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歡
摘要:巖土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礎,亦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建筑工程的安全與質量。目前,我國巖土勘察與施工處理技術雖取得了可觀的 進步,但就實際施工情況來說,尚有較為廣闊的進步空間,在部分施工處理技術之上亦可予以優化。建筑企業應當對巖土勘察工作予以重視,大力引進先 進的專業技術與工作設備,著力培養勘察工作人員的綜合技術素養,以此提高巖土勘察工作的科學性與精確性,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平穩、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巖土勘察;施工處理技術
一、建筑工程巖土施工處理技術分析
1.強夯施工技術
在巖土施工中,強夯施工屬于常用施工方法,該技術的作業原理是利 用落錘下落時的沖擊力來壓縮土層間隙,從而提高巖土層硬度,滿足建筑 工程基礎施工質量要求。在技術具體應用中,第一,要控制落錘高度、落 錘重量等參數,一般情況下落錘重量不低于 10t,落錘高度不低于 20m,以 滿足夯擊過程的基礎要求。第二,在落錘下落過程中,要確保落錘的間距,使其在外部應力作用下,可以順利完成位移壓縮,以此來減少土層間隙,提高巖土地基的夯實強度。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區域存在地下管線,在夯 擊時會對其帶來一定影響,需要采取合理措施來避開管線的同時,滿足巖 土工程質量要求。
2.砂墊層施工技術
巖土施工中的砂墊層施工技術也屬于常用的施工方法,該技術的作業 原理是利用砂墊層來替換原土層,從而提高建筑工程土層硬度,滿足建筑 工程基礎施工質量要求。在具體應用中,第一,要控制砂墊層相關參數,一般情況下砂墊層會選擇級配碎石作為施工材料,碎石粒度在 20~40mm,以滿足換填后地基硬度要求。第二,在砂墊層換填過程中,需要將單次換 填厚度控制在 50cm 以內,每一次完成換填處理后也需要按要求進行碾壓,待壓實度滿足要求(RSD≥93%)后,進行下一層材料的換填處理,直到達 到標高要求,再進行綜合質量驗收。
3.振沖法處理技術
巖土施工中的振沖法處理技術也屬于常用的施工方法,該技術的作業 原理是利用頻率振沖波將碎石填入到地基中,以壓縮土層間隙,從而提高 巖土層硬度,滿足建筑工程基礎施工質量要求。在具體應用中,需要控制 振沖器相關參數,一般情況下需要匹配相應功率的振沖器,利用大型起重 機將其吊起,在潛水電機的作用下,對外釋放頻率振沖波,此時將碎石填 充到地基指定標高位置,使其可以和原土層形成復合地基,從而提升地基 密實度,滿足建筑工程基礎作業要求。
4.排水固結施工技術
巖土施工中的排水固結施工技術也屬于常用的施工方法,該技術的作 業原理是利用外部承載力將土層中的水分擠壓到外部,以壓縮土層間隙,提高巖土層密實度,滿足工程基礎施工質量要求。在具體應用中,需要作 好預壓方式選擇,常見預壓方式包括:真空預壓處理、堆載預壓處理、降 水預壓處理等。以堆載預壓處理方法為例,在指定區域放置鋼筋材料、砂 石材料,利用靜荷載將土層水分排出,從而提升地基密實度,滿足建筑工 程基礎作業要求。
5.樁基礎施工技術
除了上述提到的施工技術,在進行巖土施工處理時,樁基礎施工技術 也屬于常用的施工方法,該技術的作業原理是利用樁結構加固土層,從而 提高土層的綜合承載力,為后續作業活動的推進奠定基礎。在技術應用中,需要作好樁基礎參數控制,包括:樁基深度、樁基直徑、樁基強度等,此 類參數需要根據基礎參數來計算,借此來提升樁基處理結果的合理性。
二、建筑工程施工處理技術要點
1.樁基礎處理技術
樁基礎處理技術的應用能夠顯著強化建筑基礎結構的承載性能,應用 該技術能夠將建筑結構上方的壓力分散,分別作用在基礎結構深處土層,盡量抑制地基結構出現沉降等問題,最大限度縮減建筑工程可能出現的沉 降量。如果以基礎結構的荷載類型對樁基礎處理技術類型進行劃分,可將 其分為端承型樁基礎處理技術和摩擦型樁基礎處理技術。
鉆孔灌注樁處理技術是常見的一種樁基礎處理技術,技術人員進行打 孔操作時應用鉆機裝置,鉆孔完畢后在現場鋪設鋼筋籠,灌注砼并加固。施工期間技術人員需要注意處理鉆孔施工產生的殘渣等雜物,避免出現塌 孔現象,嚴格控制鉆孔施工的速度,平穩鉆進,確保砼施工質量和樁體結 構的穩固性。
2.添加劑處理技術
添加劑處理技術主要作用是強化建筑基礎結構土壤的可塑性,在原有 較為松軟的基礎土體中加入適量的添加劑,使得土壤性質發生變化,優化 其可塑性及荷載力。該技術多用于軟土結構,如果建筑工程中存在軟土地 基,會大幅度增加建筑基礎結構的施工難度,在軟土地基上進行施工時為 避免現場發生塌陷事故,不能強行使用的大型機械設備,在軟土中加入適 量添加劑,地基土體的結構發生變化,整體強度明顯提升,確保機械設備 在地基結構中的平穩運行。
建筑基礎結構中使用的添加劑類型主要為水泥、生石灰以及熟石灰等 添加劑,更容易與正常土壤發生反應,使土壤內部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實 現地基結構的硬化處理目標。應用該處理技術進行施工時,現場施工操作 必須咨詢專業技術人員,防止添加劑類型選用不當或添加劑過量,影響基 礎結構土體,造成其能退化或產生毒害物質污染原有土壤環境。
3.換土墊層處理技術
換土墊層處理技術主要對建筑工程中原有的不符合建設標準的基礎結 構涂層進行更換,使用更具承載性能、密度更高且穩定性更強的土體類型 代替原有土體,盡量排除原有土層具備的不良屬性,避免對建筑施工造成 負面影響,保證建筑工程基礎結構的穩定性。換土墊層處理技術的優勢在 于進行土層更換處理后,土層結構實現了優化,達到工程基礎結構強化標 準。但更換的墊層材料會增加基礎結構施工成本,施工單位需要注意替換 材料的用量和選型問題,注重性價比控制。
應用該技術進行施工處理時,施工人員需要重點注重施工成本的控制 問題,謹慎選擇基礎結構土層的替換材料,選擇性價比較高的材料類型,在確保材料質量的前提下實現成本控制,現場挖掘出的原有土體應集中清 運處理,不可隨意堆放在現場。
4.靜態施工處理技術
靜態處理技術主要應用在建筑地基結構的硬化處理中,如果施工前期?勘測期間基礎結構地基硬度檢測不達標,通常選用此種方式實施優化處理。選擇基礎結構中的軟弱區域實施針對性加固處理,對軟弱區域進行加壓處?理,實現土地的壓縮加固,土體結構的間隔縫隙縮小,土層中的水分逐漸?排出。靜態處理技術原理簡單且便于操作,施工成本低且效果顯著,在實?操過程中應注重對壓力的施加力度進行把控,根據基礎結構土質類型和硬?度標準設置加壓值。
結束語
總而言之,建筑工程巖土勘察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 的關鍵作用,對于促進城市經濟現代化、鞏固國民經濟發展基礎等具有重 要作用,是提升建筑工程事業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在當前技 術條件下,全面提高建筑工程巖土勘察工作質量與成效,對于確保建筑工 程的系統性與整體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粱業永,黃康.探析巖土勘察和施工處理技術在城市建筑工程中的應 用[J].建材與裝飾,2015(51) :200-201.
[2]高書存,曾斌.簡析建筑工程巖土勘察和施工處理技術[J].中國高新技 術企業,2016(11):109-110.
[3]謝江甫.建筑工程巖土勘察和施工處理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9 (02) :106+108.
[4]邵宏偉.城市建筑工程中巖土勘察和施工處理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7,8(1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