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異玲,田君健,周歡歡,魏照晴,吳 沙,李 元,周靜威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風濕免疫科,北京 100700)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點是慢性、進行性、侵襲性、對稱性,主要侵犯關節滑膜,同時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屬于中醫“痹病”范疇。類風濕關節炎在我國的發病率約0.3%,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若3年內未經正規治療,其致殘率可高達70%,關節滑膜被破壞后,將引起不可逆性骨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目前西醫認為本病可能與病毒感染、環境因素、遺傳等因素相關,治療藥物以免疫抑制劑為主,但不良反應較多[3]。中醫藥治療可緩解關節疼痛、腫脹,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相對減少免疫抑制劑帶來的不良反應。現以伏邪為理論指導用藥,其核心病機在于伏邪痹阻,治法為通痹透邪。本研究對60 例RA 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龍藤湯治療,探討其對活動期患者緩解關節疼痛程度和體液免疫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6 月-2018 年9 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風濕科門診及入院類風濕關節炎患者60 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 組,各30 例。觀察組,男4 例,女26 例,年齡24~75 歲,平均年齡(50.05±12.09)歲,病程0.5~14 年,平均病程(5.17±3.50)年。對照組,男3 例,女27 例,年齡23~73 歲,平均年齡(47.58±10.81)歲,病程0.3~12年,平均病程(5.62±3.23)年。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東直門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RA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考《2010 ACR/EULAR 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4],診斷為評分制,每項評分中只留取患者符合條件所在的最高分數,相加≥6 分即可診斷為RA。疾病活動期標準:DAS28評分>2.6 分。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屈伸不利,晨僵,可伴關節畸形。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西醫診斷標準;2)符合中醫診斷標準的主證;3)年齡18~75 歲;4)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5)能夠配合完成治療周期的患者。排除標準:1)服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劑者;2)伴有其他臟器嚴重病變者;3)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或有生育要求者;4)有嚴重過敏史或已知對本研究用藥過敏者;5)合并其它結締組織疾病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予單純口服來氟米特片,按照指南標準,每次20 mg,每日1 次(江蘇長征-欣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00550)。觀察組在來氟米特基礎上予以龍藤湯治療。方藥組成:穿山龍 50 g,青風藤 30 g,忍冬藤 30 g,絡石藤 30 g,青蒿 25 g,白芍 30 g,濕熱重者加蒼術15 g,生薏苡仁30 g,黃柏6 g;寒濕重者加附子10 g,干姜12 g;腎氣虛寒者加獨活15 g,杜仲12 g;肝腎陰虛者加生地黃20 g,麥冬15 g;瘀血重者加雞血藤20 g,川芎15 g。由本院顆粒劑藥房統一包裝,水沖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1.5 觀察指標2 組連續治療6 個月后統計DAS28 評分、HAQ 評分和體液免疫相關指標。疾病活動評價采用1990 年EULAR 制定的DAS28 疾病活動性評分,DAS28 評分主要是計28 個關節:雙手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加掌指關節)、雙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以及雙腕關節。評價治療6 個月后關節疼痛緩解程度。HAQ 是患者對疼痛程度的自我評估,共有19 項日常生活操作,每項有4 個選項分為0~3 分:無困難、有困難、需要人幫助、不能完成。計算總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 和補體C3、C4 及免疫復合物C1q: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肘靜脈血,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IMMAGE 800 特種蛋白儀檢測,試劑為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原裝。補體采用放射免疫法,全部指標檢測由東直門醫院醫學檢驗科專業人員完成。
1.6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DAS28 評分、HAQ 評分、血清免疫球蛋白、補體及免疫復合物等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內采用成對樣本t檢驗;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于臨床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 組治療前后DAS28 與HAQ 評分比較見表1。
2.2 2 組治療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較見表2,表3。
2.3 2 組治療前后補體C3、C4 和免疫復合物C1q 水平比較見表4。
表1 2 組治療前后DAS28 與HAQ 評分比較(,n=30) 分

表1 2 組治療前后DAS28 與HAQ 評分比較(,n=30)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 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 組治療前后IgG 和IgA 比較(,n=30) g/L

表2 2 組治療前后IgG 和IgA 比較(,n=30) g/L
注:與治療前比較,# 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1
表3 2 組治療前后IgM 和IgE 比較(,n=30) g/L

表3 2 組治療前后IgM 和IgE 比較(,n=30) g/L
注:與治療前比較,# 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1
表4 2 組治療前后補體C3、C4 和免疫復合物C1q 水平比較(,n=30)

表4 2 組治療前后補體C3、C4 和免疫復合物C1q 水平比較(,n=30)
注:與治療前比較,# 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1
RA 屬于中醫范疇中的“痹病”。本研究認為其發病的病機為伏邪痹阻,故治療的關鍵在于通痹透邪,以龍藤湯作為基本方治療。研究中選用來氟米特為對照組,主因來氟米特是一種新型的免疫調節劑,其療效與甲氨蝶呤相當或優于甲氨蝶呤[6],可以抑制絡氨酸激酶活性,切斷炎癥因子傳導,從而抑制炎癥反應;干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及代謝,抑制淋巴細胞增殖,從而減少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還可以抑制NF-κB 活性,使NF-κB 無法在淋巴細胞中合成、增殖,從而降低炎癥反應[7]。但西藥治療RA 的起效時間較長,在藥物起效的過渡期,常會予患者止痛藥以臨時緩解關節疼痛,不良反應大,易傷及脾胃,從而降低患者依從性。本研究顯示,觀察組DAS28 評分和HAQ 評分比對照組低,提示龍藤湯可進一步緩解RA 患者的關節疼痛,改善生活質量,比單純服用西藥效果佳。
RA 屬于免疫性系統疾病,主要以對稱性關節疼痛為主,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難治性、病程長、易反復等特點。RA 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目前認為是各種感染因子、病毒或遺傳等因素,刺激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分泌相關炎癥因子和不同免疫球蛋白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使滑膜增生、局部炎癥及關節積液的產生[8]。研究[9]發現在免疫應答過程中,體液免疫較細胞免疫往往表現亢進,使各種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復合物應激性升高。Manzo A 等[10]發現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滑膜中有大量B 淋巴細胞浸潤,外周的B 淋巴細胞可對Ig 類別轉換和重組[11-12]。B 淋巴細胞在初級免疫應答時會產生少量的IgM 抗體,再次免疫應答時由IgM 轉至成為IgG,IgA 或為IgE,不同類型免疫球蛋白發生轉換,并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相同抗原應答的記憶細胞。在體液免疫應答激活后,IgM 是最早出現的抗體,其對早期類風濕的診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13]。另外IgM 還可以作為治療藥物是否對早期B 細胞有效的敏感指標[14]。由于感染、炎癥因子等因素可促使血清中IgG 轉變為變性IgG,而變性的IgG 可以刺激免疫系統產生類風濕因子抗體;關節炎主要為類風濕因子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 相結合,沉積于關節滑膜中,從而引發炎癥反應。IgA 是參與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體。血清中的IgE 含量較少,其主要受T 抑制細胞(Ts)的控制,但Ts 的功能受損時,其無法抑制B 淋巴細胞,可促使IgE、IgG 的升高,故IgE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Ts 細胞功能。本研究中,治療前后免疫球蛋白均有顯著下降,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IgG、IgA、IgM 下降較低(P<0.05),提示龍藤湯聯合西藥比單純使用西藥可能對體液免疫影響更大,但其具體作用機制尚需要進一步實驗研究;IgE 未見明顯差異,考慮與血清中IgE含量甚微,其主要受Ts細胞控制,與個體差異變化較大有關,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研究。
在正常情況下,補體可以促進細胞及組織的新陳代謝,及時清除免疫復合物[15]。但發生自身免疫疾病及炎癥時,補體會加重自身免疫反應和引發慢性炎癥,同時激活體內效應系統和效應放大系統[16]。補體C3、C4 是補體系統的重要成員,C3 是替代途徑和經典途徑的主要啟動因子,在血清含量中最高[17],C3 激活補體系統時可自行裂解為很多片段,這些片段具有生物活性,同樣具有引起炎癥反應的作用。C4 是補體系統被激活后的主要成分,兩者在維護免疫系統的穩定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病理狀態下,大量的免疫復合物在激活補體系統時,會消耗大量補體,其中C3 參與2條激活途徑被大量消耗,可在發病早期出現明顯的低補體血癥。但有研究表明,補體C3 水平可在正常范圍內,無明顯差異,補體C4 有統計學意義[14-17]。部分研究認為RA 的病程不一時,其血清補體水平也不一樣,大于6 個月后C3、C4 水平變化不大[18]。本次研究中未發現2 組補體水平存在差異,關于龍藤湯對補體C3、補體C4 水平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C1q 是補體經典激活途徑的啟動因子,在生理狀態下,它可以防止細胞及狀態組織免疫性損傷并及時清除體內免疫復合物,在病理狀態下,它可以和激活途徑中有高度特異性的相關配體相結合,導致炎癥的發生,并使活化的巨噬細胞增強細胞毒作用[19]。研究[20]顯示RA 患者活動期中的C1q 比緩解期明顯升高,并且與DAS28 評分顯著相關。本次研究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C1q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既往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龍藤湯聯合來氟米特治療活動期RA患者,可降低DAS28 評分、HAQ 評分緩解關節疼痛,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水平和免疫復合物C1q,影響體液免疫,顯著提高臨床療效,為中醫藥治療RA 提供參考,但其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增加樣本量及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