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關鍵詞: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一體化辦學;成志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D?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10-0008-01
2011-2021,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一體化辦學走過十年。作為清華附小走出清華園建立的第一所分校,清華附小商務中心區實驗小學于2021年10月15日舉辦清華附小一體化辦學十年研討會,以體育為切入點,展示清華附小一體化辦學十年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成果,分享成志教育對落實“雙減政策提質增效”的實踐策略,并邀請專家圍繞“落實雙減促進全面發展”進行深度對話,分享智慧。來自全國各地的3萬多名代表線上、線下同步參與此次活動。
10月15日上午的展示活動環節,清華附小的學生們展示了全員素質操、冰雪運動操、修遠團體操、健身大課間等陽光運動,充分體現了身體即教育。而“雙減”下的大課間成為學生學校生活更為期盼的一部分,學生們展示的“最長的繩子”“踩石過河”“追云逐月”等趣味運動引起了代表們的廣泛關注,他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
課堂展示部分,體現出清華附小高質量落實“1”(即國家基礎課程)和“X”(即由“1”生長的兒童個性課程),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代表們觀摩到了常態的“支撐與跳躍”“仰臥推起成橋”“小足球球性游戲”“雙手正面下手墊球”等國家基礎課程。本學期的體育課程以“走進少年李白”為主題將體育與語文學科進行了充分的融合,在定向越野中展現李白的傳奇人生,在武術課中展現李白的詩與劍術,更有李白詩與趣味運動、像李白一樣踢蹴鞠、李白詩與接力等田徑、體操、球類課程。
在下午的論壇環節,清華附小竇桂梅校長和她的團隊以“高質量育人:兒童站立學校正中央——清華附小一體化辦學十年實踐探索”為題作主旨報告。體育教師、班主任、家長分別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了以體育人的生動故事,展現了清華附小育人理念的實踐路徑和成效。竇桂梅校長從“雙減”后的一張“1+X課程”全天候課程表說起,講述了課程所體現的縱向學段進階、“全天候”課程設計、“過程數據+關鍵事件+榜樣引領”的評價系統、體育的遷移價值。學校以“雙提:提升課內育人與課后育人質量”,真正做到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把體育當作學生成志的最好教育學,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進行成志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路徑。
清華附小一直追尋在高質量課堂,構建“五育”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運用“學科+”思維,把體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全校的共識。新學期,北京市持續發布了“雙減”系列政策,國家對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面對新方向和新要求,許多教育者都有思考和疑惑。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劉鐵芳、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毛振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于素梅、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張爽、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體育教研員樊偉、竇校長等教育界和學校體育界專家在圓桌論壇環節以“體育,讓成長更美好”為主題討論了體育對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和未來展望,一致肯定了清華附小成志教育的實踐成果,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將體育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立德樹人的基礎性工作”進行了實踐詮釋,找到了“五育”全面發展的有效路徑。
最后,北京市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程舟老師作總結發言,期盼清華附小這一成果的推廣和應用,能夠助力基礎教育階段全國各地學校,共同在高質量育人上協同奮進。清華附小是首都教育改革的標桿和榜樣。以體育人,是清華附小不斷探索學校高質量育人的生動體現。“兒童站立運動場正中央”的教育理念以及學校開展的體育遷移價值等課程改革成果令人振奮。學校以體育為支點,撬動了育人杠桿,盤活了育人資源,提高了育人質量,為北京市乃至全國推進教育改革、落實“雙減”要求樹立了很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