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兵
電競顯示器刷新率幾乎每年會有一次升級,在短短數年間,電競顯示器的刷新率就從144Hz提升到了240Hz。前年,有廠商推出了280Hz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那時我認為這已經到了刷新率的極限,直到ROG Swift PG259QNR的出現,證明我還是“Too Young,Too Simple”。對于這款擁有360Hz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很好奇它到底能帶來怎樣的視覺體驗?我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體驗一番。
還是熟悉的外觀
ROG系列的電競顯示器在外觀方面大部分都采用的是我們熟悉的螺旋槳式的底座,PG259QNR也不例外。與其他ROG電競顯示器不同的是,它底座上沒有繼續采用“敗家之眼”Logo投影燈,僅保留了背部碩大的RGB Logo。此外,PG259QNR額外附贈了一個桌面夾式固定支架套件,有了這個桌面固定套件,就能讓顯示器安裝到各種平坦的桌面邊緣,可大幅節省桌面空間。接口方面PG259QNR搭配了1個DisplayPort 1.4和1個HDMI 2.0接口,接口數量和類型雖然不算多,但能滿足日常使用。通過體驗我們發現只有在使用DisplayPort接口時才能讓顯示器輸出1920×1080@360Hz,如果是HDMI接口,最高只能達到1920×1080@240Hz,強烈建議玩家使用Display Port接口。此外,PG259QNR還搭配了兩個USB接口,可用于其他外接設備的擴展。在顯示器的頂部,我們發現它配備了一個感光器,通過這個感光器就能讓顯示器實時感知環境光線,再結合顯示器的動態背光調節功能,從而實現自動調節顯示器亮度。PG259QNR還在細節設計上進行了改進,比如它在底部邊框上采用了抗反射涂層,從而減少屏幕上的光線反射,避免影響視覺體驗。可以看到,在這種可能會影響玩家體驗的細節方面,PG259QNR考慮得非常周到。
內置NVIDIAReflex延遲分析器
與ROG系列其他電競顯示器一樣,PG259QNR的OSD菜單也設置在了顯示器的右后方,并且同樣使用的是五維導航鍵,只需通過一個按鍵就能搞定所有操作,非常方便。打開菜單就能看到它的首選項“G-SYNC Processor”,在該選項下又提供了“NVIDIA Reflex Latency Analyzer(延遲分析器)和NVIDIA ULMB(超低動態模糊技術)”兩大功能,NVIDIA ULMB我們以前曾進行過詳細說明和體驗,這里就不再贅述,我們將重點了解它內置的NVIDIA Reflex延遲分析器功能。
PG259QNR內置的NVIDIA Reflex延遲分析器提供了“PC+Display Latency(PC和顯示屏延遲)”“Monitoring Sensitivity(監測靈敏度)”“Show Monitoring Rectangle(顯示監測矩形框)”“Monitoring Rectangle Preset(監測的矩形框預設)”“Monitoring Rectangle Location(監測的矩形框位置)”“Monitoring Rectangle Size(監測的矩形框大小)”六大功能。在打開“PC+Display Latency”后可以看到屏幕右上方會顯示當前的刷新率信息和延遲信息(鼠標點擊延遲),需要注意的是,用戶需要通過USB連接線將主機與顯示器連接,然后將鼠標接入顯示器上的黃色USB接口才能顯示鼠標的延遲信息。
目前僅有《使命召喚:戰區》《無畏契約》《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堡壘之夜》《APEX英雄》等十余款游戲支持NVIDIAReflex延遲分析器,不過后續會有越來越多的游戲開始支持這一功能。那么玩其他游戲怎么辦呢?如果玩的游戲不支持NVIDIA Reflex延遲分析器,也可以通過NVIDIA驅動面板內的“管理3D設置”—“低延遲模式”,再選擇“超高”,也能激活NVIDIA超低延遲模式,從讓延遲降低,不過降低延遲的效果不及支持的游戲那么明顯。
此外,使用NVIDIA Reflex延遲分析器還需要將GeForce Experience更新到最新版本,并且需要在GeForce Experience中開啟實驗性功能和“游戲內覆蓋”。再同時按下ALT+Z選擇右上方的“性能”,在彈出“性能監測”中選擇下面的“性能涂層”,然后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延時”即可。在顯卡方面,只要使用的是NVIDIA GeForce GTX900系列及以上的顯卡均支持NVIDIA Reflex延遲分析器功能。
體驗:延遲更低,360Hz刷新率更順滑
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對顯卡的性能要求更高,針對PG259QNR我們建議搭配NVIDIA新發布的GeForce RTX30系列顯卡,這樣才能保證在1920×1080@360Hz下的游戲流暢性。我們用PG259QNR搭配了GeForce RTX 3080顯卡后,在桌面上移動鼠標時能明顯感覺鼠標箭頭的殘影要少了許多,非常順暢和絲滑。如果你之前使用的60Hz或者144Hz左右的刷新率顯示器,那么當你使用了PG259QNR的360Hz,你會發現提升的效果非常明顯。
為了能直觀體驗到360Hz的優勢,我們通過“UFOTest”進行了測試,可以看到運動中的UFO在360Hz下運動的軌跡連貫性更好,而在180Hz和90Hz下能看到運動時有明顯的脫節現象。在游戲《堡壘之夜》中,得益于360Hz刷新率,其在戰斗時畫質的流暢性非常出色,同時畫面也沒有殘影的現象。人物在奔跑或者是鼠標轉動畫面時,你會感覺畫面更加行云流水,這主要是由于高刷新率讓原來每秒只能看到60幀畫面,現在可以達到360幀,畫面有了一個“補充”,從而帶給我們的畫面體驗也會有所提升。特別是在使用瞄準鏡時,由于畫面幀率的提升,畫面的穩定性也得到了加強。此外,由于G-SYNC技術的加持,游戲畫面中容易出現的撕裂、延遲、卡頓等現象也得到了解決。
此外,在《堡壘之夜》游戲“設置”中的“NVIDIA REFLEX LOW LATENCY”有“開啟+加速”“開啟”“關閉”三個選項,我分別進行了系統延遲測試。由于系統的延遲本身并不是很高,在使用其他顯示器并關閉“NVIDIA REFLEX LOW LATENCY”時,平均延遲在15ms左右。而在更換PG259QNR并在游戲中選擇“開啟”后,平均延遲降至5ms,當切換到“開啟+加速”后,平均延遲得到進一步降低,僅3ms。雖然這些延遲對普通用戶來說區別不大,但是對于電競職業玩家來說就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主流的色彩表現
以往我們想要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絕大部分都是采用色彩較差的TN面板,不過PG259QNR采用的是Fast IPS面板,該面板的原生色位為8bit,通過FRC抖動技術可以達到10bit。我通過測試,它的sRGB色域覆蓋范圍能達到98%,Adobe RGB為73%,色彩表現中等主流水平。此外,在色彩準確性方面PG259QNR的表現比較出色,最大值為5.26,最小值為0.18,平均值為0.88。值得一提的是,在亮度和對比度方面,PG259QNR分別為459.4cd/m2和1010∶1,超過標稱值,表現讓人滿意。
寫在最后
每一次技術的革新,我們總能在ROG的電競顯示器上率先體驗到,比如當初的G-SYNC技術,前年的DSC顯示壓縮流技術,再到最近的NVIDIA Reflex。通過PG259QNR我們體驗到了360Hz刷新率所帶來的絲滑般的流暢感,同時加上NVIDIA Reflex技術能讓職業玩家獲得更低的延遲體驗,再配合1ms的極低響應時間,讓PG259QNR技能爆棚。此外,如果后續能推出2560×1440分辨率的版本,那么在視覺體驗上會帶給玩家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