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莊
朋友中,有的可能是一蓬炫目的花,因為熱烈而讓你記住;而有的,則可能開得悄無聲息,但不時地,飄一縷暗香,沁人心脾。劭輝之于我,是后者。
十五年前,劭輝在一家銀行的辦公室工作,而我供職于市委辦公室,工作中常有交集,印象中他話語不多,讓我起初甚至記不準他的名字。但是有一次,因為全市信息工作評先,漏掉了他所在的單位——那是一個新組建的單位,他把電話直接打給負責此項工作的我,質疑為何沒給他們單位分配先進名額,我趕忙糾正的同時,也記住了這個叫張劭輝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毛頭小伙。那一年,在他的努力下,原先那個因信息工作“欠賬”讓我們頗為頭疼的單位,終于迎頭趕上,名列前茅。我開始對他刮目相看,同時開始的,還有正值不惑之年的我和剛過弱冠的他,如同《后漢書·禰衡傳》所說“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的忘年之交。
沒想到在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之時,劭輝竟扔掉鐵飯碗,跳槽去了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當了一名憑業績吃飯的客戶經理。他在電話里跟我說:“我要努力讓每個月的按揭成為我工資的零頭!”沒有了工作交集,我們在各自的軌道上忙碌著,仍然保持著斷斷續續的聯系。我的兩次工作調動,他都跑來看我。我的新書出版了,也總不忘送他一本。身處股份制銀行激烈的競爭中,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拓展業務上,我們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他也從不主動提及自己奮斗的艱辛與收獲。但憑直覺,我覺得他的勤奮與執著,肯定會給他帶來好運。我的預感不斷得到印證,聽說他在業內取得了不俗的業績,拿到了銀行最高的年薪,當上最年輕的行長后,又去鄭州當投資總監了。當年電話里的豪言壯語早已變為現實,我為他的年輕有為感到由衷的高興,并在心里為他祝福。
再見面時,他意外地送了我一本書,竟是他自己新出的散文集。原來他和我一樣熱愛著文學!認識多年我竟不知道,劭輝早在少年時代就是知名的校園作家,出過好幾本書,被《河南日報》列入“文學豫軍”方陣隆重推介,更成為國內多家青少年報刊的封面人物。畢業之初他先到鄭州當記者,圓了自己的“記者夢”,金融只是他“投筆從融”后的第二份工作。他“深藏文學功與名”,在金融職場做得風生水起,一度讓我誤以為他是金融“科班”出身。面前的他,依舊語言樸實,性格內斂,一如他筆下的文字,內涵豐富。就連原本名字中稍顯輕狂的“少”字,也被他用更加沉穩的“劭”取代。也許是內在的東西太沸騰,太雄闊,所以外在上稍稍抑制了一下,給人感覺剛柔并濟。
因為這些年我也在堅持著寫作,我們的話題多了起來。事業上的小有成就,只能帶給劭輝一時的虛榮和滿足,卻無法讓他的內心踏實安寧,雖然他改行謀生十多年,但文學的火焰在他心中從來都未曾熄滅過。什么都能將就,唯有夢想,不可以!于是正“高歌猛進”的他,推掉了業余時間里觥籌交錯的應酬和追名逐利的交際,在洛河畔獨上高樓“結廬”讀書,在心田“修籬種菊”,開始了“不合潮流”的追求:“閑”。
清代張潮在《幽夢影》中對“閑”有過闡述:“人莫樂于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游名勝,閑則能交益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于是?”在快節奏的當下,孜孜逐利仿佛成了人們生命中的追求,“得閑”之趣味、審美、境界仿佛離我們遠之又遠。然而,生命需要閑適,才能得到幸福滋養,正如冬雪落盡,還要供養春花。這個道理很多人懂,但能做出取舍的又有幾人?我不由地佩服劭輝的瀟灑!對于未來,他的目標和夢想總是那么明確并且一步一步地讓它們變成現實。
心“閑”下來后,劭輝邁開雙腿在廣袤的大地上行走,與陌生的山水自然、歷史古跡對話。很多時候,一個人選擇了行走,不是因為欲望,也并非誘惑,他僅僅是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行走成為劭輝寫作的源泉和動力,他告訴我:萬物有靈,草木有情,它們的性情會被環境改寫——一棵長在千年文廟前的柏樹會肅穆莊重,而一棵古戰場上的老樹會像個披頭散發的瘋子。他還和我約定:一起相約走遍河洛大地去拜訪一棵棵老樹,走累了,就在樹下歇一會兒。是的,他可以沒有舒適的床鋪,卻不可以沒有太陽和星星;他可以沒有名車豪宅,卻不可以沒有道路和夢想。他那雙藏在厚厚鏡片后面的眼睛,裝著大海、星空、千年的冰川、無邊的草原;那顆心見證過大江大河的奔流、自然萬物的勃勃生長,人情的溫暖和美好……它是充盈的,豐富的,從容而有力量。
劭輝過了靠文學來養家糊口把小日子過得舒服一點的階段,文學純粹成了他的一種享受和精神追求。他經常找我,卻閉口不談他的業務,談到奮斗的苦衷和隱痛,也只是呵呵一笑,寥寥數語。但說到寫作,他眼睛一亮,馬上興奮地告訴我:“《中國旅游報》要給我開專欄!”我驚訝地說:“你還要繼續寫?”他說:“是啊,這怎么能丟!”他不大的眼睛頓時瞪得很大,一下子讓我回到了很多年前我們對文學那種虔誠的追求狀態中去了。
是啊,生活總有各種壓力推著我們往前走,不知不覺我們就在生活的漩渦中疲憊不堪,但是不要忘記生活的權利把握在自己手中,選擇如何過也是個人的自由。平凡如他如我如你,我們追逐的一個又一個夢想,激不起世界的漣漪,卻能夠讓自己的心靈開花,帶給別人以芬芳。如此,人生將多了五彩繽紛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