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抒 楊舒卉 賈林琛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033)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閱讀電子書籍,這導致傳統圖書館大量的讀者流失。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一些建筑設計師采用極具未來感的設計風格來對圖書館進行建筑設計,使得圖書館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吸引了大量讀者重拾紙質書籍閱讀的樂趣。下面介紹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未來圖書館建筑設計風格。
1)空間螺旋。2010年丹麥建筑設計公司ADEPT設計了瑞典Dalarna圖書館,該圖書館位于瑞Dalarna大學內,采用的是空間螺旋結構來制造書架和樓梯,而且圖書館內有很多螺旋結構的裝飾物,這種設計讓人有種置身書籍旋渦的感覺,加上螺旋式書架具有極其高效的書籍檢索功能,因此深受該校師生喜愛。
2)DNA雙螺旋。Baton Rouge圖書館由路易斯安娜Trahan建筑事務所設計,該圖書館采用DNA雙螺旋結構設計,其中一個螺旋結構是為讀者設計,讓讀者能夠在此空間讀書,另一個螺旋結構方便讀者和工作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工作人員就可以向上級領導反饋滿足讀者需求。設計師將靜止的書架和樓梯以螺旋的形式設置在圖書館中心空間內,使得整個空間具有動感,閱覽室和工作室宛如DNA雙螺旋結構一般以四跑樓梯的形式裝飾偌大的圖書館空間,極具科技美感。
1)立方中庭。圖1菲利普艾斯特學院圖書館采用立方中庭結構設計的,這種立方中庭結構能夠讓人想起博爾赫斯文學作品的深奧和有趣。先是進行中空空間規劃,使得空間更具有層次感,被中庭劃分的各個空間都是一個閱覽室,而閱覽室中的書桌則有安托內洛·達·梅西納的畫作,使得整個圖書館氣氛莊重,讀者都自覺遵守圖書館公約,感受該圖書館的神圣與神奇。

圖1 菲利普艾斯特學院圖書館
2)雙重中庭。采用雙重中庭結構設計的斯圖爾特新城市圖書館,借鑒了法國建筑師艾蒂安·路易·布雷設計的牛頓紀念碑外形,在設計圖書館入口時采用四面居中對稱設計,而且圖書館的長寬高都是45米,圖書館內部墻壁和天花板都是用純白建筑材料和玻璃建造,立方米體造型和入口設計模仿的是萬神廟的空間設計,加上圖書館入口直接呈現入眼簾的四層高的潔白肅穆空間,給人一種置身知識殿堂的神圣感。
3)線性中庭。圖2 Vasconcelos圖書館位于一座植物園內,平面呈線性設計,通過設計圖紙可以看出,左邊的圖書館完全是線性中庭設計,中庭式溝通各個閱覽室的橋梁。右邊的圖書館用中空線性中庭設計,即在圖書館中間鑿空,這種線性中庭設計以書架為單位層層遞進,而讀者漫步與中庭中猶如置身于書山中。采用多媒體檢索系統,鎖定目標區域即可快速找到目標圖書,并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4)嵌套中庭。Surrey城市中心圖書館是采用嵌套中庭結構設計,該圖書館為了區分社交功能區、閱覽區、教研區等功能分區,采用了嵌套中庭將各個功能區分隔開,而且嵌套中庭具有充足的自然光線,更適合人們從事閱讀和大規模社交活動。該圖書館最獨特之處是在第一層和第三層靠近建筑外側一面設置了一個大樓梯可以直通二層和四層,通過這個大樓梯人們可以更快速的跨樓層閱讀,而且也擺脫了傳統圖書館的中心通告邊緣層層高的固有空間設計,使得整個空間更有活力。讀者透過圖書館的落地玻璃,在閱讀勞累時可以遠眺城市廣場,緩解眼部疲勞放松心情。

圖2 Vasconcelos圖書館
5)交錯中庭。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藏書500多萬冊的天津圖書館采用了交錯中庭結構,其外部以粗砂巖點綴,而內部則采用抹圓角金屬板點綴,給人一種外粗內細的質感。該圖書館共5層明層和夾層,這就需要通過交錯中庭結構來實現,這種空間設計極大開闊了讀者的視野,目光所到之處都是書籍圍成的閱覽平臺,讓人有種置身書籍海洋的感覺。
1)屋頂花園。法國Romainville媒體圖書館為了節約土地資源,設計師在該圖書館的屋頂建造了一片花園。這種將人文與自然之美結合的圖書館深受居民歡迎。為了讓圖書館屋頂花園更美觀,設計師特意將圖書館的屋頂設計得高低不平,這樣屋頂花園就更加起伏有致,增加了花園的立體感。
2)下沉平臺。位于鳳凰城的CesarChavez圖書館在一個公共公園的天然湖邊。設計師為了讓圖書館與高地融為一體,將部分主體結構埋入高地土丘內,土丘起到良好的隔熱功能,節省電能消耗,隔絕噪音,營造靜謐的閱讀環境。埋入土丘內的主體結構被開發為下沉式平臺,建造了停車場和部分閱覽室,并裝上玻璃幕墻以獲得充足的光照,這樣在地下圖書館都有充足的自然光線。
信息化背景下,圖書館將人文之美與科技之美相融合,不僅具有實用功能,還具有獨特的建筑設計美學功能。通過以上圖書館建筑設計案例,發現未來圖書館建筑設計趨勢是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的。實用性是讓讀者更快速高效的檢索到圖書,這就需要圖書館具有良好視野和便捷通道,因此,各類螺旋狀和中庭結構逐漸被應用到圖書館建筑設計中。同時設計也更注重與所處環境的融合。總之,未來圖書館建筑設計更注重其實用性、美觀性和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