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慧 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 李大宇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應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課堂教學中知識的高轉化率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智慧教室作為課堂教學信息化的主要支撐體系,其對課堂教學全生命周期提高效率和知識轉化率有著深遠的意義。多媒體課程,以其涉及軟件多、涵蓋知識面廣、對學生自主學習思考能力要求高而見長,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擺在任課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本文試通過智慧教室對計算機多媒體課程的支撐作用,來破解這一問題。
當前智慧教室一般由網絡系統(含有線和無線網絡)、多點攝像系統(中置、后置及環境可變焦拾音攝像云臺、課堂錄播系統等)、人員考勤系統(面部識別、刷卡、指紋、電子班牌等設備)、課堂教學與師生互動系統(內置電子白板功能的觸控投影一體機、功放、音箱、無線麥克、拾音器、學生計算機、電子教室軟件、手繪板等設備)、教學效果考評系統(課后、課內師生互評等)、智慧督導系統(集中督導、課堂錄像、)、環境支撐系統(如空調、照明、資產管理等)、以及各類資源庫和數據庫等幾部分組成,以確保對課堂教學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智慧教室可通過刷卡、指紋、面部識別等多種模式對師生進行出勤考核。當前發展的趨勢是面部掃描模式,該考勤模式可以節省課前點名的環節,直接通過攝像頭對教室內師生進行面部適配掃描,直接統計出勤情況,有效杜絕各類考勤作弊的事件發生。
智慧教室的布置多以論場式布置為主,這樣即保證了學生課堂學習時的自主性,又保證了教師授課時學生的專注性。
應用內置電子白板功能的觸控投影一體機可充分解決以往電子教室軟件產生的師生都面對電腦屏幕,教師無法獲得學生課堂接受反應,無法調整課堂氣氛和課堂秩序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教師以課件為主教學速度過快,學生往往還沒有消化吸收一個知識點就要跟隨教師的節奏進入下一個知識點的問題。利用電子白板可以把教師從電腦、課件、投影儀的多媒體教學老三件中解脫出來,以信息化手段實現集中授課的效果,通過調用資料、手書手繪、圈閱標注,既給學生消化吸收的時間,又體現了課堂教學是人與人交流這一互動關系;學生機只保留舉手功能,在出現疑問時電子提問,教師端可顯示同一時間段提問人數、提問人姓名等信息,如在一個知識點有較多學生提問,可了解學生的疑惑,如只是個別提問,則可以答疑時根據課堂舉手記錄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問題,即保證了效率又兼顧了跟不上的學生。
作為智慧教室的核心組成部分,各類資源平臺、數據庫以及互聯網接入,最大限度的為課堂教學提供第一手資料,其中包括:教師電子教案、授課輔助資源、教學擴展資源、各類模擬測驗、有效參考鏈接等內容,使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調用各類資源支撐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保證了教學資源的個性化和時代性,同時也給學生課后的復習與預習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利用虛擬桌面,可以極大程度的降低計算機硬件的投入,同時可以簡單便捷的安裝教學所需的系統和應用軟件,甚至可以在課堂上臨時部署以便使學生可以學習安裝步驟,每個學生又擁有自己的存儲空間,可以保留資料作業等文件,而且不會擔心被其他人誤刪除。同時,虛擬桌面的應用,也從根本上杜絕了由于各種介質(網絡下載、優盤傳遞、同學互傳等)的使用而發生傳播病毒的危害。
通過面部特征掃描,可實時反應課堂上學生的專注率供教師查看。這樣既提高了效率,又可以針對課堂實際情況對教學活動做實時調整。更好的保證了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
多媒體類課程教學難度在于學生往往能夠掌握教師課堂的理論傳授,但在實際練習中很難一次性將所學知識直接應用到軟件的操作和作品的制作中,這就使課堂練習成為知識轉化的主要難點。智慧教室以論場形式布置,最大的優勢是依靠有線無線網絡可以實現多種分組練習模式(就近分組、轉化效果分組、自愿組合分組、按不同課題分組等,網內通訊軟件既可解決溝通距離問題,又可保證各組間不會相互干擾),各組內明確分工、內部協調,有問題首先在組內消化,當組內不能解決時提請教師指導,各組的共性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分析軟件直接做全班答疑,這樣培養了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又體現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組織和指導作用。同時,利用局域網和互聯網,學生可以有更大的獲取校內資源庫資源和互聯網資源的自主選擇性,減少因資源不足而制約完整實現自主創意制作的矛盾。
教學效果評價可以分為三種:課內評價、課后評價和督導評價。
課內評價。課內評價是師生在教學環節中對對方的進行評估,依靠無線網絡應用云教學軟件(智慧樹、藍墨云班課等)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課內小檢測,即是對學生課堂接受程度的評價,也是對教師知識轉化程度的評價,通過互評使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本次課程的轉化率,以期達到做好授課效果。
課后評價。課后評價是師生在授課后對本次課堂教學的追溯評估,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和面部特征掃描系統(主要在課后調用課堂專注率數據),依靠評教系統,教師可對授課班級整體學習情況、課堂秩序、課堂專注度和活躍度、課內練習完成情況等綜合評估,以可視圖表給出該班級聽課的綜合和分類打分;學生可對教師教學內容、教姿、教態、授課方法、課內解決問題的滿意度等方面對教師進行評價。
督導評價。督導評價主要是對課堂教學全方位的綜合評估。利用多視角可變焦拾音攝像云臺,督導和學校各級主管教學負責人可以在遠程聽課室或辦公室聽課,可有效解決教師督導在和不在不一樣的問題,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能自覺的恪盡職守教好和學好每一堂課,同時這也是標準考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課堂錄播系統既可以起到教學資料收集整理的作用,在督導對任課教師或學生評價產生歧義時作為評價依據。
智慧教室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物理空間,而是現實與虛擬空間的綜合體。物理教室的課程結束了,但虛擬空間的教室在一定時間內依然存在,通過訪問虛擬空間的課堂通過調看錄像、查看教師的課堂演示稿、課內使用的各種資源等方法復習和鞏固課內知識,同時也給對本門課程感興趣的其他專業的同學一個自我學習的環境;通過互動系統可在規定時間內與教師做實時交流,也可隨時就課后練習中發現的新問題給教師留言提問。
電子班牌系統,除可實現考勤功能外,還可顯示班級、授課、課程等信息。同時也可起到各種校務公開、思想政治工作宣傳的作用,將思想政治工作端口前置、重心下潛到班級,占領宣傳的主陣地。
攝錄像系統,除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外,還可起到遠程直播、視頻會議、課程錄制、跨區域互動等作用;對實現安保功能和標準考場功能也可起到技術支撐作用。
綜上所述,智慧教室以其跨空間、跨時間、跨體系的特征,對多媒體類課程實現了從課前考勤、課堂教學、課內練習、效果評價直至課后復習的教學全生命周期起到了完美的支撐作用,將其加以擴展,即可實現對校內各類課程的支撐作用,而打開互聯網接口,則可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人人皆學 處處能學 時時可學”的要求。其在課堂教學環節的支撐作用將隨著資源庫的不斷完善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而日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