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7
現代建筑行業發展、變革極為迅速,要想適應技術不斷革新,緊跟行業發展,就必須要著手于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在校內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不斷提升其綜合素養,逐步優化日常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實踐教學資源有限等一系列問題。
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對建筑行業提出了全新要求。以高職院校教育為例,在傳統的觀念意識中,對高職院校教育往往存在一定偏見,導致高職教育招生難、經費緊張等問題[1]。受到此種理念影響,高職教育工作開展受到較大阻礙。在社會發展中,對各階層人才需求為客觀事實,不同的社會分工,需要不同工作人員來承擔,而技能型人才需求量逐步增大,但是,由于高職教育工作開展受阻,技能型人才缺失,導致供不應求現象出現。在現代教育工作中,應正確認知高職院校教育工作,意識到技能型人才重要性,進而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而高職院校教育管理者,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以建筑工程專業為主,應做好專業群實訓基地建設工作,優化以往高職院校教育方式,提高建筑專業教育質量,為建筑行業發展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
2.1 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問題 就當前高職院校教育工作加以分析,絕大部分高職院校內部含有實訓基地。但是,實訓基地內部設備難以得到合理應用,很多高職院校內部實訓設備處于閑置狀態,或是存在應用不合理現象,都會導致資源浪費問題出現。再加上,部分建筑工程專業,在教學工作中多采用大班教學方式,很多學生在大班教學中,由于設備有限,部分學生難以得到實訓機會,而另一些設備“無人問津”,教學資源分配存在嚴重不合理問題。
2.2 高職院校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在高職院校調研中發現,部分高職院校為民辦學校,而這些院校在辦學初期,無論是教學理念或是經驗,都存在不同問題。這也意味著,在建筑專業人才管理工作中,會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等問題[2]。對上述問題加以分析,主要源于高職院校建筑專業教學體系不完善,對實踐教學帶來較大影響。
2.3 高職院校師資力量薄弱 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多選聘碩士或是博士人才,而這些人才絕大部分時間在校內,難以走入建筑企業參與實踐工作,導致高職院校時間教學工作開展受到影響。以建筑專業教學為例,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勢必會導致實踐教學成果出現偏差,進而增加實踐課程難度,不利于建筑專業實訓課程開展,難以提升建筑專業教學質量。
3.1 創新課程整合資源 針對建筑課程設備浪費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應不斷創新,以此為基礎,優化建筑課程專業內容,從建筑專業教學形式、崗位需求為基礎,結合建筑行業未來發展,對建筑課程內容加以調節,進而整個各項資源,完善建筑工程專業技術,打造建筑工程專業群基地,增加專業群實訓基地投資,構建屬于大班的“專業群”,提升建筑課程實踐效率與質量,帶動高職院校教育工作開展,培養更多建筑專業人才。
3.2 構建實訓基地完善體系 針對高職院校教學體系不完善問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結合建筑專業實際情況,完善管理體系,以此為基礎做好校內外管理工作,進而打造實訓基地,落實實踐教學工作。與此同時,還應不斷優化實訓基地,不斷完善實訓基地組織結構[3]。此外,在高職院校教育工作中,還應優化培訓體系,結合不同建筑專業課程,打造綜合性實訓基地,并拓展現有師資隊伍,以更為完善管理體系,優化實訓工作,最終培養出更多專業性建筑人才,使其實踐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3 優化教師、學生培養計劃 針對師資力量與學生基礎薄弱問題,在建筑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優化以往教學方式,打造更為完善培養計劃。首先,在教師培訓與學生培養過程中,應以教師與學生為主導部分,分析人才培養方式,結合建筑行業未來發展需求,從建筑領域變革為基礎,充分掌握各項信息,以此為基礎,制定教師與學生培養計劃,才能為現代社會發展、建筑行業發展培養出更多人才。其次,針對建筑專業高新技術人才缺失問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引入全新教育理念,借助更多先進軟件,例如BIM技術,打造建筑專業高新技術人才,進而優化以往建筑專業教學體系,從實踐與理論為基礎,不斷完善培養計劃,進而為建筑工程發展培養出優秀人才。最后,在高職院校建筑專業教學工作中,還應不斷創新以往教育理念,不斷提升建筑工程專業教育質量,保障高職院校建筑專業教學成果,進一步推動現代建筑行業發展。
在高職院校建筑專業教學工作中存在諸多問題,不僅會影響高職院校教育工作開展,更不利于培養復合型建筑人才。因此,在高職教育工作中,應著手于建筑工程專業課程,打造專業群實訓基地,在專業基地中做好理論與實踐教學工作,并優化以往教育理念,創新教育形式。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高職院校建筑專業教學質量,維護高職院校教育工作開展,為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