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本華,許飛
輸血在臨床治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診療手段不能替代的,各個醫療機構非常重視科學安全合理輸血,輸血前進行獻血者和受血者血型的檢測、抗體篩選試驗、交叉配血試驗及其它試驗,都可以大大減少輸血反應產生的概率[1]。凡遇有下列情況必須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有關規定作抗體篩選試驗:交叉配血不合時;對有輸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內需要接收多次輸血者[2]。所以在輸血科常規工作中,血型鑒定的正確性,抗篩試驗的及時性,可以提高臨床輸血的準確性和針對性,為后續制定輸血方案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筆者對2015-2017年海軍某醫院的血型鑒定情況和抗體篩選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海軍某醫院2015-2017年需要進行血型鑒定和抗體篩選的樣本。
1.2 試劑與儀器 試劑:5%ABO血型反定型紅細胞試劑、抗-A、B試劑、單克隆抗-D試劑、多種抗人球蛋白試劑、抗-A1試劑、抗-H試劑、抗-AB試劑、譜細胞(以上試劑由上海市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內使用)、ABO/RhD微柱凝膠血型定型試劑卡、0.8%濃度ABO血型反定型紅細胞試劑、抗人球蛋白試劑卡、抗體篩選細胞、不規則抗體篩檢卡(以上試劑由長春博迅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內使用)、凝聚胺試劑(以上試劑由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內使用)。儀器:BASO 2002-2型離心機、TD-A型血型血清學離心機、卡式離心機、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2~8 ℃醫用冰箱、水浴箱、酶標儀等設備。
1.3 標本采集 抽取患者靜脈血1 ml,用EDTA-Na2抗凝;抽取患者不抗凝靜脈血5 ml。
1.4 試驗方法 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關于ABO血型鑒定、Rh血型鑒定、交叉配血試驗、紅細胞血型抗體篩查、紅細胞血型抗體鑒定的操作步驟[3],對入院患者輸血前進行血型的正反定型的鑒定,并對有輸血史、妊娠史或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進行不規則抗體的篩查和鑒定。
2015-2017年海軍某醫院臨床疑難血型解決情況調查見表1;抗體篩選及不規則抗體鑒定情況調查見表2;特異性不規則抗體鑒定情況見表3。

表1 2015-2017年海軍某醫院臨床血型鑒定情況調查(例)

表2 2015-2017年海軍某醫院抗體篩選情況及交叉配血不合原因調查[例(%)]

表3 2015-2017年海軍某醫院特異性不規則抗體鑒定情況調查(例)
血型是人體的一種遺傳物質,狹義地說是紅細胞抗原的差異,在人體紅細胞血型系統中,ABO、Rh血型與臨床輸血關系最密切[4]。紅細胞ABO、Rh血型系統的正確定型、交叉配血試驗是輸血前檢測的重要環節,如果發生錯誤可能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5]。海軍某醫院近三年來不斷加強對血型檢測的重視程度,使用凝膠卡法進行血型鑒定、交叉配血、抗體篩查和抗體鑒定工作,因此在疑難血型的發現和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較前幾年大幅增加,經過臨床調查咨詢絕大部分患者有多次輸血史。從表1中可以看出,該單位血型檢測中,造成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原因有亞型、抗體減弱、蛋白凝集、不規則抗體、冷抗體等。表2可以看出造成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有不規則抗體、冷抗體和自身抗體。表3中可以看出特異性不規則抗體主要有IgM類抗體,主要是抗-M;IgG類抗體,主要是Rh抗體。
紅細胞ABO、Rh血型鑒定可能會受到疾病、年齡、藥物、遺傳等多種因素的干擾[6]。遇到血型鑒定的疑難問題,該院通過現有的條件方法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遇到一些亞型,由于免疫血清學試驗本身的局限性,輸血科不能準確定型。由于患者經過多次輸血后,產生紅細胞不規則抗體的概率會大大增加,如果這類患者在輸血前不經過不規則抗體的篩查試驗,則輸血的危險性相對很大。不規則抗體鑒定能夠正確的分析原因,并制定出合適的輸血方案。為提高輸血科對疑難問題的解決水平,還需做好以下幾點工作:提高輸血科全科人員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加強參加輸血專業知識的培訓;積極與臨床溝通,了解患者的一些基本情況,對于分析血型鑒定困難和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有很大的幫助;更好地改進和優化工作的操作規程和方法,提高檢測能力和檢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