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國峰
摘要:在電廠運行生產過程中,水泵的性能數據比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它會對水泵自身運行的質量和水平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從數據變化的原因分析,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維護計劃,并根據安裝數據對比的實際情況進行控制和處理,從而有效防止重新安裝的錯誤。
關鍵詞:給水泵;火電廠發電;間隙測量;
在當今火電廠生產發電的過程中,給水泵是整套發電設備的核心部件之一,因為火電廠設備的發電需要除氧器進行混合加熱,而給水泵能夠利用自身結構,將高壓水送進鍋爐中,由于給水泵自身所處的工作環境十分嚴苛,因此在實際運轉過程中容易出現故障問題。為了減少給水泵故障發生的幾率,保障火電廠能夠滿足日常的生產,促進電廠的生產效率,給水泵的各數據均應在規定范圍內。
一、泵體結構容易出現間隙偏差的地方
1.水泵通流間隙偏移。在水泵運行過程中,由于受到高水壓水流沖擊的影響,水泵轉子以及水泵的葉片往往會出現因水流沖擊而造成的與緊密部件間的間隙偏移現象,其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止口間隙過大和導葉因材質問題導致生銹而使得導葉的定位銷與泵殼間的間隙出現偏差。我們可以通過對間隙較大的凸止口周圍進行均勻的堆焊和更換更高級別的導葉材料,并且,測出導葉與泵殼之間的間隙軸向間隙,預留出適當的定位銷與泵殼之間的距離,使得泵殼與導葉之間有一定的預緊力。
2.泵軸同葉輪的裝配間隙。在水泵運轉的過程中,水泵的運轉靠葉輪與泵軸之間的鍵傳遞轉動,因此,我們在組裝泵軸與水泵葉輪的時候要使鍵和泵軸鍵槽過盈配合。由于泵體結構經過長期的使用和多次拆裝,泵軸與葉輪之間的間隙配合極易出現與理論值之間的偏差的情況,這就會導致水泵整體質量出現偏差、轉子轉動不穩定、轉子水平度偏移等故障問題。檢修時要將配合的軸段進行噴涂修復,并且使得鍵和葉輪鍵槽間的間隙配合控制在0~0.03之間的理論范圍值。
3.導葉襯套以及密封環的受損。導葉襯套是導葉部件上的一個重要零件,它能夠使導葉整體部件擁有一定的預緊力,使得導葉在運行過程中導葉的震動頻率控制在安全范圍內,而密封環的材質大多由黃銅構成,它裝載在泵殼上,切它的硬度相對較低,一旦導葉襯套和密封環之間發生摩擦,兩者必定會出現損壞的情況,因此在對水泵部件整體檢修中一定要注意二者之間的磨損量,避免因二者構成的損壞而影響整個水泵的運行。當密封環出現裂紋時,一定要進行更換并且讓密封環與泵殼之間的配合有一定的預緊力,同時對密封環大小規格的選取要做相應的要求,一般同葉輪的徑向直徑間隙做配合。導葉襯套則同葉輪的間隙做相應配合,間隙略小于前者的間隙要求,而且需要上螺絲進行緊固。
4.水泵軸運行中出現的故障。水泵軸是水泵最為關鍵的核心部件,它起到對其他部件支持并且完成扭矩傳輸的作用。在水泵的拆裝過程中,一些細小的碰撞都可能會導致水泵軸出現彎曲、損壞的現象,加入軸彎曲程度超過最大范圍值,就會影響到導葉襯套與密封環之間的間隙,導致水泵運行中產生振動故障,影響水泵的工作效率。
二、水泵轉子部件檢修中間隙測量與調整
1.水泵的彎曲。水泵轉子的轉速相對較高,軸自身在運行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大的負荷,所以對軸的要求也處于相對較為嚴格的狀態,軸的彎曲度必須要在0.02mm以內,如果其數值已經超過了0.04mm,我們就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加以校直處理。泵軸彎曲量比較大的情況下會使得水泵轉子出現跳動的問題,跳動的程度增大就會使得密封環和導葉襯套的間隙會不斷的增加,這樣就可以十分有效的避免動靜磨損的問題。如果我們采用的是增大間隙的方法,就會使得水泵的運行效率受到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當間隙已經增加到一定水泵的時候,還有可能會形成非常明顯的漩渦,這樣也就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水泵振動情況。
2.葉輪與泵軸裝配間隙。多級泵的葉輪與泵軸裝配一般是間隙配合,其間隙值在0.00mm-0.04mm。這是由水泵軸及葉輪加工公差決定的。間隙過小或過盈增加組裝難度,間隙過大增加水泵轉子的跳動,造成水泵轉子動不平衡。葉輪內孔與軸的配合部位,由于長期使用和多次拆裝,其配合間隙將增大,此時可將配合的軸段或葉輪內孔用噴涂法修復。
3.泵軸鍵及鍵槽間隙的調整。葉輪與泵軸靠平鍵傳遞轉矩。平鍵和軸鍵槽應該是過盈配合,其軸鍵槽公差應在0-(-0.03)mm之間。平鍵和葉輪鍵槽應是間隙配合,其葉輪鍵槽公差應在0-0.03mm之間。
4.轉子小裝。(1)小裝的目的。轉子小裝也稱預裝或試裝,是決定組裝質量的關鍵。其目的為:測量并消除轉子動不平衡力矩及力偶距,以避兔內部摩擦,減少振動和改善軸封工況;調整葉輪之間的軸向距離,以保證各級葉輪的出口中心對準;確定調節套的尺寸。(2)少轉子套裝件軸向膨脹間隙的確定。因為轉子套裝件與泵軸材質不一樣,另外,泵軸兩端均在泵體以外。(3)小裝前的檢查。檢查轉子上各部件尺寸,消除明顯超差。軸上各件跳動一般不應超過0.03mm。對軸上所有的各件,如葉輪、平衡盤、軸套等,應在專用工具上進行端面對軸中心線垂直度的檢查,芯軸與套裝件保持0.00mm-0.04mm間隙配合,用手轉動套裝件,轉動一周后百分表的跳動值應在0.015mm以下,用同樣的方法檢查另一端面的垂直度。(4)轉子跳動的測量。做好上述準備工作后,將套裝件清掃干凈,并按從低壓側到高壓側的順序依次裝在軸上,擰緊軸套螺母。然后分別測出各部位的跳動。
三、 間隙問題的解決方法
1.加強日常檢修力度。通過對水泵構件的檢修保養,可以有效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火電廠的發電效率。在對水泵體結構維修保養的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各部件間的間隙配合,特別是密封圈與導葉襯套的間隙、泵軸鍵與鍵槽之間的間隙、泵軸同葉輪之間的間隙等等,用先進的間隙測量技術對各部件之間的間隙進行測量,排除因設備間的磨損對設備正常運轉的危害,及時對故障進行排除,并用科學的方法對各部件間因間隙問題出現的故障進行改造,嚴格執行相關規章制度,規范操作,保證給水泵能夠進行正常運轉,保證火電廠的設備能夠正常運轉,提高發電效率。
2.控制泵體結構在組裝時的間隙范圍。在泵體結構進行安裝過程中,由于因組裝工藝各方面的原因導致部件間的間隙出現偏差,結構銜接不緊密的情況。因此,在泵體結構的安裝、組裝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方面問題對水泵正常運轉造成的影響,通過用先進的組裝手藝對部件進行組裝,控制間隙對設備運轉造成的影響,保障火電廠正常的發電效率。
3.規范操作工藝,提高管理水平。綜合現在我國火電廠發展現狀,很大部分的故障出現的原因都是火電廠的操作不規范造成的,因此,在對火電廠進行管理的同時,要明確規范操作對設備正常運轉的有利影響,制定出相關科學、嚴謹的操作規范,讓參與維護的相關人員認真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對設備額的操作,減少因操作不規范而導致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維護好給水泵整體設備的完好性,保障火電廠的日常發電,提升火電廠發電效率,維護好火電廠的設備,保障火電廠的切實利益。
總之,促進給水泵部件間的間隙測量工作的發展,有利于火電廠日常的發電,能夠有效提高火電廠的工作效率,對火電廠的設備運行起著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宏宇.給水泵檢修的間隙測量與調整.2019.
[2]張振鵬.淺談火電廠水泵檢修的間隙調整.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