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洛天依登上央視舞臺,“虛擬偶像”這樣一種娛樂形式終于“出圈”,進入主流視野。根據愛奇藝《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全國有近4億人正在關注或走在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相關從業者和粉絲這樣解釋道:“這個行業的門檻正在變得越來越低,虛擬偶像也越來越受歡迎,因為在他們身上,潛藏著我們每一個人最理想的自我?!?/p>
2020年疫情以后,虛擬偶像迅速崛起,數字人正在急劇迭代,進化成逼近真人的樣貌。抖音上的阿喜,2020年10月誕生,賬號發布了8個視頻之后,迅速漲了18萬粉。單是頂著卷發器做表情的視頻,就獲得23萬贊和900多萬播放量。事實上,這些產生巨大影響力的虛擬人物,很多是上班族在996之余做出來的。阿喜是在游戲公司上班的Jesse在業余時間做出來的。美國爆火的3D虛擬主播CodeMiko,是一個自稱是“技術員”的韓裔女孩獨自做出來的。網友直呼“賽博朋克已經到來”。
對于粉絲來說,虛擬主播能給他們的,是互動帶來的樂趣和心理上的慰藉。虛擬主播的魅力,在于“角色+真人”混合。首先那層“皮”更加精致,能夠添加富有想象力的豐富元素,拓展了“人”的邊界,同時,背后的真人也能跟你產生實時交流。
虛擬人作為真人的分身和鏡像而存在。大眾不僅僅是“虛擬人”的消費者,他們本身對虛擬身份也有著強烈的渴求。因為那個世界里,潛藏著每一個人最理想的自我。