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巖,孫余,倪坤,劉松
(1.江蘇徐工工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2.徐州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4)
液壓管排是由多根液壓管并排組成的動力傳輸組件,其應用于全液壓工程機械中,用于傳輸液壓能,由于其長度較長,需要將其分段連接,并纏繞于絞盤內部,因此,也稱其為絞盤液壓管排,本文中提及的液壓管排應用于雙輪銑槽機(后簡稱雙輪銑)。
液壓管排用于傳輸雙輪銑主機液壓能到工作裝置刀架,因其管路較長,需要兩側鋼絲繩進行防護,稱其為防護組件,其防護組件為由鋼絲繩、防護塊,連接索節組成的裝置,由于其結構緊湊,結構特殊,本文將防護組件中的連接索節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受力仿真分析,并優化其結構,對優化后結構進行受力分析。
連接索節芯部用于容納兩只索筒,索筒通過壓制方式與鋼絲繩固定在一起,因此,承載的拉力作用于連接索節上,連接索節的端口開洞用于通過鋼絲繩。索筒臺階作用于索節臺階之上。鋼絲繩受拉力作用下,索筒臺階對索節臺階有產生一定的拉力,該拉力的大小受到軟管管排自身重力大小的影響,通常為固定的拉力,本文中的雙輪銑軟管管排自身重力為8.8噸,因此鋼絲繩索筒作用于索節臺階上的力同樣為8.8噸。整體應用圖如圖1。

圖1 整體應用圖
連接索節質量為5.5kg,體積為0.0007m3,密度為7700kg/m3,重量為55.6N。連接索節采用合金鋼,屈服強度為620N/m2。
在Pro/E中繪制索節體三維模型,并導入ANSYS中進行網格劃分,利用上述拉力載荷加載計算,索節體應力云圖及變形大小如圖2和圖3所示。最小應力為1.18N/mm2,最大應力為429N/mm2。最大應變為1.03mm。
由仿真分析結果得知,該結構滿足該產品材質的應力要求,但是,其應變會導致索節體的外撇,而索節體臺肩寬度僅為6mm,這樣一來,再變形狀態小,臺肩承載面積將會更加縮小。
當索筒位于索節體芯部時,由于索節體芯部張開的原因,容易使索筒在收到側向力時拖出索節體。

圖2 改進前索節體

圖3 索節體應力圖
通過上述分析,雖然滿足產品應力要求,但是在應力較大時,索節體的張開狀態,使得索節體內部索節存在脫出索節體芯部的風險,因此,對其進行了結構優化,并進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
基于上述風險,中心設計了索節體結構,使端部鋼絲繩出口封閉,并對內部索節防脫結構進行了改進。在此結構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有限元分析,其應力及應變見圖4與圖5。
新結構同樣采用合金鋼,質量為5.83kg,體積為0.0007m3,密度為7700kg/m3,重量為57.2N。
有限分析新結構最大應力為394.5N/mm2,最大變形量為0.07mm,相比之前的設計都有所降低,且變形量呈收斂狀,這有利于索節芯部空間收縮對索節體的收緊作用,能夠降低索節受側向力拖出的風險。

圖4 改進后應力分布圖

圖5 優化后應變圖
通過使用Ansys Workbench軟件對索節體進行靜力分析可知,改進前與改進后均滿足強度要求,但改進前由于索節體外張。存在索節脫出的風險,而優化改進后的結構,使受力更加合理,且索節體內斂,降低了索筒拖出的風險,對該軟管絞盤索節體的改進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