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鐵
1937年6月1日,美國邁阿密。
埃爾哈特望著前方的飛機跑道,等著地勤人員向她發(fā)出信號。
導(dǎo)航員努南閉著眼睛安靜地坐在一邊。埃爾哈特知道,努南的航海、航空經(jīng)驗極其豐富,此刻他應(yīng)該是趁飛機離開地面之前,最后一次在腦海中對航行路線進行核準。
地勤人員仍然沒有向她發(fā)出信號,埃爾哈特有些不耐煩。為了完成環(huán)球飛行的計劃,這架洛克希德10E型飛機已經(jīng)按照她的要求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裝,增加了燃油箱的容積,以便能長時間在空中飛行,無需頻繁落地加油,從而縮短環(huán)球飛行的時間。
她側(cè)過身子,從左邊的機窗向后望去,飛機銀色的機翼如同兩把利刃,在陽光的照射下散射著刺眼的光芒。說實話,埃爾哈特并不喜歡這樣的顏色,她更喜歡黃色或是紅色,她的第一架飛機——二手的單引擎固定翼飛機就是黃色的。當它升入天空時,輕盈而靈動,就像是一只活潑的金絲雀。沒錯,“金絲雀”就是這架飛機的名字。
等待的時間比較長,埃爾哈特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哈欠。突然,第一次看到飛機在空中翱翔時的場景浮現(xiàn)在她的腦海中。
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埃爾哈特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一家紅十字會擔任護士。一天傍晚,她拖著疲憊的身軀,從滿是醫(yī)用酒精氣味的救護站緩緩走出來。
不遠處的飛機場上,一架皇家飛行部隊的戰(zhàn)機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瞬間爬升到空中,隨后輕盈地從埃爾哈特的視野中飛走了。埃爾哈特被眼前的場景深深地震撼了,飛機的嘯叫聲似乎穿透了她的身體,一個全新、完全不同的世界展現(xiàn)在她的眼前——
那是高空,是云層,是她從未觸及的廣闊天地!
不久,一戰(zhàn)結(jié)束,23歲的埃爾哈特回到了美國,成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名醫(yī)學預(yù)科生。那段時間她過得特別充實:在長灘開始了第一堂飛行課,老師是阿尼塔·斯努克,一位聲名遠揚的先驅(qū)女性飛行員。之后她開過卡車,當過速記員,做過接線員,靠各種兼職來賺錢貼補學費。夏天,她湊夠了錢,買了人生的第一架飛機——黃色的單引擎固定翼飛機。雖然這架飛機是二手的,但幸福將她緊緊包裹住,讓她幾晚都興奮得睡不著覺。不久,她駕駛新到手的飛機升至4300米的高度,刷新了女飛行員的世界紀錄。1923年5月15日,她接受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頒發(fā)的駕駛執(zhí)照,從此可以駕駛著“金絲雀”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了……
不過真正讓埃爾哈特在天空留下受世人矚目的飛行軌跡的,是那架亮紅色的洛克希德 Vega 5B型飛機。她同樣給它起了一個俏皮的名字——“小紅巴士”。
1928年6月17日,埃爾哈特與飛行員維爾莫·斯杜爾茨、路易斯·戈登結(jié)伴飛越大西洋。但因為途中主要依靠儀器飛行,所以未曾接受過相關(guān)訓(xùn)練的埃爾哈特并沒有駕駛飛機,這讓她心里很不舒服,甚至向媒體抱怨自己“只是行李,就像一袋被托運的馬鈴薯”。
從那以后,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像查爾斯·林德伯格(美國著名的飛行員)那樣獨自駕駛飛機飛越大西洋。
4年后,埃爾哈特做好了準備。
那是5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加拿大格雷斯港的飛行跑道旁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人。
當手拎著鋁制行李箱的埃爾哈特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時,人們立刻發(fā)出了歡呼聲。埃爾哈特將行李箱交給助手博爾特,隨后擠進了“小紅巴士”狹小的駕駛艙。
飛機開始輕微抖動,隨后在震耳欲聾的引擎聲中,“小紅巴士”像個老太太一般緩慢地動彈起來。也許是霧氣導(dǎo)致跑道濕滑,也許是油載過重導(dǎo)致機體不平衡,飛機滑行得相當吃力。人們不由得有些擔心,開始交頭接耳。
博爾特趕忙通過無線電提醒埃爾哈特:“跑道快到盡頭了!”
就在離跑道盡頭的深溝還有幾米時,飛機劇烈地抖動了一下,隨后高昂著頭,飛上了天空。
埃爾哈特經(jīng)驗豐富,幾個小時之后,她已經(jīng)輕松地倚靠在椅背上,用無線電時不時和博爾特開個玩笑打發(fā)時間了。然而就在此時,埃爾哈特突然覺得一陣刺骨的寒意襲來,她下意識地裹緊了衣服。
“天氣發(fā)生變化了!”埃爾哈特趕忙望向機翼。果不其然,機翼下斜撐的支架上已經(jīng)有亮晶晶的東西在閃爍。
冰!埃爾哈特的神經(jīng)立刻緊繃起來,謹慎地操控著飛機,在云層中穿行。然而,她很快就發(fā)現(xiàn),面前儀表盤的高度顯示始終沒有任何變化,這就意味著,寒冷的高空已經(jīng)影響到了飛機的性能。
接著,通訊信號也斷掉了,埃爾哈特只能憑借著經(jīng)驗飛行。幸運的是,當油料報警器響起時,她終于透過云層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陸地!
埃爾哈特原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這下終于松了一口氣。在飛行14小時45分鐘之后,“小紅巴士”降落在北愛爾蘭德里北部的一座牧場上。
埃爾哈特清晰地記得自己從“小紅巴士”上跳下來時牧場工人臉上的表情。他大張著嘴,驚愕地盯著埃爾哈特,半天才蹦出一句話:“你……你飛了很遠嗎?”
埃爾哈特被牧場工人的反應(yīng)逗樂了,微笑著回答:“是的。”
接著,她又學著牧場工人的腔調(diào)補充了一句:“我……我想是從加拿大飛來的!”隨后,埃爾哈特轉(zhuǎn)身捂著嘴走到一旁,留下那個牧場工人茫然而又不知所措地望著她的背影。
這次飛行大獲成功,埃爾哈特成為第一位單獨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她的名字登上了報紙頭版,媒體稱她為“空中女王”;她的會客名單中出現(xiàn)了各國政要的名字;十字飛行榮譽勛章、法國政府榮譽軍團勛章、國家地理學會金質(zhì)勛章掛上了她的胸膛……
回到美國,埃爾哈特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形象出現(xiàn)在各類商品上——女裝上、運動衣上、香水上,甚至包括行李箱上。緊接著,是為期近一年的巡回演講。眼前出現(xiàn)的一切讓埃爾哈特感到茫然,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她的身邊出現(xiàn)了一位與她興趣愛好相近的女士——埃莉諾·羅斯福,也就是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埃爾哈特教埃莉諾如何操控復(fù)雜的駕駛儀器,而埃莉諾則教埃爾哈特如何處理紛繁的社交事宜……
此時,一名地勤人員跑向飛機,向埃爾哈特揮手示意。
埃爾哈特揉揉眼睛,坐直了身體。不知道為什么,這次航行雖然做足了準備,但埃爾哈特仍隱隱有些不安。
她的腦海中突然浮現(xiàn)出年初機場試飛的那幅畫面:洛克希德10E型飛機如同一只折翼的大鳥趴在跑道上;前起落架已經(jīng)從機體上脫離,沖進了一旁的草叢中;機翼上的螺旋槳割開了跑道,到處是散落的殘片和碎石;飛機腹部因為貼在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離,原有的亮銀色涂裝已經(jīng)完全脫離,露出里面灰黑色的金屬……
埃爾哈特使勁地搖了搖頭,冷靜地把腦海里這一幕驅(qū)散。
就在此時,指揮塔下達了起飛的指令,地勤人員也沖著她揮舞著旗子。
埃爾哈特轉(zhuǎn)向身邊的努南,只見他面帶微笑沖自己點了點頭。
埃爾哈特深深吸了一口氣,撥動飛機儀表上的開關(guān),做好起飛前最后的準備工作。
這架洛克希德10E型飛機先是微微顫動著身體,接著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聲,它如同一只蟄伏已久的猛獸,先是緩慢地起身,然后搖晃著前進了一段距離,突然在跑道上奔跑起來,由慢到快,最終騰空而起!
埃爾哈特在心中默默地念道:“去吧,我們一起去往更廣闊的天地!天空,是我永遠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