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莉娜 孔濤
摘要:企業經濟管理是指企業組織、控制、協調參與各類經濟活動的行為的總稱,是推動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的方法和手段。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不再是從前單一的生產型管理,而需要進行生產和經營的共同管理。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主要任務如下: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的規律,找出企業的經營特性,合理控制企業生產成本,制定適宜的產品價格;幫助企業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科學、合理的薪酬福利和績效考核制度;通過優化資源配置確保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加強經濟核算和經濟評審,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資金利用率的提升。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中,企業經濟管理已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對企業經營起著指導作用。
關鍵詞: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規范化
引言
當前階段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逐漸加快的背景下,企業規模獲得了進一步的擴大,各大企業在業務的經營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變得更為廣闊。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仍然應用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開展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就顯然不夠合理和適用,不能為企業的長期穩定提供有力的保障。為了能夠充分滿足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具體需求,以此加快企業經濟發展的速度,就一定要在企業經濟管理方面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
1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概念及相關內容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是經濟學概念的引申,指的是產品和勞動的利益由社股東們、個人或國家共同所享有,具有不可分割性以及全體成員利益共享性的原則與熱性,這也決定了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具有非排他性和競爭性的兩個基本特征。通過對現代企業經濟理念的了解,來進一步討論關于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相關內容,主要涉及五個方面的內容:管理主體、管理對象、管理目標、管理職能和方法以及管理環境等五個基本要素,一般管理主體指的是居于社會權力中心的政府和國家,公司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符合國家的利益,不得做出損害國家的行為;管理的客體指的是涉及內容極為廣泛的各種公共事務,主要是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理念帶給公司的影響力;管理的目標在于促進和維護公司成員的共同利益以及促進公司對于國民經濟發展的意義,尤其是國有企業,提高社會公眾的生活質量,達到社會的協調發展的目的。因此在現代企業經濟管理與運行中,要切實把握好五個方面的問題,即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目前的政策是什么,可以通過哪些項目來運行和依托,可以連接到的資源、能夠提供的服務。在問題這一方面,主要注重的就是如何將公共各領域的利益切實落實到每個人的身上,如何確保提高人們的生活。關于政策方面,主要是國家相關的優惠政策與財政政策段,政府在這方面的職能對于現代企業經濟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項目方面,就是體現政府政策的具體化過程和操作是什么,怎樣可以把政策變為具體的現實。在資源方面,主要是能夠提供社會發展和個人利益保障的自然資源以及公共資源。在服務方面,主要是提供基礎設施,擴大政府執行能力和力度,切實在生活中保障民眾生活質量與幸福感。
2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探討
2.1加強績效管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為了提高經濟管理質量,企業需要建立健全內部績效考核和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和管理制度是促使企業人才隊伍穩定發展的關鍵,而人才隊伍穩定,企業才能平穩運營。在建設考核制度時,管理人員要基于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來設計,使得考核制度能夠指導員工規劃工作任務、提高工作效益,能夠將員工的工作效率、產出水平、工作態度、發展潛力考察出來。同時,設計考核制度,企業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比如規范化原則、目標原則、分權原則等。所有員工的利益都應被考察在內,這樣考核制度才能對員工起到激勵作用,才能規范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工作,否則考核制度不得人心,就無法發揮實效。此外,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考核制度應該體現出不同的特征。在企業的初創階段,考核制度要能夠最大成都地激發員工的創造力,以推動企業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例如,在成熟階段,考核制度應該規范化,以推動企業平穩運營。
2.2實現對企業經濟管理理念的創新
對于當前階段企業本有的經濟管理理念,需要將其作為基礎,不斷加大力度開展創新,并且加強對企業管理觀念創新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對于新形勢下的企業來說,各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的長期穩定發展,就一定要摒棄將經濟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傳統管理理念,堅持更為先進的、正確的企業經營理念,只有從長遠的角度出發開展企業的各方面考慮,才能更好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更進一步發展。同時,為了能夠使經濟管理創新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表現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企業還需要將其作為依據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創新機制,將此機制貫徹落實到整個企業的日常工作當中,實現對企業內部經濟管理創新環境的整體改善,為企業創造一個更加適宜開展創新工作的氛圍,以此便能夠更好地促進經濟管理理念創新的連續性,為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2.3健全經濟管理的機制與制度
在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制度創新中,完善的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執行相關工作方案,提升判斷執行力度。企業構建健全的監督管理體制,要求管理人員結合現有的措施,進行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安排和計劃,還要在強化制度改革工作力度的基礎上,成立對企業經濟管理進行工作監督的專門機構,保障相關工作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同時,監督與管理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技術的使用部分,保證企業技術的規范使用,從而提升企業在經濟管理工作方面的效果。在經濟管理機制建立中,企業需要將責任落實到人,提升不同員工對于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視,還可以通過監督與管理制度,對員工的相關工作內容進行監督,保障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此外,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強風險預算與分析機制的建立,完善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并通過健全財務信息化工作平臺的形式,提升信息化運用的能力,進而更好地落實企業經濟管理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背景下不僅對社會中的各個企業都產生沖擊,也對國有企業也產生著較大影響。國企內部結構與組織規劃經久不變的情況非常常見,其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與轉變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被提出來的。由此可見,國企內部管理模式的轉變是較為困難的,也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任務。
參考文獻
[1]謝璐.國有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發展模式研究[J].商情,2021(10):121-122.
[2]翟旭瑩.創新國有企業經濟管理的盈利模式[J].知識經濟,2021(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