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飛
當前,面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新要求,從大概念、大主題、大單元架起連接學科知識與核心素養的橋梁,課程改革的核心依舊是高質量課堂教學。如何構建高質量體育教育體系,上出高質量體育課堂教學;如何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現、分析與解決體育與健康問題,掌握結構化的知識與技能,形成高階體育思維;如何創設學練賽評一體化的學習情境,真正讓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也成為新時代體育教學深度變革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
要回答和解決上述問題,首先,要從體育教學理念的基本認知層面實現根本性轉變,一是改變6-8課時/學期的技術小單元教學,轉向至少18課時/學期的主題大單元教學;二是改變一刀切、機械式學習,轉向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走班選項學習;三是改變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低級重復等狀況,轉向深度學習、情境學習、挑戰學習。
其次,要明確開展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是當前體育教學深度變革的硬核挑戰。以大主題或大任務為中心,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整合、重組和開發,形成具有明確的主題、目標、任務、情境、活動、評價等要素的一個結構化的具有多種課型的統籌規劃和設計,要求體育教師建立好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核心內容之間的關系,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教材,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知識、技能、問題、情境、學習、練習、比賽、評價等結構化、進階式的教學設計和組織。
再其次,要知曉核心素養導向下“大單元教學”設計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必備技能,這一技能須把握大單元教學設計的關鍵要素和基本流程。一是在確定年級、學期、課時數等基本情況下進行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從學科核心素養、運動項目特性等視角確定學習主題。二是根據學習主題,結合課程標準相應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與學業質量要求,精選2-3個核心技術、攻防戰術以及相關聯的體能。三是設計單元結束階段3-6課時的小賽季,包括核心技術、組合技戰術運用、團隊比賽,所需的規則與裁判方法、角色分配與任務分工以及不同技戰術的觀賞點與評價點。四是從學習目標制定的三要素:條件、行為、標準,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維度去呈現具體、可操作、實現學生自檢自測的單元學習目標。五是進行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技戰術運用、一般體能與專項體能、展示與比賽、規則與裁判方法、觀賞與評價六類內容的具體每節課時間分鐘測算與課時轉化。六是可從關鍵性技戰術、組合技戰術、不同情境創設、實戰比賽等視角入手,確定每節課的學習主題與學習目標。七是設計可操作的、與本單元學習有關聯的、具有實效性的家庭體育作業以及所學的開放性學習環境,如場地器材、信息技術、研討氛圍,最終形成完整的主題式大單元教學設計方案。
新時代體育教學深度變革不僅僅需要體育學科專家的引領前行,更需要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落地舉措,大單元教學是體育教學深度變革的必然,我們唯有堅持不懈地思考、行動、反饋,再思考、再行動、再反饋,讓每一節課形成解決某個問題、探討某個主題的閉環思維,讓每一個大單元實現某個大概念理解、某個大任務完成的深度學習,讓學生真正在體育課堂上“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