也是導致傷亡事故發生的原因之
一。
三、我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的防范對策
經過對建筑施工行業傷亡事故的致死原因的分析,可以從原因中總結 出相應的防范措施。本文將從員工的行為規范、推進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 制度、加大安全事故的處理、加強監督作用以及優化建筑施工人員的生活環境六個方面具體的進行敘述如何有效的對安全問題進行的防范策略。制 定這些防范策略,不僅可以給建筑施工人員的安全提供保障,也可以在一 定程度下減緩傷亡事故帶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建筑施工行業 市場的整體社會效益。具體內容如下;
(一)增強建筑工地上的行為規范
建筑施工行業的不規范操作是造成傷亡事故的重大一個隱患。其中不 規范操作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比較低以及思想素質較差所導 致的,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在這一方面加強執行力度。對于如何規范施工人 員的辦公行為,可以制定獎罰制度,對于嚴格自覺遵守規范辦公操作的員 工可以進行鼓勵,以促進其他施工人員的學習。這樣不僅提高了建筑工人 的規范辦公操作,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文化水平。
(二)加強技術人員的安全意識
規范了操作辦公行為,樹立安全意識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建筑施工 企業可以定期對從事 g 高風險職位的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意識的培訓,讓他 們的安全意識在腦海中扎根。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政府相關部門也可以 為學歷較低的施工人員開設一門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為他們進行專業的 培訓和教育安全問題,這樣才能有效的減少建筑施工的傷亡事故,從而帶 動我國建筑施工行業的社會發展;從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建筑行業施工人 員的擔心的安全問題,讓他們工作的更加舒心 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進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制度
對于建筑施工這種復雜的勞動群體來說,一定要制定合理規范的安全 制度。完備的制度是減少安全問題而造成傷亡事故的保障,而且要明確施 工項目負責人,將責任追溯到個人,這樣才能讓項目負責人保持安全問題 的警惕。
(四)加大安全事故的處理力度
即使做了很完備的防范工作,由于自然災害無法預測,一旦傷亡事故 發生時,建筑施工企業不要忙于推脫責任。在相關監督建筑施工企業的部 門全面的調查后。建筑企業要及時的做好賠償工作,并及時的將真實的傷 亡事故的原因告知給傷亡事故的親屬做好安撫工作,并從此次的傷亡事故 中總結出造成這次事故的原因或直接負責人,為建筑施工的安全問題作出總結并對原有的安全措施做出改善,以保證施工工程的順利發展。
(五)加強監督作用
對容易發生重大傷亡事故的建筑工地職位監管部分應該嚴格管理,相 關部門要加強對建筑行業高危風險職位的監督工作,主動積極地為施工人 員的安全問題所擔憂。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建筑施工行業進行監督和管理,營造出一個和諧安全的施工環境。監管部門一定要起主導地位。對于不符 合的安全規定的建筑施工企業一定要,嚴肅對待,一查到底,并對相關的 負責人進行相應的罰款和處分;問題嚴重或致人死亡的可以追究法律責任;而對于情節比較輕的,也需要公平合理的對待,不能進行包庇;監管部門 切記要持公平公正的態度。不能以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四、結束語
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的發生,不僅影響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影響家庭 的幸福,另一方面還會影響社會的穩定發展。當建筑施工企業遇見傷亡事 故時,應該全面合理的進行分析,一方面做好安撫家屬的工作,另一方面 要及時糾正現有安全措施的不足,以確保下次不會再發生傷亡事故。這樣 才會降低施工人員在施工中的事故效率,消除施工人員在辦公中的對于安 全問題所存在的恐懼心理,提高辦公效率,以促進建筑施工行業市場的長 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世梅,劉柳,管中銘,傅貴.基坑坍塌事故不安全行為及對策研究 [J].綠色環保建材,2019(02) :193-194.
[2]楊東. 我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的致因分析和對策[J]. 建筑工程技術 與設計,2019(15):
[3]張利平. 我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的致因分析和對策[J]. 建筑工程技 術與設計,2017(25):2662-2663.
[4]劉燕. 我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的致因分析和對策研究[J]. 建筑工程 技術與設計,2017(31):710—710.
[5]宋秀節. 淺談我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的致因分析和對策[J]. 大科技,2016(3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