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神經中心 重慶 40133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病患者多伴有焦慮、抑郁、睡眠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非運動癥狀[1],加之PD目前暫無根治方法,隨著患者病情逐漸加重,治療逐漸變得消極,給護理工作帶來一定難度。所以在護理方面,除了傳統護理以外,還需在生理、心理、社會等各方面給予支持,進行綜合護理,減慢疾病的發展速度。
(一)病患病情調查。由于PD治療應對方式受患者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經濟收入、婚姻狀態、居住地、發病年限等因素影響[2],所以需設計相應的基礎數據表格供患者和家屬填寫,除了需要了解患者的上述信息以外,還應掌握患者的身體狀況(有無其他疾病)、認知狀況、睡眠情況、性格(開朗或內向)、配偶子女情況(基本情況、照料時間等方面)、以往治療情況及依從性、愛好、生活習慣等,做好病患個人檔案,對醫療與護理都有積極意義。
(二)疾病認知指導。應制作PD介紹和治療康復的手冊,發給患者及家屬,并講解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常見并發癥、治療方法和康復方法等,利用圖表或者漫畫方式使患者更加充分認識疾病,使患者降低恐懼心理,讓患者更加自信,促使更積極配合治療。
(三)心理護理。患者的心理護理應該是多方面的,在院期間主要是醫護人員和其家屬。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注重溝通,建議良好的醫護患關系,引導患者積極樂觀的情緒。耐心傾聽患者訴求,可通過聊家常等方式及時掌握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和心理狀況。注重患者情緒變化并及時給與安撫和鼓勵,鼓勵其參加社交、交談、發展愛好、觀看電視和聽音樂(唱歌)等方式調節患者心理狀態。護理日常操作時應更加耐心、細致,并尊重患者人格和隱私。家屬的心理狀態更是影響患者心理狀態的重要因素,護理人員應積極開導、引導家屬保持積極樂觀耐心的態度。
(四)用藥護理。PD患者服藥的種類較多,大多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因此易出現服錯藥或忘記服藥的現象[2]。所以,護理人員應告知家屬規律用藥的意義,督促家屬按時給患者服藥,當出現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報告。注重影響睡眠藥物的使用時間,避免睡前服用睡眠障礙副作用強的藥物。同時應避免一些藥物混用的禁忌情況,合理分配藥物服用時間。
(五)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身體基本情況合理安排飲食,準備患者愛吃的食物,同時需保證熱量不超標,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和多喝水避免發生便秘。護理人員應定期對患者飲食進行監督,避免食用不健康食品,例如高脂類和酒類,以免引發其他病癥。PD患者與正常人相比更容易發生營養不良,表現為消瘦和肌肉萎縮,故應選擇易吸收的蛋白質,如魚、蛋清等。
(六)康復訓練指導。基于前期對患者個人檔案的搜集,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的結果為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康復訓練計劃,包括走路訓練、做操、打太極、書寫、生活能力訓練(洗臉、刷牙等)、交談、交誼舞、面部肌肉訓練、發音訓練、計算、看電視、看報或聽音樂等。護理人員可定期組織早中期患者參加集體康復訓練活動,增加社交活動,以抵抗消極情緒。護理人員每天督導康復訓練情況,并不斷優化患者個性化的康復計劃。
(七)睡眠管理。睡眠障礙與PD進展速度密切相關[3],高質量的睡眠也能有效降低患者負面情緒的產生和發展,所以進行睡眠管理勢在必行。告知家屬患者睡眠的時間節點,不能熬夜,如果有失眠情況及時告知醫生,行藥物干預,保障患者睡眠質量,護理人員應每天關注患者的睡眠質量和有無失眠情況,如一些藥物有睡眠障礙的副作用,應避免臨睡前服用。
一些疾病如手術、抗病毒等疾病患者的護理主體是醫護人員,患者往往通過配合醫護人員住院治療即可痊愈,而PD除了住院接受治療,對家屬的依賴程度較高,尤其配偶及子女的行為態度對患者病情的發展影響更大。所以,對于PD的護理干預,家屬的作用舉足輕重,護理人員從入院就應強調家屬認識與控制疾病的重要性,引導其加入到綜合護理干預中來。家屬應給予以患者足夠的關心、支持和鼓勵,邀請親朋好友探望進行交流溝通,幫助其感受到家庭及社交圈的溫暖,促使患者精神充實。在康復訓練中,家屬的積極性對患者康復計劃的實施也至關重要,護理人員定期督導家屬,構建護理人員-家屬共同干預模式,形成合力,積極治療緩解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