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廣播電視臺 山東 棗莊 277100
在當今大數據發展時代,媒體融合之后正在隨著互聯網發展一起在壯大,人們大多都用手機來獲取新鮮信息,這種方式既方便又快捷。所以傳統媒體就必須要做出改變,和互聯網聯系在一起,改變原來思維與傳播方法。而且電視媒體編輯記者還需要進行多元化創新,從最根本方向改變其形式,最終改變整個媒體行業。
在大數據時代剛剛開始時候,那些老舊電視媒體人員并未重視,但是隨著人們生活習慣逐漸改變,開始利用互聯網平臺收看信息,這樣就使老舊媒體產生危機感,而有的老舊媒體沒有結合大數據技術,最終被時代淘汰,而有的老舊媒體結合大數據時代便利情況對媒體進行長遠規劃使之長遠發展。當老舊媒體轉型為新媒體時,就需要對電視媒體編輯記者進行多元化創新,由于編輯記者是媒體產業中很小一環,所以只有將他們整合在一起,才能夠讓媒體產業更好發展。
(一)編輯內容不新穎。如今是信息大數據時代,大量數據信息接踵而來,導致電視媒體節目越來越多樣化,選擇內容范圍越來越廣泛。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媒體編輯記者要想存活下去就需要尋找新穎題材,吸引大家觀看,提高電視收視率。但是就現在電視媒體編輯記者所展示出內容來看,很多編輯記者都還沒有意識到編輯內容新穎重要性,還是沿用以前編輯思路與看法,導致編輯出來內容不夠新穎,不能夠吸引觀眾,導致電視收視率難以提升甚至下降[1]。
(二)編輯內容缺乏創新。在這個信息化時代,面對大量信息,觀眾們首先關注就是內容標題,只有標題與眾不同才能夠讓觀眾產生觀看下去興趣,所以電視媒體編輯記者制作出出眾標題就變成工作核心。但是很多電視媒體編輯記者將編輯標題本意曲解,對標題夸大其詞,吸引觀眾來觀看,但是觀眾看到內容之后發現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讓觀眾對電視臺評價降低,失去好感,這就讓很多編輯記者變成“標題黨”,只注重標題與眾不同,追趕潮流,缺乏創新。
(三)編輯內容缺少內涵。由于很多媒體編輯記者直接將傳統媒體內容原封不動上傳到互聯網上,不根據現實特點進行規劃,這就讓很多人對所講述內容不了解,對信息產生誤會。這樣傳統媒體內容在互聯網上隨處傳播,長篇大論,而對于觀眾而言,不能夠花費大量時間去認真閱讀觀看,使觀眾對時間較長內容較多的視頻很快就失去興趣。還有很多編輯記者將媒體商業化,這樣就使編輯記者不想挖掘深層次信息,導致編輯內容缺少內涵,讓電視媒體逐漸偏移最終目標,進而被淘汰[2]。
(一)創新工作內容與形式。在媒體融合情況下,媒體內容要面對多元化觀眾,這就需要媒體編輯記者展現自身專業能力,主動學習互聯網技術,開展信息傳播。媒體是信息進行快速傳播主要手段,更加能夠讓人們說出自身情況與想法,所以媒體編輯記者就需要和群眾融合一起,貼近群眾生活,了解群眾想法,明白社會需求。在進行編輯寫作時,要突出事件特點,簡要概括,這樣就能夠充實觀眾好奇心,提高媒體收視率。媒體編輯記者還需要借助互聯網來對播出作品進行反饋,從而了解觀眾興趣以及愛好和觀察媒體作品關注點,從而讓觀眾范圍越來越廣泛,讓人們了解創新之后的作品。媒體編輯記者不能夠一味模仿其他收視率高作品,不一定自家媒體就一定適合這種模式,要取長補短,吸取失敗經驗與優秀經驗,從而創新出更優秀、收視率更高的作品[3]。
(二)創新工作方式。媒體編輯記者除了要創新工作內容和形式外,還需要創新工作方式,將創新工作方式運用到工作當中。在創新工作方式時,編輯記者可以創新采訪編輯視角,編輯記者獲取信息渠道很多,所以就需要編輯記者不斷創新獲取方式,豐富收集信息視角,將事件全面展示給觀眾。編輯記者除了可以創新采訪編輯視角還可以加強媒體技術工作流程,在大數據時代,信息傳播更加迅速多樣,這就需要編輯記者創新工作方式,改變傳統工作方式,運用移動端編輯制作等技術模式,提高媒體新產物生產率。
(三)創新工作思維。電視媒體編輯記者每天都會接觸很多新鮮人和事物,但是編輯記者們都已習慣以前編輯方式,認為以前編輯方式就是正確。這就要改變這種工作思維,要多重視互聯網以及先進資訊方式,采取多種方式進行信息采集,而且還需要注重信息時效性,只有播出最新的信息才能夠吸引更多觀眾,提高收視率。
(四)打磨自身,做真實自己。在信息傳播迅猛發展時代,電視媒體編輯記者就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打磨自己,提高自己,增強自身素質。要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堅守自身底線,創作出積極向上,態度樂觀的內容,不要被社會不良環境所污染。在進行編輯時,在媒體工作中虛心學習,加強自身新聞理論知識,為自身打好基礎,從而提升自己工作綜合素質,進而創作出更好作品[4]。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受到巨大沖擊,但是也迎來新曙光,而編輯記者工作也應順應時代潮流,通過創新工作內容與形式,創新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思維和打磨自身提高自己等措施進行多元創新,把握好時代機遇,使媒體產業收獲美好果實,讓社會關注度提升,有效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