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生 史萬光 王禮文
1.武威市林果業管理辦公室 甘肅 武威 733000
2.武威市涼州區林業技術推廣中心 甘肅 武威 733000
造林密度也稱為栽植密度與初植密度,主要是指單位面積內栽種植物的實際株數或者播種的種穴數量。因為造林的密度直接的影響到林木種植的生產質量與產量,還關系到林木的健康發育生長等各個方面。因此,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經濟林的綜合效益,必須深入的研究分析栽植密度與營造方式等個方面的內容,保證各個環節的科學合理性。
1.1 按照樹種特性來確定造林密度 樹種不同,生長特點也有所不同,在造林的過程中,需要按照樹種生物學的特征來明確造林密度。例如,喜光、速生且分枝較多的樹種,選擇造林密度時可以適當的降低密度,比如楊樹以及樺樹等樹種。而針對耐陰、生長速度較慢且分枝較少的樹種,在栽植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增加造林密度。
1.2 按照林種來確定造林密度 在全株生物量生產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密植。而以干材生產為主的經濟林栽植中,需要選擇合適的造林密度。大部分的經濟林主要以果實生產為主,為了避免樹冠的連接,需要降低造林密度。而用材林與人工林需要增加造林密度[1]。
1.3 按照造林目的確定造林密度 造林目的不同造林的密度同樣有所不同,例如防護林需要密度較大。選擇株行距是1m×1.5m的造林密度,以此來提高防護有效性。用材林當中培育大徑級材時,需要降低造林密度,一般選擇株行距為2m×2m的造林密度。栽培小徑級材,比如小桿、紙材與薪材,選擇株行距為1m×1m的造林密度。經濟林必須合理的種植,為通風透光提供便利,確保樹體的健康生長與果實正常成熟,實現果實的增產增收。
1.4 按照立地條件來確定造林密度 立地條件直接關系到樹木的實際生長速度。一般情況下,立地條件比較差時,需要減少造林密度。干旱造林地中需要選擇相對較稀的造林密度。而立地條件較好時,可以適當增加造林地密度,這樣能夠增加單位面積內林木的整體覆蓋率。
2.1 造林地的選址 經濟型林木的主要特點是喜愛地勢平坦、向陽、土厚、土壤肥沃以及水分適中的地區,因為各個地區土壤土質與氣候天劍等存在較大差異性,因此不同的樹種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例如,枇杷適合栽植在高溫且日照較長的南方地區。板栗適合種植在耐干旱、寒冷的山地地區。棗樹比較鹽堿,土壤酸堿值在8.5也可以健康生長。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基于經濟林造林的主要目的,來選擇造林地。
2.2 優良品種的選擇 經濟林造林過程中,主要需要考慮到速生、優質以及豐產等條件。我國各個地區都有當地傳統的品種,例如淮北的石榴,不僅粒大且質多。當地的特有傳統品種不僅產量高、品質佳,并且還具備較強抗性、產量比較穩定。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優良品種都具備明顯的地域性,所以,必須加強本土經濟林木的保護與發展。根據當地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引種改良工作。
2.3 樹種與品種的合理配置 配置樹種與品種時,需要按照樹種類型、品種的生物學特性、林地經營生產目標等各個方面的因素來確定。林地地理條件比較單純,那么樹種與品種配置便非常容易。肥水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配置具備較高經濟效益的經濟林。針對干旱瘠薄地區,可以配置山杏或棗樹等環境適應性較強的樹種。相同種植區域中,盡量配置相同樹種,便于后續的管理。
2.4 經濟林種植管理 首先,做好松土與除草作業。土壤管理中松土除草屬于重要內容,主要是為了能夠疏松土壤,降低水分蒸發的概率,保證林木根系能夠正常健康的生長。栽植經濟林的過程中,必須做好除草作業,并且適當的施加綠肥,進一步的增強土壤的肥力。每年需要進行兩次的松土除草作業,在5到9月份之間完成,松土的深度不應超過6厘米。成年林需要每三年在冬季的時候進行一次大墾,下鋤的深度保持在20到25厘米。小樹需要淺一些,大樹需要深一些。夏鋤需要淺一些,冬墾需要深一些。其次,做好修枝整形。修枝整形主要是為了處理密生枝葉以及徒長枝,還有病蟲枝、枯枝等,保證林木能夠健康生長,增加座果率以及成果率。幼樹在修枝時需要做好樹形的調整,保證樹冠正常開張。一般修剪成主干疏層形以及自然開心形。主干的定干高度需要根據樹種與地形等因素決定。修枝主要分為冬剪與春剪,冬剪主要在落葉后到萌芽前完成,嚴寒地區為了避免凍害以及風害等問題,需要在2到3月份完成。夏剪時,主要完成林木的除萌、新梢摘心以及徒長枝的修剪等工作。最后,重視施肥與灌溉管理。施肥與灌溉直接關系到經濟林的速生豐產。施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主要包括基肥與追肥?;适墙o樹木提供基本的生長肥料,基肥需要在落葉后到初春之間完成。而追肥主要以化肥為主,施肥的最佳時間需要按照樹種的物候期來確定,在萌芽期、開花期以及果實膨大 期的時候,增加施肥量,確保能夠滿足于林木生長與結實的實際需求。經濟林的營林中,需要按照天氣情況做好灌溉,也可以人工灌溉來滿足林木對水分的需求,給林木的開花座果提供有利條件,我國南方地區雨水較多,需要做好排澇工作[2]。
綜上所述,經濟林木種植產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各個領域的建設與發展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必須重視經濟林的建設。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來確定適合的造林密度,采取針對性的營林技術,保證林木的健康生長,促進經濟林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