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左
受冰雪和低溫影響最大的,當數作戰飛機了,尤其是戰斗機。戰斗機常常要超聲速、超高空飛行,因此脆弱到沒有任何地方能經受住冰雪的考驗。機身外部的空速管、靜壓探測口在低溫下很容易變形、堵塞,這樣很容易產生錯誤的飛行數據,如果飛行員照著這些數據飛行,安全系數將大大降低。冰、雪、霜附著在戰斗機表面,會增加飛行時的重量和阻力,降低飛行升力;如果冰雪混入進氣口,會導致飛行系統、發動機工作失常。這些因素都會讓正在執行任務的飛機直接從天上栽下來。
除冰是個技術活
冰雪和嚴寒對戰斗機影響這么大,怎么辦?有人說了,干脆冬天就好好待在機庫里,別出來了。然而,軍事行動一觸即發,武器想“冬眠”可不行。天氣只要低于一定溫度, 戰斗機在平流層飛行數小時之后,機身就會結霜。所以,在飛機執行任務前,必須噴灑防冰液。具體做法是將防冰液加熱到65~85℃,然后由專門的除雪車噴灑在機身上。當然,光懂得如何防護還不夠,還得進一步未雨綢繆。
440號建筑
讓我們來說一說440號建筑吧!440號建筑學名“麥金利氣候實驗室”,幾乎每一種型號的美國軍用作戰機都要在這里經過“冰與火”的考驗才能進入部隊服役。在這個實驗室里,溫度能從-53℃直接上升到73℃。實驗室還能模擬大風、濃霧、積冰等多種惡劣天氣。

在冰雪的影響下,戰斗機最容易墜毀,但是應對之策也比較多,其他武器裝備可就沒那么好運了。比如,坦克。
坦克算是武器裝備里最“接地氣”的,綽號“陸戰之王”,可偏偏總是打不贏“雪仗”。低溫加冰雪的天氣常常會影響坦克的液壓系統、懸掛系統、溫控系統和武器系統。直白點兒說,進入嚴冬,“陸戰之王”分分鐘就會動不了、跑不快、打不準,炮筒變形,還會凍死駕駛員。一旦溫度低于-40℃,坦克的履帶就有可能直接撂挑子。這些問題,要怎么解決呢?很遺憾,目前軍事專家也沒特別好的辦法。不過,遇到大雪封路,也沒人愿意開著坦克出門作戰吧?
比起空軍和陸軍的武器裝備,隸屬于海軍的艦艇和潛艇面對嚴寒冰雪,就表現得“文藝”多了。
潛艇嘛,按理說只要執行任務,基本都在海里,除非撞上冰山,否則不太可能受到冰雪影響。然而,每當北半球覆蓋了茫茫白雪,就時不時會冒出潛艇擱淺,被凍在大海里的消息……這也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再來看看軍艦,海上風大浪大,艦體被打濕后,碰上低溫就會結冰。所以,只要氣溫稍稍降低,軍艦渾身都能見到冰溜子;如果這個時候剛好下雪,再掛上點兒雪花,整個軍艦看上去就像一件冰雕作品。雖說也會影響火炮、機炮的性能,可軍艦上還有導彈裝備啊,主火力一點也不示弱。因此,嚴寒的天氣似乎并不會影響軍艦奮勇作戰哦!
小小程摘自《兒童故事畫報》
八卦時刻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的裝甲師浩浩蕩蕩駛入莫斯科。孰料,他們遭遇了莫斯科幾十年難遇的酷寒。一天內,氣溫從零下幾攝氏度,驟然降至零下四十攝氏度。德軍坦克內的機油完全被凍住了,發動機打不著火,必須在坦克的底盤下架上火爐才能勉強開動。然而,禍不單行,公路完全上凍,履帶上即使加裝防滑鏈也無濟于事,很多坦克滑進了路邊的溝渠。成百上千輛德軍裝甲車就這樣“癱”在了莫斯科的冰天雪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