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雄縣職業技術培訓中心 西藏 當雄 851500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痹诖藦娬{,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梢哉f,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探索不僅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重點,也是提高職業教育教學效率、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然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學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我國大部分中等職業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開展了教學方法的優化,但成效不佳,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中等職業學校及教師的教育理念相對比較落后,阻礙了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根據教學調查顯示,一方面,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和教師對教育質量的認識都不足,一些學校盲目追求規模的擴大以滿足“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而忽視了教育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存在的“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傳統模式也使職業學校更加注重專業課程的教學,忽視其他品質的培養教育工作,導致很難有效提高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師教學的過度壓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等職業學校缺乏完善、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在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教學評價時所采取的方式是統考監控、分數劃分,雖然開展了與專業相對應的技能競賽,但不列入最終考試分數匯總范圍。教師的教學評價主要也是以班級的成績為主,這就導致了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更傾向于使用單一的傳統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不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改變。
(二)師資水平以及課程體系存在著問題。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設備陳舊切有限,影響了教育教學的方法。由于上述中等職業學校缺乏有效的評價機制,再加上教育體制的不完善,出現了“一師多職”的現象,導致了教師教學時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體系以學科體系為主,教材也以教師為中心,這對新教育教學方法的引入有很大影響。
(一)轉變課堂教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是中等職業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的第一步是從課堂教育教學的興趣入手。一是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在教學活動前互相打招呼、玩游戲,可以明顯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尊重,自然會回到尊重的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課前短暫的互動,可以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盡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二是優化課堂設計。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目前的初中教學。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必要有效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創造每個教學細節,深刻理解和把握教材、學生、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有效的組合和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以形成一個有吸引力的課堂細節設計。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適當地設計細節,幫助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發揮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求知欲,大大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三是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運用“任務驅動”等方法進行“分層教學”:了解較少的學生,重點學習基本知識;能夠快速掌握知識的同學,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通過課件、視頻、互聯網和其他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重點和難點由老師講解,基礎知識可以由學生自己備課講解,老師進行補充,引導學生自己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
(二)創建新型教學方法。雖然高中職業教育在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中受到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嚴重影響,但教育者應努力突破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走向教學方法研究的實踐實踐。中等職業學校應該減少教師的上課時間,避免“一人多職”的情況,給教師留出足夠的空間來研究教學方法。建立相應的制度,鼓勵教師參與教學方法研究的實踐活動,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中學職業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全面研究。
(三)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的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也是教學方法改革的關鍵人物。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方法改革中的積極作用,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教師隊伍,以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中等職業學校在教育發展中也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要加強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和教師道德精神的培養;二是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包括校內培訓和校外培訓,比如,組織講座、教學研討和教學觀察,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為優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做準備;三是改變教師選拔機制,提高教師入職門檻;四是可以選擇企業技術專家擔任專業課程的教學導師,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學改革,做好教學準備。
綜上所述,優化中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中等職業教育中,它是對其他教學環節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可以說,優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是一項系統工程。但是,只要職業教育能夠“對癥下藥”,找到合適的對策,就能夠有效地優化教學方法,從而開創中等職業教育的新局面,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