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安市營城子林場 黑龍江 寧安 157433
1.1 形成較好根團 和非容器育苗相比較,容器育苗在為幼苗提供一個相對于穩定、優良的生長空間方面更有優越性,其能為樹苗提供適宜的光線和溫度,協助幼苗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根系,這些都是非容器環境不能達到的,所以其培育出的樹苗根系通常遜色于容器育苗。另外,采用容器育苗,樹苗存活率高達95%,針對培育成功的幼苗,取根環節對樹苗形成的影響較輕微,這也是樹苗存活率比非容器育苗高許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實現機械育苗 現階段,容器育苗技術在國內很多地區均有應用,且在林業育苗培育進程中實現了機械化,這說明國內造林產業的容器育苗技術水平在不斷完善,能明顯降低苗木培育人員的勞動強度。打造機械化育苗,能夠將體積較微小的樹種精確地安置于容器特定部位,并結合不同樹種的生長發育情況,把特定數目種子安放于各個容器內,進而實現樹苗的批量化繁殖。能降低種子的使用量,降低林業生產期間資金投入量,也為國內林業容器育苗技術持續發展拓展了新空間。
我國用容器育苗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容器育苗的關鍵技術是育苗容器的選擇和育苗基質的配比。國內在育苗容器的選擇上開展了多方面研究,目前常用的容器種類有:穴盤、紙質容器、薄膜容器、塑料袋,硬塑杯等。由于機械化、自動化及經濟條件的限制,我國生產上應用較多的是塑料薄膜容器。這種容器的最大優點就是成本低,適用于百日苗。但是遇到培育時間較長,木質化程度高的苗木容易產生窩根,且容器極易破碎,不利于機械化作業。紙杯容器由于折疊后便于貯運,可帶筒定植,無需去杯或劃袋,也使頂芽、針葉少受損傷,且蜂窩紙筒無間隙,裝土工效高,省地又減少水肥淋失,具有廣闊前景。不同形狀的容器所育苗木的根系發育有明顯差異。研究表明,選用塑料薄膜容器、方塊泡沫容器、沖塑硬杯容器進行松樹育苗試驗,效果差異顯著。塑料薄膜容器育苗不僅顯示出良好的生長勢態,而且長勢均勻,生長迅速。不同形狀容器育苗的研究結果表明:水滴容器所育苗木側根最多,底部邊緣設排水孔的容器苗比底部中心設孔的容器苗根系質量好。這可能因為底部中心設孔的苗木側根沿杯壁向下伸長時,遇底受陰而盤曲;而底部邊緣設孔的容器苗,根系下伸伸出杯底孔外,遇空氣干枯而造成自然剪根,促使容器內的新根增長,無盤曲與折返現象。
3.1 合理配制基質 當配制基質時,要充分混合原料,使基質形狀一致,分布均勻,避免不同的容器出現干濕程度不同的問題。容器育苗一般采用點播與條播的方法播種,根據種子的發芽能力確定播種量。按照基質的成分、質地和單位面積重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第一,重型基質。這是以各種營養土為主要成分的基質,其質地緊密,單位面積的重量較重,容重大于0.75g/cm。使用該種基質可就地取材,降低育苗成本。第二,輕型基質。這是以各種有機質或其他輕體材料為主要原料的基質,其質地疏松,單位面積重量較輕,容重低于0.25g/cm,又可分為農林廢棄物類、工業固體生物質廢料類和工礦企業膨化的輕體廢料。為減少對草炭的過度依賴和消耗,開發利用農林廢棄物類基質成為容器育苗的一種趨勢。
3.2 容器選擇 在開展容器育苗工作時,采取合適、恰當的容器對種子的發芽和生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容器育苗技術的關鍵環節。容器的選擇,要根據幼苗的品種及生長習性進行綜合考量,如容器的大小、形狀和材料等內容是影響幼苗生長的重要因素,只有選擇合適的容器才能確保育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現階段,育苗工作所需容器的材質主要有塑料、紙質和陶泥容器這三種類型,隨著容器育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相信育苗容器也將取得新的技術突破,并進一步推動育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3 制定苗木質量評價標準 苗木質量評價是反映苗木質量的最好方法。以前的評價方法是根據苗木的粗細、大小、根系等外觀特征判斷苗木質量,但是這種方法也容易出現紕漏,導致苗木老化。因此,可以借鑒先進國家的評價標準完善我國的苗木評價體系,利用除外觀以外的其他特征來對苗木質量進行判斷。例如,扦插的幼化處理是否充分,苗木的根系是否平衡,等等。為了使我國的苗木評價標準更加合理化和科學化,可以在傳統評價標準中加入這些新的標準。
3.4 科學施肥 容器育苗的施肥通常采用基肥的方式為主,適當的進行追肥。施用基肥就是在基質的配置過程中根據苗木需求添加適當的有機肥,增加有機質含量和比例,改善土壤營養配比。追肥則是在育苗過程中根據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和苗木的生長情況,應用速效肥。如果土壤追肥效果沒有達到預期,則適當的進行葉面噴灑的方式配合追肥。
3.5 苗期管理 容器育苗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和應用,苗期管理是重點,需要做好苗期管理的準備工作。處理種子、整理土壤、合理施肥和消毒等前期準備,在苗木出齊后適當增加施肥量,注意間苗,確保苗木健康生長。病蟲害的防治不能忽略,采用多種方式共同治理,物理與化學防治方式相結合,保持林業生態發展。根據育苗情況和病蟲害種類具體分析,采用有效措施保障苗木成活率。
容器育苗技術需要復雜的工藝作為支撐,比如建設大棚或者溫室等,同時還要有營養基質與肥料供給,這些工作都要專業工作者進行操作。同時,容器育苗還需要對日常的工作進行管理,一旦出現失誤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由此可見,容器育苗技術縱使優勢很大,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全方位控制,應當由當地政府作為財政支持,提供資金,同時吸引一些科學研究人員同林業企業一起合作,從而打造育苗育種基地,最終實現工廠化、自動化育苗,讓容器育苗技術可以真正成為林業發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