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斌
( 中鐵一局集團新運工程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710054)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發展,地鐵軌道結構為滿足減振降噪等環評要求逐步產生現澆減振墊浮置板道床、現澆鋼彈簧浮置板道床、預制鋼彈簧浮置板道床。通過引進高鐵預制板部分技術,采用減振墊預制板道床在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尚屬首次,設計新穎,施工控制技術控制為國內首創。該種道床型式解決了現澆減振墊浮置板道床在運營過程中減振墊失效、損壞后更換困難的問題,道床板施工過程中采用自密實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現澆混凝土需求量小、減少了基底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進度。
蘇州市軌道交通3 號線戈巷街至夷亭路站左線(ZDK44+700-ZDK44+920)設計有220 米減振墊預制板道床,主要由自密實混凝土填充層、預制板、鋼軌及DTVI2 型扣件等組成;減振墊預制板在工廠內預制并與減振墊復合成一個整體結構。作為試驗段主要研究減振墊預制板道床施工方法、預制板版型、施工進度,從而解決減振墊道床在運營階段更換困難、施工進度緩慢的難題。
預制板減振墊道床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C40 的自密實混凝土分兩次填充。每3 塊道床板長度設置一處伸縮縫。預制板基礎結構配置雙層鋼筋網。
預制板減振墊道床通過道床兩側排水溝排水。
預制板減振墊道床采用板墊一體結構, 道床板在工廠內預制并與減振墊復合成一個整體結構。
預制板為專項設計的標準定型產品,采用工廠化進行道床板預制生產,加工成型的成品道床板通過汽車運輸至鋪軌基地并存儲,在鋪軌基地內采用鋪軌門吊將預制道床板吊裝至平板車上,軌道車運輸至施工作業面,隧道內施工作業面采用軌道式鋪軌門吊進行道床板吊運、鋪設作業,采用軌道CPIII 基礎控制網、軌檢小車及工裝設備進行軌道幾何位置精調,進行自密實混凝土層的灌注施工。
4.2.1 施工準備
a.正式開工前完成揭板試驗;
b.自制自密實混凝土澆筑使用的料斗;
c.根據測量基標提前對板塊劃分進行標記,尤其對限位凸臺孔位置進行精確標記。
計算獲得的等容線圖確定了胡家莊碳酸巖稀土礦流體的溫壓(P-T)特征(圖3),如確定溫壓中任一條件,即可獲得該礦床的成巖/成礦條件[16]。通常來說,若礦床中的包裹體類型較豐富,可以通過等容線相交法確定大致的均一溫壓區間,但胡家莊碳酸巖稀土礦中的包裹體類型較少(可能與碳酸鹽晶體的解理較發育而導致包裹體未能較好的保存有關),未能發現明顯地不同類型流體包裹體用以等容線相交獲得均一溫—壓條件。
4.2.2 基標測設
為了滿足后續道床板的就位、調整及軌道幾何尺寸的實現的需要,要求按3.6m 設置軌道中心控制基標。
4.2.3 基底處理
將基底和管片手孔內雜物清理干凈,高壓水沖洗或用濕拖把將基底泥土灰塵拖干凈。
4.2.4 板下鋼筋綁扎及焊接

板下鋼筋采用軌道車運輸至作業面,板下基礎結構配置雙層鋼筋網。鋼筋綁扎完成用墊塊梅花狀布置將鋼筋墊高,確保鋼筋網片保護層厚度不小于40mm。
4.2.5 板下臨時支撐
為了保護板下鋼筋網不被預制板壓變形,鋼筋綁扎完成后需在板下倒角處墊200*200mm 木方作為臨時支撐,道床板4 角各墊一塊,方便后期抽取。

臨時支撐斷面示意圖
4.2.6 道床板定位
道床板經檢驗合格后安裝鐵墊板,用龍門吊吊裝至軌道車上運輸至施工現場,現場利用鋪軌小吊吊裝完成道床板初步定位,定位精度要求:橫縱向±5mm。
4.2.7 架軌粗調
按照基標數據將兩根25 米鋼軌架起并粗調,使其精度達到5mm 以內,軌架應按1.2 米間距設置,每塊道床板中間設2 個特殊設計軌架、板縫之間設1 個普通軌架。

架軌示意圖
4.2.8 道床板安裝
利用小吊及倒鏈相互配合將道床板吊起,然后通過人工將道床板與鋼軌連接。
4.2.9 線路精調
道床板整體架設完成后,測量組根據軌道CPIII 基礎控制網及軌檢小車進行軌道精調。經過精調后。
4.2.10 模板安裝
道床邊模安裝必須平順,位置正確,并牢固不松動。基礎結構一般每3 塊道床板長度設置一處伸縮縫, 伸縮縫設置在板縫處(結構縫處也須設置伸縮縫)。
4.2.11 自密實混凝土灌注及養護
自密實混凝土灌注宜從道床板兩側灌漿孔灌入,灌注時應通過漏斗或溜槽流入。灌注完成后應及時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 天,混凝土強度等級>5Mpa 時拆除工裝及扣壓裝置,應在自密實混凝土達到100%的設計強度后,道床板方可承受全部設計荷載。
4.2.12 水溝澆筑及防水處理
預制板減振墊道床通過兩側排水溝排水,水溝底部混凝土二次澆筑完成。
論文闡述的減振墊預制板道床施工技術目前在上海、蘇州、西安、青島等地鐵軌道工程均得到了推廣應用。蘇州地鐵嘗試在3 號線設計了220 m 減振墊預制板軌道,該線路于2019 年9月運營通車,列車運行平穩安全。采用減振墊預制板軌道結構提高了軌道的可維修性、可更換性,有效地降低后期運營維護成本。尤其針對特殊不良地質條件下,為地鐵道床的整修更換、處理提供了可行性和更為便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