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金屬礦地下開采技術自改革開放以來也在不斷發展、革新,隨著時代發展,我國地下開采的金屬礦山也在逐漸增加,機械化、智能化的開采工序使采礦技術更加先進。現階段在我國地下金屬礦的開采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是礦體硬度較大,需要進行若干個施工段進行分工合作,一般來說是開展不同的施工段并進行各個工序連續平行施工。其二是本文將要討論的連續開采技術,技術應用于礦體硬度較小的情況,連續開采技術是我國金屬礦地下開采的主要應用技術,對我國礦業技術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力。
1.1 降低開采成本 金屬礦地下連續開采技術主要依托于大型機械,在開采過程中與傳統開采技術相比其大大減少了開采工作人員,并有效降低了開采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再加上本身地下開采工作具有一定危險性,通過機械進行開采可以更好的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由此可見,金屬礦地下連續開采技術可以有效提升企業開采成本,對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有著現實意義。
1.2 提升開采效率 地下連續開采技術的采用,使整個開采環節都更加條理化,因為機械化和智能化的提升使得開采流程更加穩定,大大降低了開采過程中的易發問題。再加上連續開采技術中運用了智能化信息管理技術以及實時監測技術,在依托于大數據和計算機智能技術后開采參數的計算也更加精準,對開采生產力的提升有著很大幫助。
1.3 提升產品品質 地下連續開采技術的智能化、機械化可以降低產品被破壞的幾率,相比較人工鉆孔、爆破,機器切割也更加整齊,產品的品質更高,提升了產品回收利用率。
金屬礦地下連續開采工藝的選擇要根據開采礦巖情況來進行選擇,一般來說,大塊巖石的地下連續開采需要連續的進行落礦、出礦、運輸等工藝的實施,從而提升采礦效率,在開采過程中通過前進式回采施工,開采過程不留礦柱,這樣有序開展的開采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力物力,加快開采進度,提升開采效率。而針對礦巖硬度較大的情況,則需要使用采礦機械進行掘進、爆破、落礦、出礦、轉運,采礦機械的應用降低了人工出錯的概率,讓開采更加精準。除此之外,采礦專用運輸機可以對礦石的出礦、轉運、提升等更佳連續,從整體提升了開采速度和開采效率。
3.1 深井連續采礦 深井連續采礦通常會遇到緩傾斜薄礦脈采礦作業,在開采過程中的難度也更大,如果進行人工開采,則會增加開采的人力以及危險系數,那么為了確保開采的安全、效率以及質量,往往會采用削壁充填采礦法進行開采作業。這種技術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僅能夠實現良好的填充效益,而且在施工時,并不需要在其中預留任何的礦柱。同時,在使用時可以直接按照統一的步驟對其進行連續有針對性的開采,根據采礦效果可以看出,該技術不僅有利于提高作業的開采效率,而且還能夠盡可能降低其中的損失。除此之外,在針對一些支護方式進行更換處理的時候,可以與實際情況進行結合,適當在其中選擇具有可壓縮特征的金屬支柱,這樣不僅有利于實現對其臨時有效的支護處理,而且還能夠在實踐中將其主動支護能力逐漸挖掘出來,將其落實到實處。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各個環節的施工要求,而且還能夠保證整個開采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保證整個金屬礦地下開采作業安全的同時,能夠促使搬運、充填作業的效果達到最優化狀態。
3.2 深孔連續采礦 深孔連續采礦技術適用于一些特定情況,比如在金屬礦組成較為復雜時可以通過該方法來進行開采工作,一般來說,金屬礦地下分布形式為緩傾型,當傾斜角度達到一定標準后金屬礦的分布則會隨之產生一定的移動,通過深孔連續挖礦技術將金屬礦運送到井口,再實施開采,開采過程中與大直徑開采技術相結合,將金屬礦與井內的巖石分開,在利用技術對金屬礦進行開采,這種方式對組成結構較復雜的金屬礦的開采效率大大提高,有效節約資源。
3.3 分層連續采礦 分層連續采礦方式是先將地下礦層進行規劃與分層,利用分層的結果進行整合開采,形成回采單元,分層連續采礦施工的重點在于對地下礦層的分層,分層是要根據一定的理論依據進行分類,選擇合理的范圍組成分層單元,通常在分層時需要規劃金屬礦的參數,以便與提高分層的合理性,一般會采用寬度、厚度相符的金屬礦層,長度根據具體施工情況進行確定,每個回采單元之間連續分布但又不會互相干擾,保證各項工序的正常進行,每個步驟都不可以出現問題,順序也不可以顛倒,如果某回采單元的施工步驟的順序出現問題,不但會導致該回采單元金屬礦開采出現問題,對其他回采單元的開采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在進行分層處理時,在不同礦場進行連續地下開采作業時,既不能在同一時間進行作業,也不可以在作業時處于相同的層次,這樣可以提高分層連續采礦的優勢,提高采礦效率。
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和強大,金屬礦地下開采工作也應用了新的技術和工藝,不斷提升的開采技術也推動了我國礦業開采的發展,尤其是現階段連續開采技術在金屬礦地下開采中的應用不斷深入,滿足了我國礦業開采集中化、大規模的開采要求,不但可以提升企業經濟效益,還能夠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對減少成本也有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