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煜
大盤山位于金華市磐安縣境內,是天臺山、括蒼山、仙霞嶺、四明山等山脈的發脈處,也是錢塘江、甌江、靈江三大水系主要支流的發源地,為重要的飲用水源保護區,被譽為“群山之祖,諸水之源”。大盤山重巒疊嶂,山峰超5200座,主峰海拔1245米。這里系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豐富。以植物為例,大盤山分布有野生及常見栽培維管束植物1249種、苔蘚植物280種、大型真菌109種,還有七子花、香果樹、華頂杜鵑、延胡索等保存完整的特色群落,其中七子花群落的規模在國內獨一無二,被稱為“世界七子花的分布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大盤山擁有大量珍稀瀕危藥用植物和道地中藥材種質資源。據調查,共有藥用植物1092種,藥用植物總數占浙江省藥用植物總數的60.05%,為傳統道地中藥材“浙八味”中元胡、白術、白芍、玄參、貝母的原產地,被譽為“浙中瑰寶”“江南藥谷”。2002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建立。規劃總面積4558公頃,以珍稀瀕危野生藥用植物和道地中藥材種質資源及原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是目前中國唯一的野生藥用生物種質資源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藥用植物中收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的有201種,收錄《浙江省中藥炮制規范(2015年版)》的有244種。
保護區是集種質資源保護、登高望遠覽勝、火山遺跡探秘、科普文化教育于一體的森林休閑養生旅游福地,建有花溪景區、盤山靈泉景區、昭明文化景區、藥用植物展示區、西坑森林游憩景區、紫云谷景區和大盤山博物館等。其中,大盤山博物館于2017年建成開館,是集中藥材、地質、文化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以大盤山野生、道地中藥材種質資源為主題核心,展示本地區特有的地質地貌特征、歷史文化積淀、自然資源特色、生態保護管理以及后續發展規劃等內容,年接待游客量超10萬人次。
保護區建有大盤山藥用植物園、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保存與展示基地、大盤山玻璃溫室、科研實驗室等,是省內外多所大中院校的科考教育基地。特別是位于保護區東部外圍的大盤山藥用植物園,占地面積約4公頃,建有具區域特點的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基因庫和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基地,按藥用功效共分為19個區塊,配置有藥用植物物種826種,融科普及景觀體驗于一體。為方便開展科研工作,保護區還專門開設了龍皇坑—盤山尖—火山湖—栗樹塢—花溪等3條生態科考科普線路,每年到大盤山開展科考、實習的各類科研人員及院校學生超1萬人次。
目前,大盤山保護區與多地中小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了山水詩會、“金華晚報小記者”研學之旅、“美傳承俊”文化吟詠公開課、送昆蟲展進校園、昆蟲知識有獎競答等科普教育活動,開設了“大盤山文化”“大盤山生物資源多樣性”“蟲子的故事”等生態教育課程,出版了《大盤山藥材志》《大盤山志》《浙江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考察與研究》等書籍。
近年來,保護區獲得“首批中國森林氧吧”“中國綠色生態景區”“浙江省生態環境教育示范基地”“浙江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十大最美生態休閑健身點”“中國綠色生態景區”“浙江省自然教育學校(基地)”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