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1.智能船舶的發展現狀及趨勢。近年來,交通工具的改革從“自動化”到“智能化”再到“無人化”的技術創新浪潮風起云涌,在船舶領域,自然也出現了對無人駕駛船舶相關技術的研發熱潮。2016年,英國勞氏船級社發布《智能船舶入級指導文件》,挪威的特隆赫姆峽灣被獲批成為全球第一個無人駕駛船舶自主航行測試區,2018年6月NK(日本船級社)發布無人船概念設計指南[1]。
我國也在智能船舶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2015年CCS(中國船級社)發布《智能船舶規范》,隨后在2017年,發布了與《智能船舶規范》配套的各項指南,對智能船舶的各項功能提出了明確的技術要求。2017年12月,經LR和CCS雙重認證的中國第一艘“大智”號智能船舶于上海交付;2019年5月8號,由中船集團旗下滬東中華為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建造的13500箱集裝箱船——“中遠海運荷花”號(H3032)在長興造船命名交付,并取得第一張智能船舶網絡安全證書[2]。為了滿足快速發展的智能船舶市場,CCS還完成了規范的改版升級,《智能船舶規范》(2020)替代《智能船舶規范》(2015),并于2020年3月1日正式生效。
2.智能機艙。《智能船舶規范》2020對智能船舶的定義為:利用傳感器、通信、物聯網、互聯網等技術手段,自動感知和獲得船舶自身、海洋環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數據,并基于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在船舶航行、管理、維護保養、貨物運輸等方面實現智能化運行的船舶。
按照功能區域,規范中將智能船舶細化為智能航行、智能船體、智能機艙、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貨物管理和智能集成平臺六大功能模塊,對船舶主要機電設備裝置的要求具體體現在智能機艙模塊中,概括為:能綜合利用狀態監測所獲得的各種信息和數據,對機艙內設備與系統的運行狀態、健康狀況進行分析和評估,為設備與系統的使用、操作和控制、檢修、管理等方面的決策提供支持。
由于船員工作性質及環境的特殊性,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從事國際運輸的海員不但要精通相關技術,還要精通英語。根據職能分工,海船船員被主要分為駕駛部和機艙部,所屬機艙部的輪機員的基本適任要求:熟悉機艙所有設備、管系、電氣系統等操作、管理和維修,熟練使用船舶內部通訊操作系統并用英文就船上業務進行溝通。根據船員培訓大綱的內容可以看出,對輪機員的知識能力要求側重于在了解設備的運行機制和結構原理的基礎上,能夠具體操作、管理設備,配合駕駛部完成正常的航行、駁貨、停靠港工作等。現在無人化機艙(UMS)在越來越多的船上得以應用,輪機員的職能已經由“全面管理機艙”開始向“監管機艙”發生轉變,船舶計算機集成化管理將成為“智能機艙”的一種表現形式,現行的輪機員輪機英語語言體系明顯已無法滿足智能船舶對輪機員的要求,輪機員輪機英語體系重構必須緊跟智能船舶的研發,更好地服務于未來的智能船舶。
《船舶智能機艙檢驗指南》中明確規定了智能船舶機艙機械設備狀態監測與健評估系統、輔助決策系統、視情維護系統的要求,其相關技術涉及眾多學科,如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等,這意味著輪機員過往對設備的檢測和故障排查的工作大部分會由智能系統代替,而被要求新增對整個智能系統的認知、管理和維護能力。
1.輪機英語課程設置。傳統的輪機工程專業英語課程體系主要是培養學生在輪機工作中閱讀、翻譯和聽說的能力,使學生具備一定履行輪機職責的英語知識;能閱讀和翻譯有關輪機技術資料的簡明英語,具備閱讀簡明英語書籍的能力;能熟練進行輪機文書寫作,課程內容幾乎完全圍繞輪機專業課程展開。而隨著船舶智能化、集成化的程度越來越高,駕駛和輪機的職能融合交叉的部分也會增多,雖然規范中將“智能駕駛”和“智能機艙”劃分成了兩大模塊,但是對船員而言,需要掌握的知識體系在駕駛和機艙之間的分界線將不再明晰,關于遠程通訊、駕機數據綜合分析等會成為專業核心課程,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可增加與駕機管理相關的專業英語聽說課程,與故障診斷,數據分析相關的寫作類課程。
2.輪機英語教學方法改革。基于對現有培養模式的研究,同時也響應學校的號召,加深校企合作,邀請航運企業、智能船舶研發單位參與課程建設、師資培訓、學生定向頂崗實習等重大事項,緊密對接智能船舶、智能機艙產業鏈的專業建設,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式、案例式等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和現有的半實物虛擬仿真實驗室、完全在線虛擬仿真教學平臺,深化信息技術助推專業輪機英語教學改革,形成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深度融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同時完善在線課程建設和線上課程資源上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探究式的思維方式
3.輪機英語教學的其他保障。除了國際化課程教授資格認證和傳統專業輪機英語課程資源建設,涉及智能機艙、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教學資源、項目庫、實訓室和師資團隊亟須建設。與此同時,實訓設備,操作步驟說明,任務書等可適當編寫成純英文的版本,在操作訓練的過程中,把學校里學習到的英語理論知識真正落到實處,學以致用。
在建設航運強國、海洋強國的國家戰略中,航海教育的發展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為了滿足行業發展對新科技高層次人才的期待和需求,以《船舶智能規范(2020)》為主要參考標準,著重梳理智能船舶輪機員的輪機英語知識結構,修改課程設置,培訓方案,提出對師資建設、硬件設施設備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