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燕 陳哲
摘? 要:在幼兒園階段開展足球運動,應該堅持“教育是幼兒足球核心功能”的理念,使足球運動成為促進幼兒成長的有效路徑。可以采用課程建設的思路,通過環境熏陶、活動體驗、反思表達等途徑,關注和研究幼兒在足球活動中的感悟和獲得,幫助幼兒建構直接經驗,豐富情感體驗,養成運動習慣,培養良好品質,為幼兒的一生成長奠基。
關鍵詞:幼兒園足球運動 ;足球課程 ;足球育人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1)10-0081-03
一、讓足球成為一條“成長路”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階段的教育應為后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將足球運動引進幼兒園、納入園本課程之前,管理者、教師及家長需要從認識上明確足球運動的育人價值,從觀念上認可足球作為促進孩子全面成長之路的可能性。
(一)廣泛學習宣傳,明白足球“何以為路”
1.向書本學習
采用讀書分享會的形式,發動全園教師收集各類介紹足球運動的書籍和文章,重點交流分享足球運動對兒童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智能素質、文化素質各方面的影響,從理論上明確足球運動的育人價值。管理者和教師共同閱讀書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球星》,采用“明星故事會”的形式,談談各自喜歡的足球明星的成長故事,從他們的成長實例中感悟足球運動對個人成才的作用。
2.用平臺宣傳
全園家長會上,聘請足球教育專家作專題講座,介紹幼兒園開展足球運動實施全面教育的可行性。在幼兒園微信公眾號和官方網站上,開辟足球教育專欄,推送、刊登介紹足球促進孩子成長的文章和短片,如文章《一位外國媽媽為什么帶孩子踢足球》,短片《新疆足球小子的筑夢之旅》《我們為什么要踢足球》等,用專業的理論、生動的事例向家長揭示足球運動的育人價值,從而獲得家長的支持。
(二)營造環境氛圍,讓幼兒看見“足球之路”
環境創設作為教育的“隱性課程”,可以成為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引發幼兒關注、探索,得到情感體驗和智慧啟迪。幼兒園需要通過營造良好的足球環境氛圍,把足球引入幼兒生活,讓足球從幼兒眼中慢慢走向心中。
1.創設足球環境,打造物化氛圍
以“足球吧”形式打造公共區域足球環境,凸顯“四個特性”。
一是教育性,用展板細化介紹幼兒園足球教育“一起踢球更快樂”“踢球中一起成長”“在一起讓我們更強”的“三個一起”教育目標,用豐富多樣的活動照片展現幼兒在日常足球游戲、足球主題活動、足球親子活動、足球趣味比賽中的狀態,讓教師和家長對“足球育人”的理念與實踐有更清晰、更直觀的了解。
二是知識性,在“足球吧”的墻面上懸掛世界著名足球俱樂部的球賽交換旗,張貼足球明星球場拼搏的海報,臺面上陳列各種足球獎杯,擺放世界著名足球場館的立體紙模,各種展示物品都輔以兒童化的語言進行簡單介紹。幼兒可以從閱讀中了解粗淺的足球知識,從認識足球明星、足球俱樂部、足球賽開始接觸足球文化。
三是游戲性,“足球吧”地面鋪上足球場地墊,配以球星玩偶,幼兒可以嘗試足球賽中的“排兵布陣”。并在桌上擺上桌面足球,使他們可以手動操作一場“小小足球賽”。
四是互動性,讓幼兒在家錄制介紹足球俱樂部、足球明星、足球知識的小視頻,在“足球吧”的液晶電視上滾動播放。每逢社會上有熱點足球賽事,“足球吧”的電視上還可以重播實況錄像,讓幼兒、教師、家長觀看、講評。
2.引入足球導師,營造人文氛圍
引進懂教育的專業教練。幼兒足球教練不僅要會踢球,更要懂得教育,不但要培養幼兒的足球素質,還要培養智能素質、心理素質。專業教練需要參與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用自己對足球運動的熱愛以及堅毅的品質、積極向上的態度來影響感召學生。專業教練還可以參與幼兒園的教研,培訓教師學習基本足球技能,與教師一同探討游戲化教學的有效策略,融入教師團隊成為幼兒園足球課程建設中的重要成員。
招募熱愛足球的家長。球迷家長是幼兒園足球課程建設的重要資源,可以邀請他們走入課堂,向幼兒介紹足球知識,解答關于足球的各種疑問,陪同他們一起玩球、踢球。家長的支持和參與會讓幼兒的足球熱情更加高漲。
(三)開展多樣活動,陪幼兒“走上足球之路”
幼兒具有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對他們而言,只有在活動中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只有在直接經驗基礎上的學習才是理解性的學習。因此,幼兒園足球課程需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在參與中體會足球樂趣,感受足球魅力。
1.常態化的足球教育教學,讓每位幼兒親近足球
要想讓足球融入幼兒的學習生活,就要將足球活動納入幼兒園課程之中,使每天的鍛煉中能玩足球游戲,早操中做足球操,戶外體育課中有足球教學內容,區域游戲中能看足球書等。每學期還要有固定的班級足球聯賽、足球嘉年華、足球文化節等大型活動。讓足球最大可能地融入幼兒生活,讓幼兒親近足球,熟悉足球,喜歡上足球。
2.系統化的球員梯隊培養,為潛力幼兒搭建平臺
幼兒參加了足球運動后,會表現出運動天賦和強烈的運動欲望,他們的注意力、行動能力、運動感覺等在足球游戲中得到充分表現和展示,常規的足球活動已不能滿足他們,這便需要幼兒園和教練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和展示平臺。針對這些幼兒,幼兒園可以組建足球隊,為他們增加訓練時間,幫助他們更深入地學習帶、傳、射等足球技能,學習多人配合的比賽技巧。幼兒園還可以組織他們走出園門,與其他園的孩子進行友誼賽、交流賽,在實戰中提高能力,磨煉意志。
3.多樣化的足球親子活動,促家長關注了解支持
幼兒園可以利用常規的家長開放日,設計足球主題的半日活動,舉辦家長共同參與的足球賽,讓家長全方位地看到幼兒在足球運動中的成長。還可以開展足球主題的親子運動會、親子游園活動,讓幼兒和家長在輕松愉快的足球游戲中感受足球帶來的快樂。
二、足球之路處處景,在經歷與表達中體驗感悟
兒童喜歡的學習方式是什么?當代兒童學習理論指出,兒童喜歡在表達中學習,喜歡在犯錯中學習,喜歡在挑戰中學習,喜歡在與同伴交流中學習。因此,教師要做的就是在足球活動中引導兒童體驗和感悟,建構直接經驗,豐富情感體驗。
(一)足球“達人秀”,豐富知識體驗自信
中大班幼兒經過一段時間的足球學習,了解了一些足球知識,掌握了一些足球技能,獲得了一些新的經驗,這些新經驗需要不同的機會進行練習和鞏固,從而進一步轉化為能力,讓幼兒獲得實質發展。足球“達人秀”,正是讓幼兒練習鞏固新經驗的有效活動。
足球“達人秀”的展示內容不設限制,只要是與足球有關皆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介紹熟悉的足球隊,辨認足球俱樂部的旗幟徽章,介紹喜愛的足球明星,講解足球小知識,還可以表演最擅長的足球技能,或是制作有創意的足球手工作品等。
足球“達人秀”的評選貫穿家庭、班級、年級到全園。在初始掌握階段,首先讓幼兒在家表現,請家長拍成短視頻展現在班級微信群中;班級里,教師會邀請每個參加足球“達人秀”的幼兒在班中再次表演;年級早操后,各班的足球“達人秀”選手會輪流到群體中展現技能;在全園的足球文化日活動中,參與者更有機會在全園幼兒和家長面前一展所長。在從家庭走向全園的多次展示過程中,來自家長、教師和同伴的鼓勵與肯定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重復的練習也可以使幼兒的認識從不清晰到清晰,表現從不熟練到熟練,他們也能在不斷反省中提高,積累更多方法和經驗。
(二)足球主題節,成為主角體驗成功
幼兒園的足球主題節,由幼兒自己提出最喜歡的過節方式,然后采用班本課程的形式,以兒童現有經驗和發展水平為基準,慢慢推進,反復驗證,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完善。
以我園中班為例,幼兒想要用游園會的方式來玩足球游戲。他們討論后提出了趣味足球游戲的幾個要素:游戲中可以加入新的道具;游戲可以有情節;游戲中要有對抗。學生在班級、器材室和戶外尋找可用的道具,找到了圈、繩子、跨欄和啞鈴,他們要求把這些器材借回家,與家長一起設計游戲。
有趣的游戲設計好了,每種新游戲該怎么玩?有什么規則?幼兒需要在集體中講解介紹自己繪制的游戲圖例。有的游戲比較復雜,只聽講解不容易懂,就需要小組同伴一起來嘗試演練。有的游戲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到了實際演練環節往往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足球主題節的準備過程經歷了兩周,教師陪伴幼兒親歷了全過程,幼兒始終是主題節活動的主角,他們提出想法、發現問題、尋找外援、解決問題,在過程中積累各種經驗,戰勝困難,最終體驗成功。
(三)足球晉級賽,磨煉意志體驗拼搏
作為足球特色幼兒園,幼兒有機會參加園際、片區級乃至市級的正規足球賽。經歷了這些嚴謹規范的足球比賽,幼兒明白了要聽從裁判的哨音來做出相應的動作,逐漸意識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明白了要想獲勝需要依靠團隊,需要主動地傳接配合,創造機會;明白了面對強勁對手時,緊張害怕只會讓自己輸得更快,可以通過為自己加油來克服恐懼。足球比賽有輸有贏,孩子們失敗時會流淚,既而在教練的鼓勵下繼續奮進,成功時會歡呼雀躍,但又明白下一次再想勝利還需更加刻苦努力。在一次次的磨煉中,他們更加沉穩、更加自信。
三、立足教育做足球,讓足球之魂滋養成長之根
幼兒園開展足球課程目的是為了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是為幼兒終身成長服務,追求的永遠不是單純學習了多少足球知識,學會了多少足球技能,而是把這些作為載體,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養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嘗試、樂于想象等學習品質,培養堅韌、頑強、守規、合作等良好人格素養。
(一)學會堅持
中國有句古話叫“貴在堅持”,做到堅持代表著擁有韌性、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球隊在微信群中有每日訓練“打卡”的制度,開始有的幼兒不能堅持,可是他們漸漸發現,堅持完成任務每日“打卡”的學生能得到教練更多指點,平時訓練中也進步很快,于是越來越多的幼兒學會了堅持。
(二)培養主動性
樂觀向上的主動性是人格品質的核心要素之一。當通過學習,不斷體會到學習本身對于當下和長遠所能帶來的利益時,人就會熱愛學習、渴望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就自然地“自我養成”。足球課程中采用班本課程的形式,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去設計、籌劃、組織、實施足球游園活動、足球友誼賽。由于任務的內容是幼兒喜歡的,活動的自主權又在他們自己手上,幼兒為了完成任務會主動查找資料、找教師教練咨詢討論,他們會不厭其煩地驗證自己的各種想法,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體會著探究的樂趣。這時對各種足球知識的學習、足球技能的練習不再是家長、教師、教練給予的外在要求,都來自于自發的需要,學生沉浸在學習中,直接感受到學習本身的樂趣。
(三)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發揚團隊精神,協作是核心。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應學會包容、欣賞、尊重,明白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協作,才能使團隊“一條心”。足球訓練中,教練會讓幼兒輪流去踢前鋒與后衛,體會不同崗位的重要性。當幼兒都想往前沖爭著搶球射門時,創造機會讓他們遭遇強隊,試著采用只攻不守的方法去踢球賽,在實踐中感受團隊配合的重要性,感受到攻與防同樣重要。在幼兒的賽后反饋中,他們普遍認為“哪個隊配合得好哪個隊才能贏”“多傳球才有機會進球”“梅西也不是靠一個人贏得勝利的”“當不當前鋒不重要,隊伍贏了才最重要”……由此可見,“每個人都是團隊中的重要力量,團隊強才是真的強”的理念已經逐漸深入孩子的心田。
(南京軍區南京實驗幼兒園? 2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