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劍波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上海20024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高等教育內涵發展。高校實驗室是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的重要基地,而實驗技術人才是實現上述功能的主體力量,其建設直接影響高校實驗室水平[1]。因此,積極響應“雙一流”建設對高校實驗技術人才隊伍的新要求,急需打造一支技術過硬、創新能力強的實驗技術人才隊伍,為高校人才培養、教學科研及學科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2018年,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建立穩定的高水平實驗技術人才隊伍[2],發揮其不可或缺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教育各領域”[3]。高校實驗室是育人的重要場所,實驗技術人才能創造性地開設實驗課,有效地將知識、技巧與能力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科研攻關創新思維,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4]。實驗技術人才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思想品德,能為學生樹立榜樣,引導他們成為科學知識豐富、堅定理想信念的有為青年。
高校實驗室建設是學科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教育部實施的學科評估中,高校實驗室的建設水平作為“支撐平臺”列入指標體系中,反映學科的“積累質量”[5]。一支素質高、專業性強的高校實驗技術人才隊伍是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實現科技資源優化,提升科技核心競爭力,促進學科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6]。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與學科建設的融合發展,將進一步促進一流學科的發展。
當前高校實驗室由最初承擔實驗課程的單一功能,逐步向支撐教學科研等核心功能轉變。實驗技術人才是科研項目的重要合作者,是高校技術研發的中堅力量,他們掌握著儀器研制的“高精尖”技術,是科研活動中實驗流程和數據質量的直接把控者,其專業水平能幫助攻克科研難題和科研產出的質量。同時,他們能及時將最新的實驗技術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解決科研項目中的實驗難題,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7]。
目前,高校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高校實驗技術人才承擔了多種工作角色,涉及實驗教學、分析測試、儀器設備設施操作與維護、實驗室日常管理等[8]。然而,當前多數高校并沒有著實把實驗技術人才當作辦學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力量,而是簡單視作“崗位匹配度”不高的教學輔助人員,造成工作中人崗不一致等亂象眾多,崗位定位不清晰,自然發展也缺乏明確方向。
由于隊伍建設定位不清,自然易造成高校實驗技術人才隊伍的年齡、學歷和職務結構不盡合理。主要表現在:部分年齡段出現斷層,中堅力量比較薄弱,不少高校面臨青黃不接的局面;經驗豐富、技術水平相對過硬的老輩實驗技術人才學歷普遍偏低,高學歷的新進實驗技術人才掌握的技術能力有待加強;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實驗技術人才普遍偏少[9]。人才結構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造成隊伍的不穩定和不可持續。
長期以來,高校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重視程度不高,造成高水平實驗技術人才匱乏,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不強。主要表現在:對一些“高精尖”先進儀器疑難雜癥難以解決并很難實現二次開發;實驗教學知識更新率低,與行業發展結合不夠緊密,無法激發學生實驗興趣和實現操作技能提升;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因此,懂技術懂開發,綜合能力強的實驗技術人才力量的儲備已迫在眉睫。
實踐中,現有的管理模式未能充分考慮實驗技術人才的崗位特征及成長規律,造成其發展通道一定程度受阻。主要表現在:重視程度不足、職業上升空間發展路徑不明確、晉升標準與評價體系缺乏多元、可量化的科學合理性。因此,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實驗技術人才隊伍發展通道,是穩定隊伍、激勵其工作熱情,解決好隊伍持續發展的關鍵。
目前高校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高水平實驗技術人才在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以及綜合效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0]。然而,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理論教學、輕實驗教學現象,對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隊伍的功能定位不夠準確。隨著“雙一流”建設和實驗室質量提高需要,實驗技術人才的角色定位必須從“可有可無”的教輔崗位向“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隊伍轉變[11]。
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應與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緊密相聯,互為補充、互為促進[12]。實踐中,大多數高校在制定隊伍建設整體發展規劃時,對實驗技術人才隊伍的發展規劃缺少系統科學思考。結果是其路徑發展不清晰,工作目標不明確,在培養和發展上很難得到充分保障,極大地影響到實驗技術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升,難以滿足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學科建設等方面的強有力支撐。
實驗技術人才隊伍與教學科研隊伍雖同等重要、緊密聯系、相互影響,但仍有一定差別。在“分類發展”未全面實施情況下,基于教學科研隊伍為主制定的現有評價體系和發展機制,并不完全適合且不利于實驗技術隊伍的評價、晉升、考核和發展[13]。極大地挫傷了實驗技術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僅留不住高層次人才,而且會加速人才流失,大大影響了隊伍穩定性和科學持續發展。
按照“雙一流”建設對高校實驗技術人才隊伍提出的新要求,針對目前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高校應加強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高校要充分認識到實驗技術人才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性。①提高重新認識實驗技術人才的身份認同思想,要從根本上將他們視為學校發展建設中的重要隊伍組成,淡化他們與專任教師之間的身份界限。②結合高校自身建設規模需要,為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實現隊伍建設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科研和服務結合的有機實體[14]。在人才聘用、發展評價、職稱評定等方面應充分考慮這支隊伍的崗位特點和現實需求,向一線實驗技術人才傾斜,制定差異化、科學全面的評價體系和制度,從而通過科學規劃、頂層設計與發展目標明確,切實推動實驗技術隊伍健康良性發展。
高校可以通過科學定編、合理設崗以及外聘方式來優化當前實驗技術人才隊伍結構,保障隊伍質量。①科學定編。結合實驗室規模、任務、專業特點等實際,本著規模適度、規范合理、人力資源有效配置的原則,進行科學合理定編。重點可根據實驗設備的價值,實驗預備、實驗指導和儀器設備的使用管理以及實驗儀器的開發和維護等綜合考慮[15]。②合理設崗。根據任務、學科等合理設置實驗技術人才職務結構比例和崗位,綜合考慮重點崗位、骨干崗位與一般崗位設置,明確不同崗位職責目標,以實驗技能和實際工作業績為重點,激勵實驗技術人才的積極性。③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聘任校外高級專家、在校研究生擔任實驗技術創新團隊中的實驗教學、實驗技術指導等工作,解決編制不足難題,逐步形成固定與流動、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用人機制。
高??梢酝ㄟ^引進與培育相結合方式來提高實驗技術人才的整體水平。①加大引進高水平實驗技術人才。通過政策切實吸引和留住優秀的高水平實驗技術人才,尤其是在儀器開發、儀器設備功能改進、大型儀器設備管理與公共服務關鍵崗位上,設立“首席研究員(特聘教授)”“實驗技術帶頭人”等重點崗位,以支持科研發展和學科交叉,提高實驗教學和公共服務水平[16]。②打造立體式人才培養工程。在做好精準引進的同時,要著力加強實驗技術人才的培養培訓工作,切實提高隊伍的專業水平和整體素質。通過設立專項經費,鼓勵并選派實驗技術人才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技術開發及進修學習活動。③建立實驗技術人才的培訓基地。依托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建立、重點實驗室、國家認證中心等建設實驗技術人才的培訓基地,實現全員系統培訓計劃[17],最終建成一支充滿活力、富有創新意識的高水平技術人才隊伍。
高校應從管理機制出發,健全體制機制,提升隊伍整體水平。①以“分類發展”為指導,制定適合實驗技術人才的管理制度與辦法,要注重實驗技術開發與管理、立足工作職責與表現等為主的評價標準。適當設置符合實驗技術隊伍實際工作的可量化、多維度、菜單式的條件,并建立不同崗位間科學的常態流動機制,從而實現其職業生涯的提升[18]。②設立獎勵和推優評先制度。學校設立實驗教學成果獎、實驗室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獎等,充分調動實驗技術人才開發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③建立和健全考核制度。從思想表現、職業道德、履職盡責等實施全方位的聘期與年度考核相結合,考核結果作為加薪晉級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并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和淘汰退出機制,充分調動實驗技術人才的積極性和實現高水平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高校實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是長期的系統過程,需要通過頂層設計、機制保障,多措并舉建設和培養一支結構合理、人才穩定、素質優良的實驗技術隊伍,從而滿足新形勢下高校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以及社會服務等發展需要,扎實推進高校內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