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邦國 陳志鵬 王鑫
摘要: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是保證電氣設備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是近年來相關部門的重點研究內容之一。在我國,針對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中,普遍采用微分中值定理計算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頻率,進而控制電氣設備。但此種控制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控制效率低的問題,這主要原因為此種運用微分中值定理計算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頻率,需要將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問題轉化為線性協調控制問題,進而在轉換過程中影響了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效率
關鍵詞:單片機技術;電氣設備;智能控制
引言
目前,我們生活在信息化和自動化迅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生活中,各種先進的設備都需要用電作為能量來源,而這些設備往往可以通過微小的按鈕或者指令進行控制,實現自動運行,這便是電子技術帶給我們的巨大改變。利用傳感器感知外界條件的變化,然后通過模電之間的轉換形成一個可以被利用的電信號,在通過數字技術也就是邏輯電路的運算過程,實現對設備的精確控制。在整個過程中,單片機作為運算與控制的中心,承擔著數據處理、邏輯分析和控制輸出的重要任務。就像一臺小型電腦,將程序設定好的指令,傳達到各個執行環節中,實現自動化設備的運行。不僅僅是自動化設備的工作需要用到單片機,即使現在熱門的智能化設備的工作,同樣也離不開單片機,只是現在的單片機相比于之前其計算和存儲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強化,能夠處理更加復雜的指令,也能夠擁有完成龐大運算的能力。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得技術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而單片機的應用讓電子技術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1單片機
單片機是指電路芯片形成的集成,依托規模巨大的集成電路,在硅片上對CPU、RAM和ROM等功能進行集成,對小型計算機系統進行構建完善。當前,單片機在諸多領域得到了應用。其基本原理是在具有集成性特點的可編程電路中,各部件完成相應的指令任務。一般是集成電路對指令任務進行編寫,再通過各部件對指令任務進行完成。在對指令實施操作的具體環節中,各部件需形成聯合協作,無法獨立操作。單片機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1)控制器。在單片機中,控制器占據著核心地位,是中心操作環節,其作用類似人體大腦,發揮著總體控制的關鍵作用。控制器以單片機結構為依據進行設計,能對單片機狀態進行調整,促進各部分實現協調運行。(2)儲存器。從實質上來看,儲存器發揮著記憶感應器的作用,單片機通過儲存器對指令進行獲取,并對各部分地址劃分進行獲取,能保障單片機各部分結構的良好運轉。(3)運算器。電子技術以運算為核心,通過運算才能保障各項基本操作。在單片機中,運算器最為忙碌。
2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方法設計
2.1采集、處理電氣設備電源頻率信號
在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過程中,本文基于單片機技術的饋線終端裝置,采集電氣設備電源頻率信號,并將采集到的信號通過通訊網絡傳遞到控制主站,由控制主站將分析上報的電氣設備電壓信號,從而確定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區段。為了保證后續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效率,考慮到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信號類型繁多,需要處理采集到的信號。本文通過誤差傳感器將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輻射功率最小化,從而起到除雜、降噪的目的,進一步保障信號的精度。此過程可通過計算方程式加以表示,設其目標函數為R,可得公式(1):
公式(1)中,n表示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信號集;i表示控制點位個數;P表示誤差傳感器處的初級聲源聲壓;PH表示誤差傳感器處的次級聲源聲壓。通過公式(1),在保證電氣設備電源能量平衡的前提下,可以將采集結果作為同步信號。
2.2頻率控制
將上述的數據分析結果作為電源頻率控制的基礎,依托傳統的控制算法,對電源傳播量及規模進行整體分析。但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整合相應的操作技術,確定操作結構的內在聯系,設置相應的控制過程。其方程式(2):
其中w表示控制功能,e表示設備的結構關系。k代表數據索引,l代表工頻傳輸能力,d代表操作數據,f代表控制量。通過合并表達式(2)中的信息數據,單片機可以管理設備,從而使電源生成器能夠更好地控制電氣設備的整體狀態,提高內容緩存容量,提高中數據的標準化程度使用戶能夠更輕松地訪問單片機中的實時電源頻率緩存,從而根據緩存的內容確定適當的控制內容。換句話說,信息感應和空間控制是通過頻率控制來控制的,這會影響電力數據處理的質量和效率。在此過程中,我們還必須鞏固控制信息來源,減少不必要的控制環節,提高頻率控制的效率和效益。只有這樣,單片機在變頻調速中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效發揮,電氣設備的運行質量和效率才能提高。此外,在神經網絡和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有機地整合電力信息處理鏈和神經網絡技術,通過自動化和例如,美國加州大學提供的基于單片機和神經網絡的頻率控制方法,將數據收集和控制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更好地將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況、外部環境和條件結合起來
2.3 CPU開發技術
基于對CPU的改進,研發單片機,主要包括如下內容:一,對CPU總線寬度進行改進。以往,建立CPU總線寬度的基礎為8位,對之進行改進后,可開發拓展為32位或者48位,能有效增強單片機處理信息的功能;二,對CPU結構形式進行改進。傳統單片機的建立只有一個CPU基礎,對之進行開發改進后,可形成兩到三個CPU基礎。
結束語
本研究設計了基于單片機技術的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能夠指導電氣設備電源頻率的智能控制。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應加大本文設計方法在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中的應用力度,為提高電氣設備的綜合性能提供參考。但本文不足在于沒有對設計的電氣設備電源頻率智能控制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加以詳細說明,在后續的研究中可予以補足。
參考文獻
[1]熊偉.單片機技術在傳感器設計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9(32):119.
[2]曹龍.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9(20):178.
[3]蔡金蘋.單片機技術在智能電子產品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2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