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一年,年度營銷計劃的制定又要提上日程。
在做企業顧問輔導企業時,我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企業好不容易制定出來的年度營銷計劃,到年底總結檢核時發現,很多內容都沒有執行,或是執行了卻支離破碎,或是成為企業的“花瓶”中看不中用,最后只能是老板或總監的計劃被束之高閣。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總結起來,最起碼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更換營銷負責人,制定計劃較為倉促。剛上任的市場總監或營銷總監,要么是剛提拔上來不熟悉全局情況,要么是從外部聘請過來,對企業和市場不甚熟悉,制定的年度計劃缺乏通盤考慮。
二是企業負責人好大喜功。喜歡“數字”好看,或偏重計劃書厚重、規范、文辭華美、重形式輕內容,或下達營銷目標過高、不切實際、落地時頭重腳輕。
三是企業資源不支撐。在營銷計劃執行時,由于企業包括資金在內的資源緊張,原計劃的設備更新、新廠投產或市場投入跟不上,造成計劃落地時虎頭蛇尾、事倍功半。
四是制定計劃前,沒有做系統、周密的調研。對外部市場、行業、競爭對手、渠道合作伙伴及消費者缺乏深入了解,對內部財務、各部門資源及專業能力能否支持計劃達成不能了然于胸,執行時關鍵時刻掉鏈子。
五是營銷團隊的執行能力不足。執行能力是順利執行的前提。一些企業不重視對員工學習能力的培養,由于各種原因缺少對員工的培訓,造成在市場上缺乏職業化的各項技能,戰斗力弱,計劃執行大打折扣。
此外,競爭激烈,競品大幅擠壓;缺乏富有吸引力的營銷政策,渠道商不配合;電商的沖擊,實體店成本高,生存艱難……諸如此類,都是營銷計劃難以完整執行的原因。
企業究竟該如何制定年度營銷計劃,才能更好地指導來年的營銷工作,并能夠順利地完成新一年的營銷目標呢?以下五大關鍵點也許是企業應該關注的。
年度營銷目標的制定一定要合情、合理、合規。有一個實驗,有三組猴子,每組兩只,分別放到三個房間,房間內放置香蕉。第一間房,把香蕉放在地上;第二間房,放在天花板與地面中間;第三間房,掛在天花板上。一段時間后,第一間房的兩只猴子為爭奪近在眼前的香蕉一死一傷,第二間房的兩只猴子彼此相安無事,第三間房的兩只猴子都餓死了。實驗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呢?如果目標過低,太容易達到,就會出現沒有斗志而缺乏壓力和動力的情況;如果目標過高,蹦一蹦都夠不著,則會出現喪失斗志、自暴自棄的現象。只有目標合情、合理、合規,才能在實現目標的同時,各得其所。合情即符合現實的情況,比如在全球經濟疲軟、低迷的情況下,營銷目標不能制定得太高。合理即營銷目標的制定要參照區域市場容量、產品占有率、品牌滲透率、市場投入等來確定。合規即營銷目標制定要參照行業自然增長率、歷史同期增長、行業政策要求及規范、法律規定等多重因素,要符合市場的發展規律,不能拔苗助長。營銷目標(績效指標)的制定,通常遵循SMART原則:即具體(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達到(Attainable)、與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相關性(Relevant)、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ound)。不考慮實情及拍腦門制定的營銷目標,最終執行只能流于形式。某知名乳企曾打出“10年時間打造千億企業”的口號,盲目引進風投,最后一波三折,走上了自絕的道路。

年度營銷計劃一定要先調研再制定。一份完整的年度營銷計劃,一般會有如下十方面的內容:以4P為基礎的銷售總結;新一年的經濟與市場形勢展望;企業既定或優化、新擬定的營銷戰略規劃;新年度營銷目標(利潤目標)按銷售單位、區域,分產品分解;新年度營銷組合策略及市場銷售行動,包括品牌、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宣傳、服務等;為目標及計劃達成而頒行的新年度營銷管理制度;新年度團隊建設及營銷人員整體規劃;調整或更新后的新年度薪酬激勵考核方案;新年度財務預算及費用率;未盡部分所列的附件。營銷計劃最核心的部分是營銷組合策略,而無論是品牌提升,還是新品推出、價格及營銷政策制定,還是渠道拓展、促銷、宣傳策略與方式設計以及服務措施等,都需要提前對企業的資源狀況,包括設備、技術、生產能力、采購、流動資金、物流倉儲等進行充分的調研與預估,甚至沙盤虛擬推演,這是內部的調研。此外,企業市場及銷售部門,還要選擇針對性區域及市場,對現行的經銷商、終端商、渠道業態、經濟及行業狀況、競爭對手、消費人群等,進行實地或街頭攔訪、有報酬訪談、問卷調查等,預測及研判市場未來。同時,發現市場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將解決的策略或方法,寫進年度營銷計劃里。之所以要進行系統調研,就是為了避免“閉門造車”,陷入自娛自樂制定計劃的誤區。

從務虛到務實,虛實結合。一份有效的年度營銷計劃,一定是虛實結合的。品牌戰略、營銷戰略規劃、營銷組合策略等,是虛。但市場銷售行動計劃,包括人力配置、薪酬方案、市場投入預算等,是實?!皩崱眹@著“虛”。如何落地?這就需要在制定4P策略及銷售行動計劃時,界定營銷事件、具體內容及標準、實施時間及節點(階段、步驟)、執行地點、責任部門及人員、考核獎懲等,并借助一些量化、細化的數字或表格,將虛的戰略或目標指標化,即量化可執行。營銷計劃的制定只有虛實結合,注重實效、實操,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一氣呵成,實施到底。
凝心聚力,部門協同,各負其責,各安其位。有一個笑話:一家企業業績下滑,老板找來各部門負責人開會查找原因。銷售總監說是因為生產的產品質量不好,影響了銷售;生產總監說是采購的原材料不好,影響了品質;老板繼續問采購總監,得到的回答是財務部給的錢少;問財務部,負責人說是因為銷售部銷量低、回款少所致。問題轉了一圈,又回到了銷售部。這種扯皮現象,在很多企業都存在,而正確的做法,是企業各部門精誠合作。銷售部是營銷計劃或方案的執行部門,目標達成的第一責任方,市場及客戶開發、管理、維護的當事者。市場部則承擔市場調研、產品設計、創意提出、企劃方案撰寫、市場督查等職能。通常情況下,市場部是企業年度營銷計劃的制定者,而一份操作性較強的營銷計劃,應以市場部為主導,銷售部門通力配合,其他部門予以協助。一些企業的營銷計劃之所以存在執行偏差,很大程度上與制定時銷售部沒有較多參與有關,最終導致營銷計劃難以貫徹。年度營銷計劃要想最終轉化成銷售部順利執行的指揮作戰書,市場部牽頭人,就必須讓銷售部負責人、主管甚至有代表性的一線優秀銷售人員參與進來。詢問真實的市場狀況、存在的銷售問題、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哪些好的建議等,甚至可以對一些好的建設性想法予以獎勵,讓銷售部積極參與營銷計劃的撰寫。草案完成后,甚至還要征詢銷售部門的意見。這樣,一旦補充、修正并最終簽批后,計劃就變成了真正的整個市場營銷部門的行動指南,自然而然就消除了部門割裂及互不配合的尷尬。我在給可口可樂授課時,企業的市場負責人告訴我,他們的營銷目標制定,與一般企業自上而下不同,可口可樂是自下而上。即由各區域、各銷售主管自行上報目標,市場營銷部門收集后,根據市場及資源配置進行平衡與調整,最后成為大家都認可的任務目標,計劃的可達成性就較強。

堅持最適而非最優原則。有些中小企業,在制定年度營銷計劃時,喜歡“高大上”“偉光正”,表現在文字描述方面是大話、套話甚至假話較多,看起來很有高度,甚至讓人心生敬畏,但限于企業條件,營銷計劃中策略及行動的實施可望而不可即,目標實現自然是“水中月”“鏡中花”。所以,營銷計劃的制定,不一定是最優,但一定要適合企業自身。比如,有的中小企業,在制定計劃時,非要比肩大企業,大而全,但操作時,卻發現困難重重。再比如,有些企業的營銷計劃制定,是基于理想條件下可以實現,而忽略了市場變化,企業也存在可變因素,甚至會有國際市場波動、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原材料上漲、客戶流失等大量意外狀況。因此,企業在制定計劃時,要堅持最適原則,一切從市場和企業實際出發,比如新產品推出、產品賣點及市場接受度、真實產能、有效客戶、可保障的促銷費用、營銷團隊能力、客戶團隊配置等方面。
一份有效的年度營銷計劃的制定,凝聚了企業上下的心血與努力,但也只有制定了合適的營銷目標,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營銷組合策略,講究部門協作,重務實而不是務虛,堅持最適而非最優的原則,同時注重內在的邏輯關系,內容充實,圖文并茂,才能讓營銷計劃制定有據,執行有力,更好地完成新一年的企業營銷目標。
作者:營銷實戰專家,微信公眾號“崔自三營銷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