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教育將培育出英才;
錯誤的教育將毀了孩子的前程。
編者的話
左秀蘭老師是北京西城教育學院的教育科研員,從事了幾十年的“探究教育”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本年度,我們特刊發左老師為家長們撰寫的教育文章,針對家長們在教育子女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給予提示,希望對家長們有啟發作用。
有些家長十分看重孩子對死知識的記憶和背誦,比如:背古詩、背古文、背定理等等,只要是他們覺得需要記下來的,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利用各種方式,將其填入孩子的頭腦中。這種不重視理解的記憶,只能讓受教育者被動地記住一些死的內容。即使他們能把這一切背誦得很熟練,也只能是人們口中“馱著書的小驢子”。
在孩子剛剛會說話的時候,很多家長就開始教他們背古詩了。家長認為,古詩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就應該從幼兒時期開始“灌輸”。但是,很多家長自己都不知道這些古詩的含義,孩子年齡又那么小,就更不可能理解了。孩子不知道詩句的意思,生吞活剝地記憶,即使背下來了,也不會起到什么熏陶浸潤的作用。
到了幼兒園階段,很多家長又開始忙著為孩子“填入”數學知識了,而數數肯定是第一項。但是,即使孩子能夠熟練地從1數到100,也不一定代表他真的會數數了。因為單純地記住了數字的名字和順序,卻不理解基數、序數、總數、數的比較、數的分與合等知識,并不是真正的會數數。還有的家長教孩子背加減法算式和計算結果,就像背乘法口訣那樣,看到算式就知道對應的結果,至于算式的內涵和意義,一概不管。長此以往,會讓孩子錯誤地認為計算結果是由別人提供的,自己只要背下來就行,失去了尋找結果的樂趣,喪失了解決實際問題的鍛煉機會。
盲目填鴨的其他形式還有:不顧實際情況,硬把孩子送入補習班、提高班、請一對一家教、讓孩子“刷題”等。有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在學校沒有學會,就應該上補習班或者請家教,這樣才不會耽誤學習,使孩子不至于掉隊。其實,不顧實際的填鴨式學習是會損害思維的。
蘇聯著名哲學家伊里因科夫曾經這樣說:“損壞思維器官要比損壞人體的任何一個別的器官都要容易,而要醫治好它卻很困難。如果治晚了,想要醫治好就根本不可能了。毀壞腦子和智力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就是形式主義地死記知識。用這種方法制造出的是‘愚蠢’的人,也就是失去了判斷能力的人……”
盲目填鴨型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正是在做這種損害孩子思維器官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