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九龍第三小學 廣東 廣州 200001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新技術的爆裂性變革,人們越來越清醒的認識到,無論是過去還是當前,乃至遙遠的未來,無論經濟怎樣發展、社會怎樣變革、技術怎樣發達,人才都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為重要的資源,是推動社會向前進的首要動力。我國對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2018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更是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人才培養的根基在于小學教育,小學教育可以說是整個國家教育體系的基石,關系著國家的繁榮昌盛、民族的自強自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小學校長,站在小學教育發展的最前沿,必須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端正對待教育的根本態度,勇于直面教育變革的風起云涌,胸懷為國為民的巨大情懷,時刻帶著思考、帶著激情打牢國家教育體系的基石。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發展的高度,對教育事業發出了振聾發聵、令人深省的拷問: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總書記的拷問如同耳提面命,久久回蕩在耳邊。我們國家的教育有著鮮明的人民立場,無論發展到什么時代,都不能偏離和動搖國家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當前,必須把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重要的使命,多培養人才,培養好人才。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教育的成績是顯著的,義務教育已經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規模持續增加,人才培養、考試招生等教育體制也日趨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教育這一主線也越來越明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教育還有不少的問題,教育改革也進入的深水區,要想由教育大國變為教育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困難需要克服,在健全立德樹人機制、深化辦學體制等方面的定位還要進一步增強。深化教育改革,直面現實矛盾,辦好人民的教育,就要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作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要站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中和接班人的方向考慮問題,站在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高度看待問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積極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有改為人先的精神,矢志進行課程教育的調整和改革,以實際效果為檢驗的唯一標準,摒棄唯分數、唯文憑、唯升學率等錯誤的頑固思想,資源往教育上傾斜,時間往教育上聚焦,政策往教育上靠攏,全面優化學校的體制機制,突出教育質量這一核心,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一)牢牢樹立立德樹人的根本觀念。培養德才兼備的學生,德是根基,要在有德的前提下培養才干,否則,人才培養的實效較為微弱,甚至會嚴重違背教育的初衷。作為小學校長,應該在教學和各類活動中,注重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注重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培養,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通過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愛國主義等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不讓學生在思想情懷上有缺失,打牢全面發展的堅實根基。
(二)牢牢把住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核心內容。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于國家和民族有用的人,如何培養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者的思想觀念。作為小學校長,應該時刻關注社會的發展大勢,把住發展的潮流,保證思想不落伍,才能保證教育的人才不落伍。明確學校的職能定位,把教育質量放在首位,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注重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國家建設的合格接班人。
(三)積極完善規章制度優化運行機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小學校要在黨和國家的規章制度的指導下,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制定科學培養、利于管理、增進團結的管理和教學制度,讓依法管理、科學管理、正規管理滲透到校園的每個角落。積極完善各類保障措施,優化教學、住宿、飲食等硬件設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就學環境。
(四)努力打造優秀的師資隊伍。教師是奮戰在教學第一線工作者,也是對學生影響最深遠的理論,他們的敬業精神和能力素質直接決定著教育質量。要確保政治可靠,這事關學生未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正確確立,能夠堅定不移的為黨和國家奉獻終身;要提高教學水平,通過培訓交流等活動,走出去請進來,開拓教師的視野,通過評比競賽等活動,促進教師始終保持學習的態度,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素質。
(五)下力構建特色校園文化。立足中國大地,立足中華傳統,對優秀的文化加以吸收、借鑒和轉化,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和特點,搞好融合,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到學校的日常教學中,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內化為學生的行為和思想的自覺。同時,在校園文化的引領下,全校師生同心協力,努力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
(一)扭住思想道德教育這一根本。搞好素質教育,首先要搞好道德教育,這是立身做人的根本,通過加強思想教育,灌輸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念,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提高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要積極開展情感類教育。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老師要真知、真愛自己的學生,學生才能真信、跟隨自己的老師,才能達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效果。要積極開展點化類教育。注重教師的言行舉止,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一句暖心的問候、一個關愛的動作和一番鼓勵的話語,精準滴灌到學生的心田,潤物細無聲的同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積極開展意志類教育。當前學生普遍存在意志薄弱、心理承受力差的問題,通過開展競技類體育運動,學習先進人物的光輝事跡,一點點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度,培養他們頑強的意志品質。
(二)把住知識文化水平這一核心。學校的作用就是教書育人,最大的成績也是讓學生學習到更多更全的文化知識,深化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也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條件和捷徑,要注重從學生自身實際出發,采取啟發式、誘導式、信心式的教育,多鼓勵、多激勵,逐步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要一如既往堅持教師的主導地位。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師的地位作用,加強教育引導和轉化,針對每一名學生的特點,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方法,教授研究、分析、歸納和總結的思維方式,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要靈活科學的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敢于、善于引進和利用好高科技手段,采取形象化生動化的方法,提高知識的接受程度,采取科學的授課方式,讓教學更加精煉,更加富有吸引力,采取靈活的方式,讓課堂更加富有活力。
(三)突出身心全面健康這一重點。無論家庭還是學校,都希望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當前學生的學業壓力普遍較大,小學生承載了許多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對他們幼小的心靈產生一定的傷害,有的甚至出現了心理疾病。面對這些問題,學校應該主動出擊、主動作為。要積極有效的開展心理服務工作。對學生出現疑是心理疾病的現象,不能等閑視之,要高度重視,積極聯系心理醫生加以指導和治療,并深挖細查問題的根源,及時有效的加以解決。要積極做好思想引導工作。對待心理問題,不能簡單以胡思亂想來對待,更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加以解決,要充分了解學生成長的心里路程,了解個人的交際范圍和生活態度及日常表現,不能隨意的批評教育,更不能又嫌棄的表情和語言,需要用真誠、真心、真愛來配合心理醫生做好心理服務工作。要積極傳授心理知識。可以開展心理專題類的課程,或者邀請心理醫生來校進行專門的心理講座,讓每名學生都能懂得心理問題的一些表現及發生的源頭,不會出現談心理就色變,或者出現迷茫的思想狀態,自己也能掌握一些自我治療的方法,自我引導及時走出心理的怪圈,擁有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