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第二中學 河北 唐山 063611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協調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改、新教學理念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探究活動,無論從組織形式、合作探究內容、師生互動等方面取得了些許的成效,但,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仍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值得教師深思。
1.合作空間狹小。與傳統教學模式來說,合作探究的效率與教學質量相對來說會更高。因為,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小組合作是充分發揮組員的共同智慧,組員共同探究、分析、思考、群策群力。小組成員間進行思維的碰撞,共同探究某一知識點;共同解決某一數學問題;共同驗證某一猜想。但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些初中數學教師往往會把合作學習定義為學生間共同解決一個小的問題,如果教師只是認為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導某一數學公式、定理或獲得具體的測量方法、計算技巧等,有的數學知識學生只通過個人努力就能解決,這樣的學習沒有必要讓他們合作探究,如果教師讓他們合作探究的空間很小,或者通過自身就能力完成,不能激發起學生深入探究欲望,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也就不能激發起學生的深度思維,這樣的合作學習沒有意義。為了讓合作學習更有效,因此,教師應選擇一些有挑戰、深度的問題,合作的問題要有開放性與探究性,學生個人不能自行解決或解決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必須通過合作學習、共同探究才能解決,這一有利于發掘學生的潛能。
2.忽略教師地指導作用。有的教師誤認為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合作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是個旁觀者,至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狀況、進度、問題等,教師一無所知,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沒有發揮其組織、引導、促進作用,缺失教師地指導作用,合作學習很難有實效。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種形式而已,同時也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一種手段。合作學習需要一定程度理論知識為基礎,更需要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為支撐。合作學習應以班級中的學生關系為基礎;以制定教學目標為先導;以師生、生生間互動為動力;以小組為基本單位,以提升學生基本技能為目標。可以增強團隊榮譽感,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教師布置完合作學習任務,學生立即進行合作探究,有的教師研究自己的教案,準備后續的教學環節;有的教師觀摩學生在小組中的活動,并沒有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有的教師干脆置身于學生合作學習之外。把自己當成局外人,在活動過程中,沒有對學生間的合作起指導作用。合作探究是組員間的合作,也是師生間的合作。針對教學中的這些現象,需要教師淡化自己傳授知識的角色,可以做團隊的合作者,與學生合作探究,成為一名學習得合作者。教師要深入到各團隊中去,及時了解組員間合作得情況,給出一些指導的意見,為公正、科學、合理地評價打基礎,也可根據學生合作探究的情況調整一下教學內容。師生交流意見的過程中,教師該講解的時候要講解,要適當點撥,這樣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深度思維。學生合作過程中,教師該放手的時候要給予學生相對的自由與空間,但不能放任,要充分相信他們的探究能力,盡量讓他們探究、自己解決問題。
1.選擇學習內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選擇合適的合作學習內容很是重要。教材中安排的知識點,并不都適宜組織學生共同探究研究。研究表明:較為復雜的數學知識或深層次的認知適合學生共同探究。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選擇合作學習任務時要選有難度的知識點與問題作為合作學習的內容。
初中生比較偏愛有深度、探究性的問題。他們面對這些問題可以開展深入探究、爭論,促進師生、生生間地互動、交流,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度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合作學習的內容如果有很大的思維空間,學生間的合作探究會更深入,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就會越大。因此,教師要選擇開放性大、難度較大的數學知識,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讓他們進行思維地碰撞,合作探究的空間會更大。
2.注重教師的指導。初中生要求獨立,他們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渴望無拘無束,不希望別人束縛自己。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獨立能力的關鍵時期,他們不喜歡教師喋喋不休地講,更不喜歡“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他們喜歡自己探究知識,即便很難,他們也想盡辦法去自己解決問題。初中階段,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既要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又要發揮自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學生掌握的知識畢竟有限,需要教師多方位進行指導。
3.合理分工。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分工合理是學生參與合作探究的一種有效手段。小組合作學習中,分工合理是指學生明確了自己在學習中的職責,有了明確的目標,有利于學生能積極完成學習任務。合作學習過程中,會有很多困難:師生間的怎樣才能真正互動動起來;如何讓這種雙向互動更有效;應采用哪種互動方式才能發揮其作用等。因為,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教學活動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相對少,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個人、教師與全體學生起合作學習關系,增強師生、生生間的信息交流,讓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